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在端午節來臨(lin) 之際,亞(ya) 士時隔兩(liang) 年重返廣州花都七星小學,開展“愛心助學,匠心築夢——2023年七星小學助學活動”,為(wei) 這座全國著名的跳繩特色學校送去節日的溫暖和關(guan) 懷。華南區域總經理徐謹一行,七星教育集團書(shu) 記張有連,七星小學校長魏燕平、副書(shu) 記陳明卿,以及世界跳繩冠軍(jun) 教練賴宣治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一根繩子改變命運”、“一根繩子跳出中國速度”、“一根繩子跳出世界冠軍(jun) ”,廣州花都七星小學先後培養(yang) 出了“光速少年”岑小林、“世界跳繩大師”張崇揚和韋杏親(qin) 等33名世界跳繩冠軍(jun) ,打破了11項世界跳繩紀錄,榮獲獎牌超千枚,被譽為(wei) “中國速度,七星奇跡”。七星小學跳繩隊先後受邀參加了G20峰會(hui) 、香港回歸20周年係列慶典活動、央視欄目《挑戰不可能》、“一帶一路”連中巴、博鼇亞(ya) 洲經濟論壇等活動演出,先後受到中央電視台十三個(ge) 頻道在新聞直播間、東(dong) 方時空、共同關(guan) 注等重要欄目連續多天追蹤報道。
從(cong) 一所名不見經傳(chuan) 的農(nong) 村薄弱學校發展為(wei) 因跳繩而聲名大噪的明星學校,七星小學勇於(yu) 突破環境限製,開辟了“繩以育人、繩以育德”的教育改革創新之路,以創新、拚搏、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斷書(shu) 寫(xie) “七星傳(chuan) 奇”。這與(yu) 亞(ya) 士堅持創新、堅持“行業(ye) 專(zhuan) 業(ye) 化,領域多元化,沿核心競爭(zheng) 能力擴張”的發展之路不謀而合,更與(yu) 青春亞(ya) 士新時代的企業(ye) 文化高度契合。
在2020年11月9日,亞(ya) 士與(yu) 廣州花都區人民政府舉(ju) 行的廣州綜合智能製造基地項目投資簽約儀(yi) 式上,七星小學這所被跳繩改變命運的特色學校,給李金鍾董事長和王永軍(jun) 副總裁留下了深刻印象。2021年4月8日,亞(ya) 士向七星小學捐贈100萬(wan) 元,幫助七星小學改善辦學條件,支持孩子們(men) 參加2021年世界跳繩錦標賽。時隔兩(liang) 年多,亞(ya) 士再次走進七星小學,為(wei) 全校師生送上節日祝福,並為(wei) 上百位學生送去牛奶、書(shu) 包、文具等慰問品以及助學金。
2021年4月8日,亞(ya) 士為(wei) 廣州花都七星小學捐款100萬(wan) 元
2023年6月19日,亞(ya) 士愛心重返廣州花都七星小學
張有連書(shu) 記代表七星小學對亞(ya) 士的愛心善舉(ju) 表達了誠摯謝意。她表示,在李金鍾董事長的帶領下,亞(ya) 士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踐行作為(wei) 一個(ge) 民族企業(ye) 、一個(ge) 公眾(zhong) 公司應有的社會(hui) 責任與(yu) 擔當,一直在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支持鄉(xiang) 村教育事業(ye) 。兩(liang) 年多前,亞(ya) 士的百萬(wan) 善款讓學校環境煥然一新:校門口的道路經過科學規劃使人車分離、車輛行停有序;新校門大氣簡約;教學樓更加寬敞明亮,洋溢著濃鬱的繩文化氛圍;垃圾收集點一改髒、亂(luan) 、臭,變得幹淨有序……她表示將懷著感恩之心,繼續帶領七星小學全體(ti) 師生以優(you) 異的成績回報社會(hui) 。
亞(ya) 士愛心助學廣州花都七星小學修繕前後對比
亞(ya) 士華南區域總經理徐謹代表亞(ya) 士作了簡短發言。他表示,幫學助學是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美德,是培育人才的希望工程,也是亞(ya) 士以高度的社會(hui) 責任感,長期貫徹落實的一項看得見、摸得著的民心工程。自2006年亞(ya) 士在雲(yun) 南捐建希望小學以來,幫學助學已成為(wei) 亞(ya) 士的一項優(you) 良傳(chuan) 統,17年來從(cong) 未間斷。繼6月1日愛心重返亞(ya) 士石灣希望小學,這是亞(ya) 士今年第二次愛心助學活動。希望通過此次愛心之行,表達李金鍾董事長情係鄉(xiang) 村教育的關(guan) 切之情,為(wei) 花都區、花東(dong) 鎮和七星小學的教育事業(ye) 略盡綿力。
期間,七星小學學生代表向亞(ya) 士贈送了手寫(xie) 的感謝信和一幅蝴蝶花開圖。一筆一劃,字裏行間,意義(yi) 深重,令人動容。
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教育興(xing) 則國興(xing) ,教育強則國強。作為(wei) 民族塗料品牌,亞(ya) 士高度重視與(yu) 國家命運同頻共振,始終把關(guan) 心社會(hui) 、扶危濟困、捐資助學作為(wei) 義(yi) 不容辭的責任,能為(wei) 鄉(xiang) 村教育出一份力,我們(men) 深感榮幸和欣慰。未來,亞(ya) 士將繼續秉承初心,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積極踐行社會(hui) 責任,為(wei) 促進區域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貢獻力量。
文章來源:亞(ya) 士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