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立邦於(yu) 廣州、上海、武漢三城舉(ju) 辦了“未來之星”青年設計師大賽夏令營活動,為(wei) 熱愛設計、勇敢逐夢的參賽選手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與(yu) 行業(ye) 零距離對話的平台。7月2日,武漢場活動告一段落,三城夏令營圓滿收官。活動期間,匯集國內(nei) 高校的設計新星、資深導師與(yu) 行業(ye) 大咖,開展了豐(feng) 富的遊學體(ti) 驗和學術交流活動,共探未來生態人居設計趨勢,也為(wei) 參賽選手們(men) 帶來了新的設計靈感與(yu) 啟發。
“未來之星”夏令營廣州站 · 廣州美術學院
“未來之星”夏令營上海站 ·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
“未來之星”夏令營武漢站 · 江漢大學設計學院
今年是立邦“未來之星”青年設計師大賽舉(ju) 辦的第十一載,大賽以“生態人居,永續精‘彩’”為(wei) 主題,鼓勵參賽選手在作品中融入生態、環保、低碳的綠色設計理念,促進人與(yu) 自然間的和諧共生關(guan) 係。作為(wei) 亞(ya) 洲青年設計師大賽(AYDA Awards)的分站賽事,“未來之星”由中國建築學會(hui) 生態人居學術委員會(hui) 進行學術指導,攜手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旨在為(wei) 每一個(ge) 熱愛設計的青年設計師提供一個(ge) 交流、學習(xi) 和成長的平台,以此推動中國設計行業(ye) 的發展。
夏令營期間,青年設計師們(men) 懷著激動的心情拜訪了行業(ye) 資深前輩的工作室,不僅(jin) 與(yu) 大咖麵對麵交流、閱覽工作室內(nei) 成熟優(you) 質的設計作品,更一睹真實的設計工作環境,使其對未來的職業(ye) 發展有了更具象的憧憬。湯物臣·肯文創意集團執行董事兼設計總監謝英凱、ONE HOUSE DESIGN壹舍設計創始人兼設計總監方磊、HOWONE MAX STUDIO設計主持人兼湖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導沈勁夫為(wei) 學子們(men) 分享了自己的經典案例,講述自身對設計、空間和生態、人文之間關(guan) 係的理解,並對這些設計領域的“未來之星”提出了真誠的建議和殷切的寄望。
參賽選手們(men) 探訪設計大咖工作室麵對麵交流
不僅(jin) 如此,在本次夏令營活動中,未來之星的參賽選手們(men) 也通過作品展示交流和行業(ye) 學習(xi) 參觀獲取了寶貴的成長經驗。立邦帶領選手們(men) 觀看了廣州美術學院的畢業(ye) 大展,並來到2023“設計上海”立邦展位,感受曾榮獲MUSE鉑金獎的“MAGIC·光影奇境”主題展帶來的神奇感官體(ti) 驗,引發全新的設計靈感。在學術交流環節,選手們(men) 的作品得到了資深導師的點評,導師們(men) 中肯的建議為(wei) 其改進作品、提升競爭(zheng) 力帶來了不小的助益。
參賽選手們(men) 在夏令營上海站參觀“MAGIC·光影奇境”主題展
作為(wei) 設計領域不懈的探索者和參與(yu) 者,立邦也將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與(yu) 專(zhuan) 業(ye) 見解分享給了青年設計師們(men) ,帶領他們(men) 走進立邦 “工業(ye) 4.0”數智化生產(chan) 車間,通過塗刷體(ti) 驗色彩和質感之美,在實操中感受不同色彩與(yu) 質感賦予空間設計的更多美學可能性。立邦也與(yu) 設計師們(men) 分享了流行色趨勢,幫助他們(men) 刷新設計思路,構築更美好的未來。
廣州站學生體(ti) 驗魔術漆各類塗刷效果
武漢站學生參觀工廠美縫劑實驗室
上海站學生體(ti) 驗砂膠批塗效果
蔡誌偉(wei) 立邦中國集團品牌公關(guan) 中心總裁
立邦始終致力於(yu) 孵化設計新生力量,為(wei) 其提供發展、交流、展示的平台。夏令營創造了學生與(yu) 學生、學生與(yu) 名師之間交流學習(xi) 的機會(hui) ,讓他們(men) 得以在實踐中鞏固所學,在思想的碰撞中成長進步。他們(men) 是2023立邦未來之星青年設計師大賽的潛力選手,更是設計領域的未來新星,必將在夢想的感召下走向更廣闊的國際舞台,為(wei) 中國設計行業(ye) 增磚添瓦,為(wei) 未來創造更理想的人居生態。
正如“立邦,刷新為(wei) 你”的品牌宣言,立邦期望傳(chuan) 遞啟迪設計的品牌價(jia) 值,願意為(wei) 每一個(ge) 心懷設計夢想、關(guan) 注人居生活的“你”提供支持,以對社會(hui) 、市場和人性需求的深刻洞察為(wei) 基石,在引領設計和審美潮流的路上攜手前行。
文章來源:立邦
責任編輯:李德勝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