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chan) 國,也是汽車塗料產(chan) 銷量最大的國家。
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958.7萬(wan) 輛和949.5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
從(cong) 2013年的1.75萬(wan) 輛到2023年的958.7萬(wan) 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完成了幾何倍數的增長,而且還在高速增長之中。塗料龍頭企業(ye) 、,不失時機地選擇了這個(ge) 時間節點加碼汽車塗料、工業(ye) 塗料。
01
三棵樹2002年成立,2016年主板上市,2023年營業(ye) 收入達到124.76億(yi) 元,已成為(wei) 中國最大的民族塗料企業(ye) 。
三棵樹的主營業(ye) 務是建塗。2020年11月三棵樹進入工業(ye) 塗料賽道。2023年12月15日,上海三棵樹汽車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三棵樹正式宣布進軍(jun) 汽車塗料行業(ye) 。
上海三棵樹汽車新材料剛成立不久,便成功中標比亞(ya) 迪汕頭和廣安兩(liang) 個(ge) 工廠的自幹型水性PVC項目,將全球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ya) 迪變成了自己的客戶,彰顯了三棵樹在汽車賽道不俗的競爭(zheng) 力。
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了解到,中標比亞(ya) 迪新能源汽車的車底電池外殼的自幹型水性PVC材料是三棵樹自主研發的。
2020年啟動工業(ye) 塗料業(ye) 務後,三棵樹就開始儲(chu) 備汽車、工業(ye) 塗料方麵的技術。三棵樹2022年報顯示,三棵樹2021年已成功研發出新能源動力電池包防火塗料、水性耐高溫塗料、絕緣粉末塗料等一係列高性能工業(ye) 塗料產(chan) 品。
目前我國汽車塗料市場規模近400億(yi) 元,但巴斯夫、PPG、關(guan) 西、立邦、艾仕得、KCC等外資品牌壟斷了90%左右的市場份額,雅圖、東(dong) 來、信和、鬆井、金力泰、華塗等國產(chan) 品牌隻能在汽車零部件塗料和汽車修補漆市場分一杯羹。
三棵樹為(wei) 什麽(me) 要進軍(jun) 汽車塗料呢?
三棵樹董事長洪傑此前表示,作為(wei) 塗料行業(ye) 龍頭企業(ye) ,我們(men) 計劃未來向工業(ye) 塗料尤其是高端工業(ye) 塗料領域進軍(jun) ,打破該領域的外資壟斷格局。未來五年我們(men) 研發費用預計將達100億(yi) 元。
洪傑指的高端工業(ye) 塗料不隻有汽車塗料,還包含航空航天、高鐵、飛機塗料。
02
立邦作為(wei) 中國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外資品牌,自然不會(hui) 放過加碼汽車塗料的最佳時機。
2024年5月30日,立邦塗料(清遠)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5.3億(yi) 元,在清遠實施年產(chan) 工業(ye) 塗料11萬(wan) 噸及配套樹脂6萬(wan) 噸擴建項目,建設周期為(wei) 2024年-2026年。
該項目規劃占地麵積65757.53平方米,建築麵積42952.5平方米,主要建設內(nei) 容包括樹脂車間、水性塗料車間、高性能塗料車間。項目中的高性能塗料就包括汽車塗料和工業(ye) 塗料。
公開資料顯示,立邦塗料(清遠)有限公司規劃占地280畝(mu) ,主要生產(chan) 工程塗料、幹粉砂漿、木器漆、地坪塗料以及汽車塗料、工業(ye) 塗料、樹脂等高性能工業(ye) 塗料,預計年總產(chan) 能達64萬(wan) 噸。
但2019年投產(chan) 的立邦清遠工廠一期項目,是工程塗料、幹粉砂漿、木器漆、地坪塗料,並不包含汽車塗料、工業(ye) 塗料及樹脂等高性能工業(ye) 塗料項目。2021年投產(chan) 的二期項目,是年產(chan) 30萬(wan) 噸水性乳膠漆以及2000噸水性收邊劑,也不包含汽車塗料、工業(ye) 塗料及樹脂等高性能工業(ye) 塗料項目。
按照立邦清遠工廠的規劃,此次投資的高性能塗料項目,大概率包含汽車塗料、工業(ye) 塗料。
立邦在中國建築塗料市場處在第一位,但在工業(ye) 塗料市場份額較小,上升空間巨大。
財報顯示,立邦中國2023年銷售額為(wei) 247.54億(yi) 元。其中,建築塗料收入209.33億(yi) 元,占立邦中國的85%,汽車塗料收入25.85億(yi) 元,占10%,工業(ye) 塗料收入11.38億(yi) 元,占5%。
立邦此次在清遠工廠的投資,是要增加汽車塗料和工業(ye) 塗料的產(chan) 能,以提高高利潤產(chan) 品在銷售中的比重。(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文章來源: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