眼前的黃光裕顯得平和。
當他講話時,妻子杜鵑在台下時而凝視,也擺弄手機,很生活化。這是國美創始人黃光裕獲釋以來,首次公開露麵。
他們(men) 是在為(wei) 打扮家站台,該公司為(wei) 黃光裕最近收購標的。用創始人崔健的話來說,打扮家要做裝修界的大眾(zhong) 點評,一站式服務。公司對外口徑是,“打扮家作為(wei) 家裝企業(ye) ,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提供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打扮家旗下家裝BIM係統在業(ye) 內(nei) 處於(yu) 領先位置,這是其重要優(you) 勢。
國美布局家裝背景是,該行業(ye) 市場龐大,但亂(luan) 象叢(cong) 生,大量非標化。據國美方麵引用的第三方機構數據,隨著四線及以下城市裝修金額比例上升,家裝市場將從(cong) 目前的從(cong) 5萬(wan) 億(yi) 元,到2025年左右達到6萬(wan) 億(yi) 元,這一規模將是家電行業(ye) 的四倍之多。未來,打扮家APP也可成為(wei) 國美的另一大細分市場流量入口。
但重線下的行業(ye) ,如何整合,市場與(yu) 技術,都是挑戰。
黃光裕顯然已經想好了。崔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黃光裕早已對家裝市場關(guan) 注多年,有著係統性認知,這是他願意國美入主的根本原因 。“黃總是10月16號跟我談定,10月25號就簽約了,第二天就打款了。九天搞定。”
在戰略上,打扮家進入擴張期。“黃總就是紮針,這四個(ge) 都要紮下去(指打扮家設計、材料、家居、施工四大平台)。首先紮哪個(ge) 位置哪根針是深思熟慮的,花十年好幾十年做,或者花好幾百萬(wan) 做工作,紮完之後這四個(ge) 同時推。”崔健說。他還透露,半年間,打扮家團隊規模已從(cong) 90多人漲至三百多人。
對於(yu) 未來,黃光裕與(yu) 崔健共同規劃的圖景是,到2024年,打扮家GMV達到5000億(yi) 元。此前,黃光裕透露,未來要用18個(ge) 月時間,恢複國美原有市場地位。
台下的杜鵑與(yu) 台上的黃光裕,本報記者拍攝
以下為(wei) 講話實錄:
今天非常高興(xing) 在這跟大家聚會(hui) ,歡迎大家參加這個(ge) 論壇,國美參加這個(ge) 家居行業(ye) 業(ye) 務,看似好像是跨界,我實際不這麽(me) 認為(wei) 。三個(ge) 模式,我覺得它是通的,也是我們(men) 所說的三種模式共生。實際上在三個(ge) 模式之外,國美對家裝行業(ye) 並不陌生,我們(men) 應該說直接間接參與(yu) 了家居部分的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地產(chan) 行業(ye) 、投資行業(ye) 也參與(yu) 了不少家居行業(ye) 。所以我們(men) 的地產(chan) ,應該說我們(men) 是從(cong) 零開始做,從(cong) 1996年開始,建築到裝修,前期的設計,整個(ge) 社區的規模,我們(men) 有一個(ge) 非常專(zhuan) 業(ye) 的團隊,我們(men) 也做了不少項目。從(cong) 裝修幾千家國美店來看,我們(men) 家行業(ye) 從(cong) 實戰經驗來講,應該說對家裝並不陌生。國美借助這個(ge) 行業(ye) 應該說確實看到了行業(ye) 痛點,這個(ge) 痛點不重複了,像大家剛才說的,把我們(men) 想說的話說完了。確實這些問題是存在的。
我在想這個(ge) 事情應該怎麽(me) 解決(jue) ,我覺得這件事畢竟是一個(ge) 商業(ye) 化,需要用商業(ye) 模式來進行改變。假如不能從(cong) 商業(ye) 模式,從(cong) 利益驅動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可能最終變成一個(ge) 談論話題,並不能真正實際解決(jue) 問題。
我們(men) 這次為(wei) 什麽(me) 把設計平台、材料平台、家居平台、施工平台放在一起,實際上大家能夠發現,它是一個(ge) 閉環。在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裏麵的一個(ge) 閉環。真正解決(jue) 現在市場上這種痛點,或者是從(cong) 用戶角度來講,真正能解決(jue) 他的問題。
不管是家裝還是工裝,我認為(wei) 第一,要有一個(ge) 閉環式商業(ye) 模式,要有一個(ge) 平台讓大家共同參與(yu) 。這是一個(ge) 最基本的基礎。假如大家沒有能夠進來,共同來做,假如我們(men) 還是當球員,我相信我們(men) 隻能做一個(ge) 自己的B2B2C的模式,因為(wei) 現在行業(ye) 實際上就是這樣。
平台商,單個(ge) 供應商,單個(ge) 設計方,單個(ge) 施工方,給他引流,幫他賣東(dong) 西,閉環沒有打通,他們(men) 之間的資源不能充分整合,信息不能充分交流,也不能讓他們(men) 的業(ye) 務量擴大。實際上最後還是每一個(ge) 人形成信息孤島,或者形成了一個(ge) 自生自滅、自交平台費的狀態。即使不到線上平台,線下僅(jin) 僅(jin) 是賣家具或者是設計公司通過設計掙錢,相對比較獨立。設計師可能帶貨,推薦某個(ge) 產(chan) 品,沙發或者餐桌,哪怕是辦公桌,擺在這挺好,可能真的不是掙這個(ge) 錢,風格是不是符合設計場景,這些大家可想而知。能做的更貼,或者是少推薦一個(ge) 真適合你的,物有所值的,可能是這個(ge) 設計師有良心,實際上這個(ge) 行業(ye) 我覺得還是相當一部分存在這些行為(wei) 的。這也導致整個(ge) 家裝行業(ye) ,有些人守住了所謂的高利潤,利用信息誤差和家裝產(chan) 品非標準化的缺陷,在這裏麵魚目混珠,導致更多的人不能在這裏麵得到更好的發展。鏈條沒法打通。這樣也導致了消費者、用戶不能真正獲得他所需要的設計,或者這種需求。也導致了剛才大家所談的麻煩真正的開始不是找設計師,不是攢夠這筆錢裝修,麻煩是真正跟他簽了合同,這個(ge) 設計委托給你了,設計師設計完了以後再找施工單位,不斷修改設計,工程以次充好等等,這些問題不斷開始。原想可能一個(ge) 家要投二三十萬(wan) 裝修,三四個(ge) 月能住進去,發現不是這樣的,最起碼加20%、30%的時間,甚至更多,時間可能多加一倍。最後裝修這家,好多人到最後一皺眉,算了,就這樣吧,你們(men) 走吧,我要住進來了,就是它了。
我覺得應該有一種商業(ye) 模式進行解決(jue) 。讓大家能夠真正共享這個(ge) 信息,共享這個(ge) 平台。不光是B端與(yu) B端之間更多的,可能是B端和C端之間,同時讓消費者看明白省錢在哪,可能出現問題在哪,解決(jue) 方案有多少種,而不是給我介紹設計師,是海量設計師和信息參考,這一定是平台化的思維,一定要有商業(ye) 模式。你不給錢,設計師不會(hui) 來,沒有用戶,設計師也不會(hui) 來。我覺得商業(ye) 模式,借著現在的科技應該是完全可以得到解決(jue) 的。透明化之後,我認為(wei) 顧客滿意了,業(ye) 務量大了,各個(ge) 角色在裏麵發展的模式產(chan) 生了,不是來一單宰一單,而是用科技的手法讓你的時間得到節省,比如設計師可能以前給你做一個(ge) 家裝,一個(ge) 月五六次跟你溝通,一次溝通你去拜訪他,到你轉化成這個(ge) 設計圖,到最後轉成施工圖,可能真的要花很長時間。五天不為(wei) 過。差不多達到40個(ge) 小時以上。我希望大家溝通起來更方便,想法更多是創意,不是畫施工圖,更不是討價(jia) 還價(jia) ,不是用我一定的標準,我就是頂級的設計師,一平米收一千塊錢,我是一般設計師,一平米收一百塊錢。我明碼標價(jia) ,靠科技手段以及更好的交流方式,我一天是不是可以解決(jue) 一個(ge) 困惑或者兩(liang) 三個(ge) 。你的總量上來了,成本也就必然下來了,當然我舉(ju) 例說的是設計平台這一塊。
商家這一塊現在是這樣,材料這一塊就不用說了,家具類的東(dong) 西,你說沙發值多少錢,裏麵是什麽(me) 東(dong) 西你不知道,設計師會(hui) 說或者廠家會(hui) 說這個(ge) 東(dong) 西可以說是值一萬(wan) ,或者放在一個(ge) 不好的地方可能就是一千塊錢,怎麽(me) 判斷?我們(men) BIM係統裏提供了家具可以定製,具備了能力是什麽(me) ?不是僅(jin) 僅(jin) 為(wei) 了做家具定製,它是可以把這裏的材料分拆到一個(ge) 釘子,讓客戶看到你的水平什麽(me) 樣的,你用的材料是什麽(me) ,你的工藝是什麽(me) ,大概價(jia) 值是多少錢,他在這裏就可以進行分拆,可以比較,可以定製,可以自己設計你所要的東(dong) 西,我們(men) 不光可以設計一個(ge) 家,還可以設計家具,這些我認為(wei) 解決(jue) 了商家的利益,消費者的質量保證,買(mai) 到物有所值的商品。
對工程端,工程現在是最苦的,我們(men) 現在工程應該很幹淨,這是第一代,現在的工程就要輕鬆一點,顯得不會(hui) 那麽(me) 累,因為(wei) 中間沒有更多的盤剝,即使就是一個(ge) 家裝公司,裝修公司來管理你,用我這套係統,他掙錢也是明碼標價(jia) ,我為(wei) 什麽(me) 管你,你為(wei) 什麽(me) 願意來我家,就像你願意來打扮家平台一樣,它是有一定規則,有一定好處,各有所得,這裏不會(hui) 層層盤剝或者混著說不清楚的東(dong) 西,也就是國美對打扮家提的最高要求,你要對這個(ge) 行業(ye) 所有工種每個(ge) 細節要有標準,要有規則,這個(ge) 規則就是你當裁判的基礎,你要是沒有這個(ge) 就當不了裁判,這個(ge) 平台等於(yu) 就是無效的,因為(wei) 各方的商業(ye) 模式就不能完成,不能完成就做不了。
這裏解決(jue) 的是全方位的規則,甚至解決(jue) 到什麽(me) 程度?以前工種的錢拿不到,不光是層層分包或者是工程公司造成一些問題,可能也有質量做不好的事情,有沒有標準,就造成了難解決(jue) 的爭(zheng) 議。有了這些標準之後,我們(men) 會(hui) 負責家裝合同簽訂以後把錢撥到平台,來簽約之後,各方按照合同來施工,按照標準進行操作,平台按時把款撥付到,解決(jue) 了工種拿不到錢,用戶錢出去了拿不到應該獲得的服務。
我今天回應一下大家關(guan) 心的為(wei) 什麽(me) 國美要做這個(ge) 事情,國美的商業(ye) 模式是站在C端角度,也就是用戶思維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國美電器為(wei) 什麽(me) 能夠做成?我們(men) 優(you) 化的是整個(ge) 供應鏈的整合和協作,我們(men) 是對整個(ge) 供應鏈的審視和對供應鏈的整合之後優(you) 化之後,大家形成一種共存共建的商業(ye) 模式,隻有這樣,大家才有更好的經營環境和經營邏輯,才有更好的實施路徑,才能在這裏真正優(you) 化你的成本和提高你的功效。僅(jin) 僅(jin) 降價(jia) 獲得低價(jia) ,現在國家最怕的就是這樣,該優(you) 化的要優(you) 化,該提升的要提升,要研究更好更高端的,是國家所希望的消費升級。國美在這個(ge) 行業(ye) 裏我相信對這個(ge) 行業(ye) 是有一定幫助的,電器為(wei) 什麽(me) 到現在越做越好,規模越做越大,產(chan) 品越來越高端,就是因為(wei) 走進了一個(ge) 良性循環,因為(wei) 有了一定的商業(ye) 模式,大家在這裏既有合作又相對獨立。今天國美締造家裝平台,應該說它的底層邏輯是相通的,就是圍繞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通過用戶端來倒逼和檢討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對策,在產(chan) 業(ye) 鏈裏我們(men) 協同進行優(you) 化,各方一步一步把這個(ge) 行業(ye) 進行規範,給大家更多的可持續的而且有實施路徑的發展空間。
我相信國美打扮家今天僅(jin) 僅(jin) 是搭建了一個(ge) 基本的經營模式,用平台化合作的模式來構建裝修整個(ge) 閉環,未來肯定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我相信這次不光是解決(jue) 痛點,還解決(jue) 了很多裏麵不應該產(chan) 生的費用,優(you) 化了很多的環節,當然這些僅(jin) 僅(jin) 是開始,未來我希望我們(men) 的團隊、我的合作夥(huo) 伴們(men) 共同努力,多提意見,把國美家裝平台真正發展好。為(wei) 什麽(me) 叫共享共建,我希望你入住我這裏,我們(men) 現在正在做一個(ge) 係統,我的數據、我的會(hui) 員是可以和你共享的,我的物流鏈條是可以共享的,屬於(yu) 能夠入駐國美,把它當成一個(ge) 主場,也認同這種模式,我想國美家裝平台成功之日也是大家成功之時,也是消費者真正能夠享受到透明家裝,也能夠享受到輕鬆家裝效果的。
希望打扮家的同事們(men) 努力,也期待在座各位同行跟我們(men) 一塊共享共建,謝謝。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陸虎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