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密封膠企業參編鋰電池國標,借勢發力新能源汽車,已進入比亞迪

不知不覺間,中國這個(ge) 自行車王國已經變成電動自行車王國,近4億(yi) 輛小電驢,穿行在大街小巷,但電動自行車充電著火事件時有發生。

密封膠企業(ye) 參編鋰電池國標,借勢發力新能源汽車,已進入比亞(ya) 迪

5月6日,由工信部部組織起草的強製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範》(GB 43854—2024)已由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將於(yu) 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注意到,在若幹參編企業(ye) 中,有一家參編企業(ye) 並不是電動車生產(chan) 企業(ye) ,而是密封膠生產(chan) 企業(ye) 集泰股份。

 

01

集泰股份是國內(nei) 第一批從(cong) 事有機矽密封膠行業(ye) 的企業(ye) ,也是參編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國家標準的唯一一家密封膠企業(ye) ,提供了驗證、測試、數據等方麵的支持。

密封膠企業(ye) 參編鋰電池國標,借勢發力新能源汽車,已進入比亞(ya) 迪

集泰股份成立於(yu) 2006年,2017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集泰是一家主營環境友好型密封膠和塗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是全國密封膠和水性漆年產(chan) 能大的生產(chan) 企業(ye) 之一。相對於(yu) 塗料業(ye) 務來講,集泰在密封膠的行業(ye) 地位更高。集泰股份在有機矽密封膠行業(ye) 積澱已有三十餘(yu) 年,是國內(nei) 第一批從(cong) 事有機矽密封膠行業(ye) 的企業(ye) 。

集泰股份進入鋰電池有機矽灌封膠賽道,得益於(yu) 一次重要的收購。

2019年,集泰股份4672.5 萬(wan) 元收購了有機矽密封膠領域的龍頭兆舜科技(廣東(dong) )有限公司75%股權,開始進入鋰電池有機矽灌封膠賽道,並開始了高速發展。

密封膠企業(ye) 參編鋰電池國標,借勢發力新能源汽車,已進入比亞(ya) 迪

兆舜科技主要從(cong) 事工業(ye) 電子類有機矽灌封膠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目前形成了乙烯基矽油,雙組份灌封膠,單組份粘接密封膠三大產(chan) 品係列,主要應用 於(yu) 新能源汽車、電力、家電、電子電氣等領域,部分產(chan) 品已經實現了“進口替代”。

兆舜科技被集泰收購後,可謂優(you) 勢互補,使得集泰在鋰電池有機矽灌封膠賽道優(you) 勢更加具有競爭(zheng) 力。

2020年,集泰股份正式開啟在鋰電池有機矽灌封膠領域的布局。經過第一階段驗證後,2022年集泰股份製定戰略,先將有機矽灌封膠應用在電動自行車的鋰電池上,然後逐漸向電動汽車和動力及儲(chu) 能電池領域延伸。

 

02

目前集泰股份已經全麵進入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灌封膠賽道。鋰電池灌封膠屬於(yu) 工業(ye) 類用膠中的一種。

2023年,集泰股份實現銷售額13.32億(yi) 元,淨利潤1024萬(wan) 元。其中,工業(ye) 類用膠銷量1.57萬(wan) 噸,同比增長21.42%,銷售收入2.1億(yi) 元,已與(yu) 晶科能源、許繼集團、英飛特等頭部企業(ye) 達成合作。

目前,公司正緊抓新基建及“雙碳”機遇,對電子膠、矽油及光伏膠三大領域的產(chan) 能進行全麵升級, 加速推進第二曲線。

隨著《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範》(GB 43854—2024)強製性國家標準在今年11月1日的強製施行,市場需求量的激增,作為(wei) 參編單位中唯一的密封膠企業(ye) ,集泰的鋰離子蓄電池灌裝膠產(chan) 能也將得到快速釋放。

在5月8日的投資者活動中,集泰股份表示,公司已經開發了以有機矽、聚氨酯等作為(wei) 灌封材料的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安全防護灌封方案,相關(guan) 產(chan) 品已進入下遊頭部企業(ye) 的供應鏈。

在電動自行車鋰電池之外,集泰股份還針對乘用車動力電池、儲(chu) 能電池、新能源電池提供電池的安全防護灌封膠方案,並成功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三電係統、汽車電子零部件的導熱、防水灌封等領域。

據了解,集泰股份已與(yu) 比亞(ya) 迪等汽車製造商合作,進入均勝電子等新能源汽車電子配件企業(ye) 的供應體(ti) 係。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用膠、 電動車用膠、工業(ye) 儲(chu) 能用膠等領域,正在成為(wei) 集泰股份未來重點發展和深耕的賽道。(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文章來源: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24-05-11 17:30
下一篇 2024-05-11 17:30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