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凸顯因城施策
“我的貸款能正常審批下來嗎?”某銀行房貸部門負責人向記者反映,近期不少購房者向他谘詢這一問題。“隻要條件符合都可以辦理。不過,由於(yu) 申請貸款的購房者較多,在審批上要等待一定時間。”該負責人對這一問題作如此回答。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wei) 隨著房貸風險警示的不斷出台,信貸政策定向收緊已成定局。那麽(me) ,情況到底如何?
房企融資或受更大影響
今年9月,政府出台嚴(yan) 控房地產(chan) 企業(ye) 發債(zhai) 的審批政策,收縮融資渠道,控製投資節奏和開發商借款比率。
目前債(zhai) 券市場已成為(wei) 房企的主要融資渠道。根據Wind數據,截至10月底,交易所市場發行的債(zhai) 券中,房地產(chan) 行業(ye) 共發行873隻債(zhai) 券,發行金額合計9354.46億(yi) 元,占比達25.94%,為(wei) 交易所市場公司債(zhai) 發行第一大行業(ye) 。
“通過抑製房地產(chan) 開發商融資力度,緩解流動性充裕的房地產(chan) 開發商盲目高價(jia) 拍地也可對預期產(chan) 生影響。”對此,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評級”)評價(jia) 說,“自2015年公司債(zhai) 放開發行範圍以來,房地產(chan) 企業(ye) 通過發行公司債(zhai) 取得大規模低成本資金,但此輪調控已針對房地產(chan) 企業(ye) 融資渠道出台多項限製政策,未來仍不排除相關(guan) 融資控製措施的進一步出台。”
10月12日,央行召集多家銀行召開商業(ye) 銀行住房信貸會(hui) 議,要求各商業(ye) 銀行加強信貸結構調整,在強化住房信貸管理的同時控製好相關(guan) 貸款風險;隨後上海市銀監局也對管轄內(nei) 銀行發出房貸風險警示;10月21日,銀監會(hui) 召開三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hui) ,提出要嚴(yan) 控房地產(chan) 金融業(ye) 務風險,包括嚴(yan) 禁違規發放或挪用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chan) 領域、嚴(yan) 禁銀行理財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chan) 領域等。
相關(guan)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上述政策旨在防範房地產(chan) 高杠杆蔓延為(wei) 整體(ti) 市場金融風險。特別是對於(yu) 熱點城市,為(wei) 保證區域市場供需平衡,一方麵需持續控製投資和投機性需求;另一方麵需加大土地供應,減緩土地溢價(jia) 率過高產(chan) 生的房價(jia) 上漲預期。
部分城市限購限貸仍留有空間
聯合評級分析認為(wei) ,本輪調控政策調控力度明顯,但政策針對性強,因地施策特點突出,部分城市突出“補庫存”;本輪調控並不是“去庫存”的結束,而是對房地產(chan) “全麵去庫存政策”的局部修正。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9月至10月間,各地政府密集出台多項房地產(chan) 調控政策。截至目前,已有22個(ge) 城市加入限購限貸行列,不僅(jin) 包括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也包括南京、合肥、無錫、佛山等二線熱點城市。
多數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房地產(chan) 市場呈現明顯分化特征,因此本輪調控也凸顯因城施策。目前政策的出台均係抑製熱點城市的房地產(chan) 投資投機性需求增長,具體(ti) 到不同城市,則顯現出明顯的思路分化。
根據聯合評級的分析,一線城市調控最為(wei) 嚴(yan) 厲,重點在於(yu) 抑製投機、去杠杠,同時保證剛需住宅的供應。深圳大幅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社保繳納標準等,均為(wei) 曆史最嚴(yan) ;廈門、南京、武漢等城市二套房首付比例大幅提升。以上城市大幅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對本地逐漸升溫的房地產(chan) 投資情緒起到重要的抑製作用,同時有效降低杠杆,預防金融風險的發生;其他城市根據各地房地產(chan) 特殊情況作出針對性調整,並預防未來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增長。
以深圳市為(wei) 例,其出台的限貸政策中,對無貸款記錄的首付款比例最低30%;而對無房但有貸款記錄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yu) 50%;規定本市戶籍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限購1套。這一點政策正是針對“假離婚”等投資投機性購房行為(wei) ,反映出本次調控的精準定位特征。
此外,部分城市雖出台相關(guan) 限貸限購政策,但調控政策較為(wei) 寬鬆。以南寧為(wei) 例,其僅(jin) 出台政策指導措施,並未進行限購限貸政策調整,旨在進行預期調整,也為(wei) 進一步調控預留了空間。
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力度或加強
易居中國研究院相關(guan)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4月底,全國60個(ge) 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分布在2個(ge) 月到34個(ge) 月之間;其中,存銷比最低的城市為(wei) 南寧和合肥,僅(jin) 為(wei) 2個(ge) 月,庫存規模明顯短缺;而存銷比最高的城市為(wei) 唐山、丹東(dong) 等,達到34個(ge) 月和33個(ge) 月。
有研究機構表示,若以存銷比在12個(ge) 月左右為(wei) 判斷標準,低於(yu) 該標準的城市主要包括合肥、南寧、蘇州、燕郊、昆山、南昌、上海、鄭州、深圳、廈門、珠海、北京、天津等城市;而其他城市存銷比大多大於(yu) 12個(ge) 月。由此可見,一、二線熱點城市去庫存周期偏短,而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庫存仍處於(yu) 高位。
采訪中,一些專(zhuan) 家向記者表示,由於(yu) 限購限貸政策的影響,部分購買(mai) 力或將向三、四線城市轉移。
聯合評級也同樣認為(wei) ,中長期來看,全國房地產(chan) 市場庫存仍高企,去庫存的大方向並沒有發生變化,尤其是三、四線城市高企的庫存仍需較長時間持續消化,房地產(chan) 市場結構性分化的再平衡仍需相關(guan) 政策進一步配合。
另外,此次出台限購限貸政策的城市並非所有房價(jia) 大幅上漲城市,主要以一線城市、省會(hui) 城市和珠三角地區城市為(wei) 主。聯合評級認為(wei) ,該特點反映出政策旨在調整購房者對於(yu) 房價(jia) 大幅上漲的預期,從(cong) 而給熱點城市房地產(chan) 市場適度降溫。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