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今年2月參加在廣州舉(ju) 行的中國國際塗料展後寫(xie) 的。因擔心分析的內(nei) 容一語成讖,成了烏(wu) 鴉嘴,所以一直沒有發表。現在由外資大品牌發起的價(jia) 格戰已經來了,自然沒必要藏著掖著了。
據悉,某外資大品牌2023年將新增塗料產(chan) 能300萬(wan) 噸。本就產(chan) 能過剩的塗料行業(ye) ,很有可能會(hui) 迎來後疫情時代的第一場價(jia) 格戰。
300萬(wan) 噸是個(ge) 什麽(me) 概念?近五年,中國塗料年產(chan) 量一直在3000萬(wan) 噸左右。300萬(wan) 噸基本上是年產(chan) 量的10%。300萬(wan) 噸釋放,必將引發席卷全國的價(jia) 格戰。
01
中國是世界塗料第一大國,產(chan) 量占世界塗料產(chan) 量的25%。疫情前家具漆、工程漆、工業(ye) 漆等已經深受價(jia) 格戰困擾。
價(jia) 格戰疊加疫情的不利影響,使得很多國內(nei) 塗料企業(ye) 處在虧(kui) 損狀態。
2021年中國塗料行業(ye) 營收總額增長16%,行業(ye) 利潤同比減少4%。2022年營收總額下降5.2%,行業(ye) 利潤下降23.7%。
疫情三年,價(jia) 格戰疊加疫情、原料等不確定因素,民族塗料企業(ye) 普遍家底變薄,腰包空虛,戰略儲(chu) 備減少。
今年,行業(ye) 對解封後的市場普遍看好,至少比去年要好。因此塗料企業(ye) 今年的經營戰略,主要還是以增加淨利潤和現金流為(wei) 主,修複企業(ye) 在疫情三年受到的創傷(shang) 。這時候最怕的就是價(jia) 格戰。
再看看現實的塗料市場。解封後,市場是在緩慢回暖,但更多的是生產(chan) 端的回暖,需求端也隻是局部地區的零星回暖,大規模回暖還沒有出現。
這個(ge) 時候,如果外資大品牌產(chan) 能激增300萬(wan) 噸,在中國市場大量鋪貨,必然會(hui) 引發價(jia) 格戰。
最早的價(jia) 格戰,是由國內(nei) 企業(ye) 發起的降價(jia) 促銷。他們(men) 利用研發成本、運營成本、品牌附加值比外資大品牌低的優(you) 勢,夾縫求生。
現在的價(jia) 格戰是由外資大品牌發起的降維打擊,基本就是在清場。
曾經通過價(jia) 格戰,發展起來民族塗料企業(ye) ,正在努力修複疫情的創傷(shang) 。他們(men) 最需要的,是時間,最擔心的,就是價(jia) 格戰。
02
如果外資品牌主動降價(jia) 打價(jia) 格戰,會(hui) 在哪裏打呢?
我們(men) 不妨猜測一下。目前,外資品牌更多地是以一二線城市為(wei) 主,兼顧3—6線城市。國產(chan) 品牌更多的是渠道下沉,以3—6線城市為(wei) 主,兼顧一線城市。
外資品牌在一二線市場的份額基本飽和,在3—6線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如果外資品牌打價(jia) 格戰,主戰場很可能會(hui) 在3—6線市場。
2023年,曾因疫情一度中斷的塗料行業(ye) 價(jia) 格戰,將再度在行業(ye) 掀起狂飆。
為(wei) 了消化這300萬(wan) 噸新增產(chan) 能,外資大品牌很可能要在今年大規模地渠道下沉,全麵進入鄉(xiang) 鎮市場。
鄉(xiang) 鎮市場,對價(jia) 格的敏感度很高,要消化300萬(wan) 噸新增產(chan) 能,提高市場份額,降價(jia) 是大概率的選擇。
前不久,再次易主,新東(dong) 家收購華潤裝飾漆,也是充分考慮到這一點,進行的布局。
去年是綠色建材下鄉(xiang) 第一年。據測算,綠色建材下鄉(xiang) 活動累計拉動綠色建材消費200億(yi) 元以上。今年是綠色建材下鄉(xiang) 活動的第二年,試點城市從(cong) 全國原有的6個(ge) 增加為(wei) 48個(ge) ,參與(yu) 企業(ye) 不斷增多。
種種跡象表明,2023年,鄉(xiang) 鎮市場將成為(wei) 國內(nei) 外大品牌搶奪市場份額的主要戰場。
當國內(nei) 塗企疫情期間元氣大傷(shang) 之際,外資大品牌在3-6線市場來一場價(jia) 格戰,有可能會(hui) 在幾年間兵不血刃收割走一大部分市場份額。
不就是賠點錢打價(jia) 格戰嗎?為(wei) 了消化300萬(wan) 噸產(chan) 能,實力雄厚的外資大品牌賠得起。 (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文章來源: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