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擁有國資背景的軍(jun) 用航空高端鈦材供應商金天鈦業(ye) 上市了,龍佰集團或多一海綿鈦大客戶。
金天鈦業(ye) 從(cong) IPO受理到首發上市,僅(jin) 用時一年半。其中,從(cong) 申報材料到獲得注冊(ce) 用時不到10個(ge) 月,國資鈦企的上市真是“鈦”快了。

01
金天鈦業(ye) 的主營產(chan) 品是軍(jun) 用航空領域的高端鈦材,所用原料就是龍佰生產(chan) 的那種海綿鈦。
金天鈦業(ye) 的實控人是湖南省國資委,是國有控股企業(ye) 。但上市“鈦”快,還有別的原因。
鈦材行業(ye) 因擁有研發壁壘、行業(ye) 準入壁壘、市場先入壁壘等原因,我國高端新材料產(chan) 業(ye) 長期存在關(guan) 鍵材料受製於(yu) 人的問題。
目前,金天鈦業(ye) 在國內(nei) 航空航天領域鈦材市場的市占率達7.9%。其生產(chan) 的鈦合金棒材、鍛坯產(chan) 品已廣泛應用於(yu) 我國飛機結構件、緊固件及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為(wei) 我國多款新型航空航天飛行器的量產(chan) 提供了重要神秘彩金随机派发最高赠送,支撐著國家戰略裝備的升級換代。
也許這才是金天鈦業(ye) 上市“鈦”快的關(guan) 鍵原因。
然而上市“鈦”快的金天鈦業(ye) ,首募卻不及預期。
金天鈦業(ye) 首次募資的股票發行數量為(wei) 9250萬(wan) 股,發行價(jia) 為(wei) 7.16元/股,實際募資6.62億(yi) 元,募資淨額約5.87億(yi) 元。
這與(yu) 金天鈦業(ye) 的10.45億(yi) 元首募計劃,募資數量縮減了40%左右。7.45億(yi) 元用於(yu) 高端裝備用先進鈦合金項目(一期),3億(yi) 元用於(yu) 補充運營資金項目的資金使用計劃,不得不調整一下了。

02
作為(wei) 我國三大高端鈦材研發生產(chan) 基地之一,金天鈦業(ye) 近幾年的業(ye) 績非常不錯。
2021年至2023年,金天鈦業(ye) 實現營收分別為(wei) 5.73億(yi) 元、7.01億(yi) 元、8.01億(yi) 元,同比增長24.01%、22.41%、14.31%;歸母淨利潤分別為(wei) 0.95億(yi) 元、1.33億(yi) 元、1.47億(yi) 元,同比增長275.49%、39.53%、11.08%。
今年前三季度,金天鈦業(ye) 預計實現營收6.1億(yi) 元至6.4億(yi) 元,同比增長8.18%至13.50%;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1億(yi) 元至1.25億(yi) 元,同比增長16.03%至31.86%。
金天鈦業(ye) 產(chan) 品綜合毛利率為(wei) 39.55%,在上市鈦材企業(ye) 中是非常良性的。值得注意的是,金天鈦業(ye) 的應收賬款正在逐年增加。
2021年至2023年,金天鈦業(ye) 應收賬款分別為(wei) 3.29億(yi) 元、3.91億(yi) 元、7.1億(yi) 元,占當期營收比重分別為(wei) 57.45%、55.86%、88.56%。占比逐年升高的應收賬款,正在為(wei) 金天鈦業(ye) 的未來埋下一絲(si) 隱患。
03
金天鈦業(ye) 主營鈦金屬和鈦合金材料,海綿鈦是其重要的生產(chan) 原料。而海綿鈦是我國鈦白粉龍佰集團的主營產(chan) 品之一,產(chan) 能穩定而巨大,如果雙方合作,金天鈦業(ye) 將成為(wei) 龍佰集團的重要大客戶之一。

目前,金天鈦業(ye) 批量生產(chan) 的鈦合金棒材、鍛坯產(chan) 品已廣泛應用於(yu) 我國飛機結構件、緊固件及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為(wei) 我國多款新型航空航天飛行器的量產(chan) 提供了重要神秘彩金随机派发最高赠送。
其中,TC18鈦合金材料性能指標達國內(nei) 先進水平,已成為(wei) 航空領域部分型號裝備的鈦合金主供材料;TB17超高強韌鈦合金材料在強韌度指標上實現了國內(nei) 首次突破;TC32低成本中強高韌鈦合金性能指標優(you) 於(yu) 現役中強結構鈦合金。
金天鈦業(ye) 正在軍(jun) 轉民,其鈦合金材料正在由軍(jun) 工航空領域向民用航空領域拓展,成為(wei) 未來的第二增長曲線。
很多高端手機也開始使用鈦合金邊框。比如折疊屏手機榮耀Magic Vs2,采用魯班鈦金鉸鏈和軸蓋,小米14 Pro鈦金屬特別版采用99%鈦金屬中框,華為(wei) 的高端旗艦手機Mate70 Pro+,預計也將使用鈦金屬中框,作為(wei) 首發機型。
文章來源: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責任編輯:路遙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