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政策發力 土地供應加量能否給房價“去火”” 117942″

    可以考慮對房價(jia) 上漲較快的一二線城市土地供應調整優(you) 化,適度加大土地供應以緩解地價(jia) 過快上漲

    政策層麵應綜合考量,一方麵,應遏製房地產(chan) 投機,使住房回歸居住屬性;另一方麵,也可適時推進土地製度改革等製度革新

    麵對高燒不退的房地產(chan) 市場,南京選擇了增加土地供應。9月19日起,南京集中供應了27塊土地。這是南京首次采用網上競拍和最高限價(jia) 的方式出讓土地,如果競價(jia) 達限價(jia) 九成時,須現房銷售,如仍有多家競買(mai) ,則實行搖號。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和大多數的一二線城市一樣,南京的土地供應一直很緊張。此次27宗地塊集中供應,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土地供應短缺局麵,在未來一段時間有助於(yu) 緩解房地產(chan) 市場的供需不平衡狀況。

    2015年下半年以來,繼北上深出現40%以上的漲幅,南京、合肥、武漢、蘇州和廈門等二線城市的房價(jia) 也突飛猛進。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此次房價(jia) 上漲由多種因素綜合決(jue) 定,包括信貸寬鬆、2014年限購積壓需求等等。同時,房價(jia) 上漲主要集中於(yu) 一二線城市,因為(wei) 這些城市城市化進程加快,各類資源富集、就業(ye) 機會(hui) 更多,使得人口聚集,住房需求較大。專(zhuan) 家表示,應引起注意的是,相對於(yu) 巨大需求,一二線城市土地供應相對不足,是導致供需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中原地產(chan) 首席分析師張大偉(wei) 稱,“金九銀十”前,北京房地產(chan) 市場一直麵臨(lin) 供應量過低的情況。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ge) 月,北京商品房供應套數和麵積刷新了曆史新低,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7.2%。

    此外,房價(jia) 上漲的一個(ge) 顯著特征就是“麵粉比麵包貴”,一二線城市土地拍賣火爆異常、“地王”頻現。不完全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50個(ge) 主要城市拍出的高價(jia) 地塊多達219宗,土地出讓金總額首次突破萬(wan) 億(yi) 元,遠超去年同期的6973億(yi) 元。

    自2004年8月以來,我國規定所有國有土地出讓必須經過招拍掛。此舉(ju) 對於(yu) 保證公平競爭(zheng) ,促進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健康發展和地方財政收入提高作用很大。但在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大城市優(you) 質地塊稀缺的情況下,土地市場“僧多粥少”,在價(jia) 高者得的遊戲規則下,地價(jia) 自然也水漲船高。

    房地產(chan) 行業(ye) 牽涉麵廣,住房消費又涉及千家萬(wan) 戶,當前一二線城市房價(jia) 急速上漲須引起足夠重視,綜合施策,同時地方政府在市場調控中應負起主體(ti) 責任,因地施策、因城施策。應遏製房地產(chan) 投機,使住房回歸居住屬性。同時,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也可考慮調整優(you) 化房價(jia) 上漲較快的一二線城市土地供應,適度加大土地供應以緩解地價(jia) 過快上漲勢頭,但必須建立在這些城市資源稟賦可承受的基礎之上。

    同時,應加快建設大城市的副中心和衛星城,形成多個(ge) 城市中心,把人口有效從(cong) 中心城區引流。北京新出台的戶籍管理辦法提出,2020年前城六區遷出15%的人口,向郊區轉移,此舉(ju) 或有利於(yu) 分散中心城區人口。

    此外,可以適時推進土地製度改革,探索改革現有的招拍掛製度,在農(nong) 村集體(ti) 土地入市方麵進行更多探索。9月21日,國土資源部召開進一步統籌協調推進農(nong) 村土地製度改革三項試點會(hui) 議,決(jue) 定把土地征收製度改革和農(nong) 村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擴大到現有的33個(ge) 試點地區,宅基地製度改革仍維持在原15個(ge) 試點地區。這些製度改革或能為(wei) 房地產(chan) 市場穩定提供更多支撐。

    當然,應同時注意到,增加土地供應,一時難以緩解當下的房地產(chan) 瘋狂上漲態勢,甚至如果用之不慎,可能使城市規模繼續不斷擴大,難以支撐。為(wei) 此,政策層麵應綜合考量,以使政策措施真正惠及廣大剛需人群,實現行業(ye) 的長期穩健發展和人民的安居樂(le) 業(ye) 。

責任編輯:路遙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6-09-28 09:26
下一篇 2016-09-28 16:43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