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第四屆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公益獎最終榜單揭曉

頒獎典禮首發“人•城市TM可持續發展社區計劃”調研成果

 

第四屆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公益獎最終榜單揭曉

2015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公益獎頒獎典禮合影

    阿克蘇諾貝爾今日揭曉第四屆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公益獎(以下簡稱“大學生公益獎”)最終評選結果,並公布其首個(ge) “人•城市TM可持續發展社區計劃”研究成果。該社區計劃展現了當代大學生有能力為(wei) 傳(chuan) 統社區帶來積極影響,助力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

今年,“大學生公益獎”共收到來自全國64座城市146所大學315個(ge) 社團的343份申報項目,再創曆史新高。其中,五個(ge) 項目榮膺金獎,包括四川大學“五彩石”新型長效支教、天津財經大學Lucky Star自閉症患者關(guan) 愛項目、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市溪口村無止橋慈善項目、同濟大學諾鄧古村鄉(xiang) 土文化夏令營及重慶醫科大學青盾計劃。此外,四所大學獲得特別獎,分別為(wei) 蘭(lan) 州大學(MCA特別獎),廣西民族大學(Interpon特別獎),中南大學(Intersleek特別獎)及浙江工商大學(Elotex特別獎)。

第四屆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公益獎最終榜單揭曉

2015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公益獎金獎團隊合影

    阿克蘇諾貝爾全球執行委員會(hui) 成員、首席人力資源官Marten Booisma表示:“祝賀2015年‘大學生公益獎’所有獲獎團隊。今年大學生社團的申報項目都很出彩,令我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這群年輕人滿滿的公益熱情、人文關(guan) 懷讓我為(wei) 之感動。作為(wei) 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領導企業(ye) ,阿克蘇諾貝爾相信支持社區發展不止是改善基礎設施。我們(men) 還通過‘人•城市TM’計劃幫助提升居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這群大學生們(men) 正是在中國落實‘人•城市TM’計劃的公益踐行者。我也期望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大學生公益獎’,為(wei) 後人詮釋‘人•城市TM’的意義(yi) 。”

共青團中央學校部是“大學生公益獎”的指導單位。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石新明表示:“社會(hui) 實踐是大學生成長和成才的必由之路,更是在大學校園內(nei) 最受歡迎、參與(yu) 數量最多的活動。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事關(guan) 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青年健康成長,需要政府的引導,更需要學校、社會(hui) 各方麵共同支持。團中央學校部一直在不斷深化創新社會(hui) 實踐發展,並為(wei) 此設立了‘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知行促進計劃’,為(wei) 企業(ye) 進入大學、參與(yu) 支持社會(hui) 實踐發展打開通道,目前已有多家企業(ye) 參與(yu) 其中,並吸引全國3,000多個(ge) 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項目參與(yu) 。‘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公益獎’是‘知行計劃’的核心項目之一,也是典範項目,持續推動青年學子在公益實踐中不斷進取、健康成長。我希望,更多企業(ye) 能與(yu) 阿克蘇諾貝爾中國一樣,參與(yu) 到‘知行計劃’當中,發揮企業(ye) 特長、不斷開拓創新,支持大學生的成長發展。”

“人•城市TM”可持續發展社區計劃研究成果的公布是頒獎典禮的另一亮點。該項目集合了同濟大學、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和阿克蘇諾貝爾的力量,旨在探索人與(yu) 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第四屆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公益獎最終榜單揭曉
“人·城市™”可持續發展社區計劃調研報告發布

這一計劃的調研成果集中收錄在一份專(zhuan) 業(ye) 研究報告中。此次調研著眼於(yu) 靜安寺街道轄區內(nei) 八片保存完整的裏弄居住社區,覆蓋區域總體(ti) 曆史發展研究、典型裏弄社區的空間與(yu) 建築調研,及相關(guan) 人文社會(hui) 與(yu) 生活方式調研。經過深入調查,調研團隊分析了城市文化遺產(chan) 的曆史演變及核心價(jia) 值、探討傳(chuan) 統社區現存問題及矛盾,並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解決(jue) 方案,以維係城市與(yu) 居民的和諧。此外,阿克蘇諾貝爾還支持設立“人•城市TM”社區記憶館,在靜安社區文化中心開放展覽,呼籲更多居民關(guan) 注並參與(yu) 城市遺產(chan) 保護。

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區總裁、中國及北亞(ya) 區裝飾漆業(ye) 務集團董事總經理林良琦指出:“一直以來,阿克蘇諾貝爾都積極推動中國社會(hui) 整體(ti) 可持續發展,致力於(yu) 回饋本地市場,鼓勵年輕一代力求創新,為(wei) 社會(hui) 發展帶來煥新力量。我們(men) 發現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身社區服務,助力在中國建設更多以人為(wei) 本的城市,著實令人感到欣慰。通過‘大學生公益獎’平台,阿克蘇諾貝爾能支持他們(men) 在公益道路上走的更遠。”

上海市靜安區長陸曉棟評價(jia) 道: “弄堂承載著幾代上海人的記憶,是海派文化誕生的土壤。此次聯合阿克蘇諾貝爾、同濟大學組織開展的文化弄堂調研項目意義(yi) 非凡。一方麵,調研成果有助於(yu) 進一步喚醒全社會(hui) 對城市曆史文化遺產(chan) 的重視。另一方麵,調研報告能為(wei) 上海城市遺產(chan) 保護提供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為(wei) 老舊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方向指導。我們(men) 也希望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形成新的合作模式及最具代表性的社區文化成果,為(wei) 上海社區建設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提供參考。”

第四屆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公益獎最終榜單揭曉
“人·城市™”社區記憶館

同濟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馬錦明表示: “為(wei) 了使同濟學子更好地承擔社會(hui) 責任,我們(men) 積極組織倡導社會(hui) 實踐。‘人•城市TM”可持續發展社區計劃’便是其中尤為(wei) 出色的社會(hui) 實踐項目。讀完調研報告,我看到了不辭辛勞地為(wei) 邨坊裏弄發展貢獻智慧的同濟青年,為(wei) 他們(men) ‘點讚’。同時,也感謝靜安寺街道及阿克蘇諾貝爾的大力支持。我也希望同濟學子在未來社會(hui) 實踐及工作中,腳踏實地,讓‘同舟共濟’的精神薪火相傳(chuan) 。”

第四屆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公益獎最終榜單揭曉
“人·城市™”社區記憶館

2015年“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公益獎”重點關(guan) 注和支持大學生教育及社區公益相關(guan) 項目,共設79個(ge) 獎項。獲獎項目詳情、“人•城市TM”可持續發展社區計劃公益視頻及調研報告(完整版及簡版宣傳(chuan) 手冊(ce) ),請登錄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公益獎官方網站查詢下載。

 

責任編輯:雷達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5-10-30 14:29
下一篇 2015-10-31 08:11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