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防水茅”,如今跌成了白菜價(jia) !11月30日,東(dong) 方雨虹股價(jia) 再創新低,跌破前幾日的21.68元的低點,創出21.41元的新低價(jia) 。截止下午15時收盤,東(dong) 方雨虹股價(jia) 為(wei) 21.53元,總市值僅(jin) 有542.2億(yi) 元,較2021年1618.89億(yi) 元的巔峰市值已經蒸發了1076.69億(yi) 元。
債(zhai) 字頭上三把劍懸頂,一劍刺下去傷(shang) 及上下遊。其實,2021年以來,房地產(chan) 深度結構調整,民營房企基本全線“陣亡”,而業(ye) 務上高度依賴房地產(chan) 的東(dong) 方雨虹很難斷奶,導致應收賬款居高不下,至今應收賬款“懸頂”,“隱憂”未解。
01
應收賬款“懸頂”
2022年年報公布之際,東(dong) 方雨虹營收、淨利潤同比雙雙下滑,其中營業(ye) 收入微跌2.26%,而淨利潤則是近乎被腰斬,同比下滑49.57%。
半年後,東(dong) 方雨虹的業(ye) 績水平重回增長通道。2023年半年報顯示,東(dong) 方雨虹上半年實現營收168.52億(yi) 元,同比增長10.10%;實現淨利潤13.34億(yi) 元,同比增長38.07%;實現扣非淨利潤12.43億(yi) 元,同比增長39.59%。相比去年,東(dong) 方雨虹算是打了一個(ge) 不錯的翻身仗。
然而,房地產(chan) 行業(ye) 造成的巨大波動,對東(dong) 方雨虹而言,影響仍在持續,甚至仍在加劇。數據顯示,最近3年,東(dong) 方雨虹應收賬款持續增長,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分別為(wei) 61.01億(yi) 元、87.64億(yi) 元、108.79億(yi) 元,2023年上半年應收賬款再度增長28億(yi) 元,達到了136.8億(yi) 元的曆史新高。
截至半年報告期末,東(dong) 方雨虹資產(chan) 總計為(wei) 492.7億(yi) 元,應收賬款占總資產(chan) 比例為(wei) 27.76%,比2022年底108.79億(yi) 元和21.52%明顯增加,但東(dong) 方雨虹稱這一數據“未發生重大變動”。而其他應收款則從(cong) 2022年底的21.44億(yi) 元,大幅增加到34.29億(yi) 元。同期,該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為(wei) -39.43億(yi) 元。
對於(yu) 應收款激增,半年報並未作出詳細解釋,但東(dong) 方雨虹重點提到了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影響風險,以及上遊神秘彩金随机派发最高赠送采購來自石油化工產(chan) 品,受油價(jia) 變動影響。市場人士擔憂,近日多家房企無法支付債(zhai) 券利息,現金流狀況持續惡化,將很大可能影響東(dong) 方雨虹這種房地產(chan) 後周期企業(ye) 。
今年前三季度,東(dong) 方雨虹營收254億(yi) ,增長了8%,淨利潤約24億(yi) ,增長了42%。但賬上趴著的應收賬款,已經高達151億(yi) ,比年初增長了四成。而手上持有的現金,還不到42億(yi) 。但在年初時,東(dong) 方雨虹的賬麵上還有上百億(yi) 現金。
02
剝離融資“回血”
麵對過過百億(yi) 元的應收賬款,東(dong) 方雨虹選擇發行票據予以應對。
9月27日,深交所固定收益信息平台顯示,“東(dong) 方雨虹1-10期應收賬款綠色資產(chan) 支持專(zhuan) 項計劃(科技創新)”項目狀態更新為(wei) “通過”。債(zhai) 券類別為(wei) ABS,申報規模為(wei) 20億(yi) 元,發行人為(wei) 北京東(dong) 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銷商/管理人為(wei) 華能貴誠信托有限公司。該項目於(yu) 8月22日在深交所受理。
很多人對ABS比較陌生,通俗簡單一些的理解,是把應收賬款的收益作為(wei) 投資票據的來源,就是“應收賬款票據化”。東(dong) 方雨虹拿應收賬款進行融資,資金“回血”的同時,還能剝離部分應收賬款。東(dong) 方雨虹此前在在公告提到,此次交易可優(you) 化公司財務結構,有利於(yu) 盤活應收賬款存量資產(chan) ,增加流動資金,同時進一步拓寬公司融資渠道,改善公司債(zhai) 務結構,有效降低債(zhai) 務性融資成本,有利於(yu) 公司發展。
這樣看起來一舉(ju) 兩(liang) 得之策,能否解決(jue) 東(dong) 方雨虹應收賬款的資金隱患呢?
房地產(chan) 行業(ye) 作為(wei) 建築建材產(chan) 品銷售、施工等係統服務的應用領域之一,為(wei) 公司營業(ye) 收入及淨利潤均貢獻了一定份額。近年來,房地產(chan) 行業(ye) 經曆了多輪降杠杆、去庫存、資金收緊等政策調控,使得房地產(chan) 業(ye) 正在經曆結構性改變,未來將會(hui) 有“房地產(chan) 市場宏觀調控及行業(ye) 景氣度影響,導致經營受到不利影響的風險。”東(dong) 方雨虹在半年報中如實說。
市場有溫度,資本市場表現尤為(wei) 突出。首先,機構持倉(cang) 出現較大變動,外資大量拋售離場。繼2022年主要股東(dong) 和董監高集體(ti) 套現後,今年年上半年,多番減持的高盛和摩根大通已經退出前十大股東(dong) ,瑞銀UBS也大幅度減倉(cang) 。
其次,公司市值蒸發,李衛國個(ge) 人財富縮水。截至2023年11月30日休市時止,東(dong) 方雨虹股價(jia) 再創新低,創出21.41元的曆史新低價(jia) ,總市值542.2億(yi) 元,較2021年的1618.89億(yi) 元巔峰市值蒸發掉了1076.69億(yi) 元。而李老板個(ge) 人財富也較高峰縮水約201億(yi) 元至164.62億(yi) 元。
03
東(dong) 方雨虹“急”了
而麵對市值跌跌不休,東(dong) 方雨虹似乎終於(yu) “急”了。
先是女董秘張蓓,在朋友圈寫(xie) 了篇小作文,連發十二問,委屈巴巴地喊冤:“我們(men) 都這麽(me) 努力了,股價(jia) 為(wei) 什麽(me) 沒漲,你們(men) 為(wei) 什麽(me) 不買(mai) ?”
再是開始放大招——股票回購。接下來一年內(nei) ,東(dong) 方雨虹最少將花3個(ge) 億(yi) ,最多可能用6個(ge) 億(yi) ,從(cong) 二級市場回購股票。設定的回購價(jia) 格,最高不超過32塊錢/股。
但,但,但……2021年,東(dong) 方雨虹股價(jia) 衝(chong) 上曆史性高位之前,推出了一項員工持股計劃。李老板作了承諾兜底——如果員工持股計劃虧(kui) 了,或者年化收益率達不到8%,他將會(hui) 進行補償(chang) 。從(cong) 而吸引了1400多名員工買(mai) 進了東(dong) 方雨虹大約五千萬(wan) 股票,籌集了大約14億(yi) 資金,相當於(yu) 人均自掏腰包上百萬(wan) 。而在增持過程中,李老板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轉讓了自己手中的1500萬(wan) 股,以近54元錢/股的價(jia) 格套現了8個(ge) 億(yi) 。然而增持完成幾天後,東(dong) 方雨虹股價(jia) 開始一路掉頭向下。去年六月份,這些股票就已經解禁了,但由於(yu) 股價(jia) 下跌,員工持股計劃賬麵浮虧(kui) 了六成,各個(ge) 都被套牢了——賣出套現,就意味著虧(kui) 本。而一直到今年上半年,東(dong) 方雨虹的員工持股計劃,都沒能減持一股。
員工被老板“割韭菜”成了一度成了坊間的談資,也給東(dong) 方雨虹造成了不小的影響。11月10日,東(dong) 方雨虹在互動平台上回複投資者稱,公司2021年員工持股計劃沒有被平倉(cang) ,且公司控股股東(dong) 、實際控製人李衛國通過部分股票質押的形式為(wei) 員工持股計劃已提供了增信擔保。
壓力之下的東(dong) 方雨虹,用行動和舉(ju) 措努力證明自身的實力和投資價(jia) 值。
11月22日晚,東(dong) 方雨虹再發投資公告,一舉(ju) 披露了多個(ge) 對外投資項目。公司或公司全資子公司在江西吉安、廣東(dong) 汕頭、江蘇新沂、山東(dong) 臨(lin) 沂、浙江龍港、湖南城陵磯等地投資包括防水材料、特種砂漿、裝飾砂漿、建築粉料、建築塗料、橡塑製品、管業(ye) 、石膏新材料等在內(nei) 的綠色建材生產(chan) 基地,投資總額合計高達26.7億(yi) 元。
有人說東(dong) 方雨虹的攤子鋪得太大,資金捉襟見肘;有人說,東(dong) 方雨虹參與(yu) 拍地充當馬甲換取與(yu) 客戶的業(ye) 務合作,太依賴房地產(chan) 了;也有人說,東(dong) 方雨虹應收賬款問題風險很大,極易暴雷;亦有人說,東(dong) 方雨虹1億(yi) 買(mai) 礦,10億(yi) 建廠,投資光伏,進軍(jun) ,全產(chan) 業(ye) 鏈戰略布局更具前瞻性的眼光,當前估值確實有點低了……或許每個(ge) 人都能找到不同的原因。
而你,找到其中的原因了嗎?
文章來源: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