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廣東東莞12個行業納入VOCs重點控製行業,禁止“塗料”“油墨”“顏料”?

    日前從(cong) 廣東(dong) 東(dong) 莞市環保局獲悉,關(guan) 於(yu) 加強我市重點揮發性有機物行業(ye) ”>行業(ye) 環保準入的通知已經印發。根據該通知,東(dong) 莞將重點控製包括煉油與(yu) 石化、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溶劑型塗料、油墨、顏料、膠粘劑及其類似產(chan) 品製造)、化學藥品原料藥製造、合成纖維製造(錦綸、滌綸、氨綸纖維製造)、表麵塗裝(含金屬及塑料表麵塗裝)在內(nei) 的12個(ge) 行業(ye) 。全市劃分為(wei) 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禁止準入區域、嚴(yan) 格控製區域和一般控製區域,進一步嚴(yan) 格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環保準入。詳情如下:

關於加強我市重點揮發性有機物行業環保準入的通知
東環辦函〔2017〕2號

    各環保分局,環監分局、直屬各單位、市局各科(室):

    為(wei) 有效防治大氣複合汙染,進一步提升全市環境空氣質量,保障人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及國家、省、市有關(guan) 大氣汙染防治的政策要求,結合本市實際,經研究,現就加強我市重點揮發性有機物(以下簡稱“VOCs”)行業(ye) 環保準入要求通知如下:

    一、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重點控製以下12個(ge) 行業(ye) ,包括:煉油與(yu) 石化、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溶劑型塗料、油墨、顏料、膠粘劑及其類似產(chan) 品製造)、化學藥品原料藥製造、合成纖維製造(錦綸、滌綸、氨綸纖維製造)、表麵塗裝(含金屬及塑料表麵塗裝)、印刷(含長台絲(si) 印)、製鞋、家具製造、人造板製造、電子元件製造(覆銅箔層壓板及印製電路板製造)、紡織印染、塑料製造及塑料製品(含初級形態塑料、合成樹脂製造以及溶劑型膠布、人造革、合成革製造)。

    二、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區域劃分

    將全市劃分為(wei) 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禁止準入區域、嚴(yan) 格控製區域和一般控製區域,進一步嚴(yan) 格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環保準入。

    禁止準入區域:環城路範圍內(nei) 和各鎮街中心區域(由鎮街自行劃定)。

    嚴(yan) 格控製區域:莞城、東(dong) 城、南城、萬(wan) 江等四個(ge) 街道環城路範圍外區域以及厚街、大嶺山、寮步、長安、虎門等鎮街。

    一般控製區域:除上述區域外的其他區域為(wei) 一般控製區域。

    三、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總量控製要求

    (一)總體(ti) 要求。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新增VOCs排放量的項目實施總量削減替代製度,由項目所在鎮街提供VOCs排放總量指標來源,確保逐步削減區域內(nei) 工業(ye) VOCs的排放總量。凡未取得VOCs排放總量指標來源的項目,暫停審批其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文件。

    (二)差別化區域替代要求。禁止準入區域不再建設家具、製鞋、印刷(含長台絲(si) 印)、表麵塗裝(含金屬及塑料表麵塗裝)、煉油與(yu) 石化、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溶劑型塗料、油墨、顏料、膠粘劑及其類似產(chan) 品製造)等新增VOCs排放的重點控製行業(ye) 項目(市級以上重大項目除外),其他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項目實施“2倍總量替代”。嚴(yan) 格控製區域建設家具、製鞋、印刷(含長台絲(si) 印)、表麵塗裝(含金屬及塑料表麵塗裝)、煉油與(yu) 石化、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溶劑型塗料、油墨、顏料、膠粘劑及其類似產(chan) 品製造)等新增VOCs排放的重點控製行業(ye) 項目,須實施“2倍總量替代”,其他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項目實施“1.5倍總量替代”。一般控製區域建設新增VOCs排放的重點控製行業(ye) 項目須實施“減量替代”。

    (三)總量調配原則。已通過規劃環評工業(ye) 聚集區(工業(ye) 園區)內(nei) 的項目,VOCs總量指標納入區域規劃環評核定總量中統一調配。禁止準入區域和嚴(yan) 格控製區域VOCs排放總量指標來源原則上由本區域的鎮(街)獲得,一般控製區域鎮(街)可通過本鎮(街)及其他鎮(街)調配獲得,市級以上重大項目所在鎮(街)VOCs排放總量指標來源不足的,由市層麵統籌調配。

    四、VOCs總量指標來源核定要求

    (一)總量來源認定。新增VOCs排放量項目的總量指標須來源於(yu) 《東(dong) 莞市鎮街VOCs工業(ye) 源排放清單確認函》的現役源企業(ye) ,現役源企業(ye) 通過提升、整治、淘汰等整治措施得到的削減量可以用於(yu) VOCs總量替代。

    (二)來源量核算。鎮街可以通過核算對比現役源企業(ye) 整治前後的VOCs排放量得到用於(yu) 總量替代的削減替代量,核算方式有如下三種:1、直接采用企業(ye) 環評報告核定的VOCs排放量;2、通過企業(ye) 監測報告的VOCs濃度來核算VOCs排放量;3、通過企業(ye) 環評報告中原輔材料用量進行物料衡算得到VOCs排放量。

    (三)項目審核及總量結算。涉及VOCs總量替代的建設項目,在環評審批階段可直接在各鎮街所結算的VOCs餘(yu) 量中進行劃撥。各鎮街根據整治情況實時更新本轄區的VOCs存量數據以及根據本轄區項目審批情況實時更新VOCs餘(yu) 量數據,並按季度上報報表給市局。

    五、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汙染防治要點

    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項目產(chan) 生揮發性有機廢氣的生產(chan) 活動,應當在密閉空間或者設備中進行,並按照規定安裝、使用汙染防治設施;無法密閉的,應當采取措施減少廢氣排放。根據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工業(ye) 源分類,從(cong) 原輔材料、生產(chan) 工藝、治理措施等方麵提出要求,製定《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汙染防治要點》(見附件),嚴(yan) 格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汙染防治要求,在環評審批、環保驗收和監督監管中嚴(yan) 格執行。

東莞市環境保護局辦公室
2017年1月4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VOCs重點控製行業(ye) 汙染防治要點

    一、煉油與(yu) 石化行業(ye)

    適用於(yu) 《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GB/T4754-2011)中行業(ye) 代碼及類別名稱為(wei) 原油加工及石油製品製造(C2511)、以石油餾分/天然氣為(wei) 原料的有機化學原料製造(C2614)行業(ye) 。石化行業(ye) 綜合治理按照環境保護部《關(guan) 於(yu) 印發石化行業(ye) 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方案的通知》(環發„2014‟177號)執行。

    大力推進清潔生產(chan) 。優(you) 先選用低揮發性原輔材料、先進密閉的生產(chan) 工藝,加強生產(chan) 、輸送、進出料、幹燥以及采樣等易泄露環節的密閉性和安全性,加強無組織廢氣的收集和有效處理。

    全麵推行泄漏檢測與(yu) 修複(LDAR)技術。所有重點煉油與(yu) 石化企業(ye) 要建立“泄漏檢測與(yu) 修複”管理體(ti) 係,對密封點設置編號和標識,及時修複泄漏超標的密封點。建立企業(ye) LDAR信息管理平台,全麵分析泄露點信息,對易泄漏環節製定針對性改進措施,並每季度向環保部門報告企業(ye) LDAR實施情況及無組織排放量。

    加強有組織工藝廢氣排放控製。工藝廢氣應優(you) 先考慮生產(chan) 係統內(nei) 回收利用,難以回收利用的,應采用催化燃燒、熱力焚燒等方式淨化處理後達標排放。采取適當措施盡可能回收排入火炬係統的廢氣;火炬應按照相關(guan) 要求設置規範的點火係統,確保通過火炬排放的VOCs點燃,並盡可能充分燃燒。

    嚴(yan) 格控製儲(chu) 存、裝卸損失。揮發性有機液體(ti) 儲(chu) 存設施應在符合安全等相關(guan) 規範的前提下,采用壓力罐、低溫罐、高效密封的浮頂罐或安裝頂空聯通置換油氣回收裝置的拱頂罐,其中苯、甲苯、二甲苯等危險化學品應在采用內(nei) 浮頂罐基礎上安裝油氣回收裝置等處理設施。揮發性有機液體(ti) 裝卸應采取全密閉、液下裝載等方式,嚴(yan) 禁噴濺式裝載。汽油、石腦油、煤油等高揮發性有機液體(ti) 和苯、甲苯、二甲苯等危險化學品的裝卸過程應優(you) 先采用高效油氣回收措施。運輸相關(guan) 產(chan) 品應采用具備油氣回收接口的車船。

    強化廢水廢液廢渣係統逸散廢氣治理。廢水廢液廢渣收集、儲(chu) 存和處理處置過程中,應對逸散VOCs和產(chan) 生異味的主要環節采取有效的密閉與(yu) 收集措施,確保廢氣經收集處理後達到相關(guan) 標準要求,禁止稀釋排放。

    加強非正常工況汙染控製。製定開停車、檢維修、生產(chan) 異常等非正常工況的操作規程和汙染控製措施,非正常工況下生產(chan) 裝置排出的含揮發性有機物的物料、廢氣和檢維修前清掃氣應接入回收或淨化處理裝置。企業(ye) 開停車、檢維修等計劃性操作應當報環保部門備案,實施中加強環境監管和事後評估;非計劃性操作應嚴(yan) 格控製汙染,杜絕事故性排放,事後及時評估並向環保部門報告。

    二、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ye)

    適用於(yu) 《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GB/T4754-2011)中行業(ye) 代碼及類別名稱為(wei) C26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不含直接以石油餾分/天然氣為(wei) 原料的有機化學原料製造),包括有機化學原料製造(C2614,不含以石油餾分/天然氣為(wei) 原料的有機化學原料製造)和塗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chan) 品製造(C264)企業(ye) 。重點控製有機化學原料製造以及溶劑型塗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chan) 品製造。

    大力推進產(chan) 業(ye) 升級。新建塗料企業(ye) 生產(chan) 的室內(nei) 裝修裝飾用塗料以及溶劑型木器家具塗料產(chan) 品必須符合國家環境標誌產(chan) 品要求。禁止生產(chan) 有害物質含量、揮發性有機物含量超過200克/升的室內(nei) 裝修裝飾用塗料和超過700克/升的溶劑型木器家具塗料。

    采用密閉一體(ti) 化生產(chan) 技術。生產(chan) 裝置投料口、檢測口及產(chan) 品分裝點應進行廢氣收集和淨化處理,淨化效率應大於(yu) 90%。反應釜應采用管道供料,底部給料或浸入管給料,頂部添加液體(ti) 應采用導管貼壁給料;反應釜呼吸管道應設置冷凝回流裝置;投(出)料應設置集氣裝置或密閉區域,對難以實現密閉的應采用負壓排氣。真空尾氣應采用冷凝回收,對於(yu) 有機濃度較高的真空泵前、後必須安裝多級冷凝回收裝置。蒸餾溶劑應采用多級梯度冷凝方式,優(you) 先采用螺旋纏繞管式或板式冷凝器等效率較高的換熱設備,對於(yu) 低沸點溶劑應采用冷凍介質進行深度冷凝。采用密閉的離心、壓濾、幹燥設備,禁止使用敞口的有機溶劑固液分離設備,鼓勵采用全自動密閉離心機、多功能一體(ti) 式壓濾機、暗流式板框壓濾機等先進的離心、壓濾設備與(yu) 雙錐真空幹燥機、閃蒸幹燥機、噴霧幹燥機等先進幹燥設備。

    規範液體(ti) 有機物料儲(chu) 存。液體(ti) 有機化學原料、中間產(chan) 品、成品應密閉儲(chu) 存,沸點較低的有機物料儲(chu) 罐應全部設置保溫並配置氮封裝置,裝卸過程采用平衡管技術;體(ti) 積較大的貯罐應采用高效密封的內(nei) (外)浮頂罐;大型貯罐應采用高效密封的浮頂罐及氮封裝置。

    強化有機廢氣綜合治理。反應、蒸餾、抽真空、固液分離、分散、研磨、幹燥、投料、卸料、取樣、物料中轉、反應器清洗等生產(chan) 全過程應進行有機廢氣集中收集和淨化處理,淨化效率應大於(yu) 90%。單一組分的高濃度廢氣優(you) 先考慮采用各種回收工藝預處理;有機溶劑廢氣優(you) 先采用冷凝、吸附-冷凝、離子液吸收裝置回收,對難以回收利用的宜采用燃燒方式進行高效處理;含有易揮發有機物料或易產(chan) 生惡臭影響的廢水收集係統和處理單元應密閉,惡臭廢氣應采用熱解、吸附、生物處理等技術淨化處理後達標排放。

    三、化學藥品原料藥製造行業(ye)

    適用於(yu) 《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GB/T4754-2011)中行業(ye) 代碼及類別名稱為(wei) C271化學藥品原料藥製造行業(ye) 。

    大力推動實施清潔生產(chan) 。逐步使用非鹵化和非芳香性溶劑(如乙酸乙酯、酒精和丙酮等)等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原輔材料。鼓勵采用動態提取、微波提取、超聲提取、雙水相萃取、超臨(lin) 界萃取、液膜法、膜分離、大孔樹脂吸附、多效濃縮、真空帶式幹燥、微波幹燥、噴霧幹燥等提取、分離、純化、濃縮和幹燥技術。

    提高生產(chan) 操作的密閉水平。生產(chan) 過程應采用密閉設備和原料輸送管道,封閉所有不必要的開口,提高工藝設備密閉性。投料宜采用放料、泵料或壓料技術,不宜采用真空抽料,以減少有機溶劑的揮發。淘汰水衝(chong) 泵,優(you) 先采用水環泵、液環泵、無油立式機械真空泵等密閉性較好的真空設備,真空尾氣應冷凝回收物料,鼓勵泵前、後安裝緩衝(chong) 罐並設置冷凝裝置。沸點低於(yu) 45℃的甲類液體(ti) 應采用壓力儲(chu) 罐儲(chu) 存,沸點高於(yu) 45℃的易揮發介質如選用固定頂儲(chu) 罐儲(chu) 存,應設置儲(chu) 罐控溫和罐頂廢氣回收或預處理設施,原料、中間產(chan) 品、成品儲(chu) 罐的氣相空間宜設置氮氣保護係統,呼吸排放廢氣應收集處理。

    強化有機廢氣綜合治理。投料、反應、精製、抽真空、固液分離、幹燥等各生產(chan) 工藝和反應器清洗過程廢氣應接入有機廢氣控製係統,進行溶劑回收和淨化處理,處理效率應大於(yu) 90%。有機溶劑廢氣應采用冷凝、吸附—冷凝、吸收等回收裝置回收,對難以回收利用的采用燃燒、催化氧化等方式處理。發酵尾氣應采取除臭措施進行處理,產(chan) 生惡臭氣體(ti) 的車間和裝置應配套除臭設施。易產(chan) 生惡臭影響的汙水處理單元應進行密閉,收集的廢氣應采用化學吸收、生物過濾、吸附等方法處理後達標排放。

    四、合成纖維製造行業(ye)

    適用於(yu) 《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GB/T4754-2011)中行業(ye) 代碼及類別名稱為(wei) C282合成纖維製造行業(ye) ,重點控製錦綸纖維製造(C2821)、滌綸纖維製造(C2822)及氨綸纖維製造(C2826)企業(ye) 。

    大力推進清潔生產(chan) 。加大合成纖維製造行業(ye) 清潔生產(chan) 技術推廣力度,合成纖維製造企業(ye) 應達到《清潔生產(chan) 標準化纖行業(ye) (滌綸)》、《清潔生產(chan) 標準化纖行業(ye) (氨綸)》清潔生產(chan) 標準的二級指標。

    采用密閉一體(ti) 化生產(chan) 技術。嚴(yan) 格控製錦綸、滌綸、氨綸等合成纖維製造企業(ye) 有機物料儲(chu) 存、運輸等環節的呼吸損耗,揮發性物料應密封貯藏。采用密閉原料輸送管道及密閉設備,投料應采用放料、泵料或壓料技術,生產(chan) 過程密閉化操作。酯化、聚合、熔融、熱媒、清洗、精製、紡絲(si) 、卷繞各生產(chan) 工藝單元必須全部進行廢氣收集,並淨化處理。

    加強酯化廢氣、聚合廢氣、紡絲(si) 油劑的排放治理。滌綸製造的酯化反應工藝單元必須安裝廢氣回收裝置,對排放的乙醛蒸汽進行回收,尾氣應采用直接焚燒、蓄熱焚燒、催化焚燒等高效淨化措施後達標排放;氨綸製造的聚合反應、紡絲(si) 工藝單元必須安裝精製回收裝置,對排放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乙酰胺(DMAc)廢氣進行回收利用,精餾尾氣應采用吸附等技術淨化後達標排放;全拉伸絲(si) (FDY)/低彈絲(si) (DTY)紡絲(si) 上油、加熱、牽引拉伸等生產(chan) 工藝單元的油劑廢氣應進行統一收集,宜采用機械淨化與(yu) 吸收技術或高壓靜電技術等組合工藝淨化後達標排放。

    五、表麵塗裝行業(ye)

    適用於(yu) 《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GB/T4754-2011)中行業(ye) 代碼及類別名稱為(wei) C33金屬製品、C34通用設備製造、C35專(zhuan) 用設備製造、C36汽車製造、C37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C38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C40儀(yi) 器儀(yi) 表製造、C43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以及含塑料表麵塗裝工藝等行業(ye) 。

    提高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塗料使用比例。鼓勵企業(ye) 使用符合環保要求的水基型、高固份、粉末、紫外光固化等低VOCs含量的塗料。汽車製造噴塗、維修噴塗和補漆工序使用的塗料VOCs含量應符合《汽車塗料中有害物質限量》(GB24409)的規定,集裝箱製造生產(chan) 過程使用的塗料應符合《集裝箱塗料》(JH/TE01)的規定。工業(ye) 塗裝項目低VOCs含量的塗料使用比例原則達到50%以上;機動車製造與(yu) 維修塗裝項目,其低VOCs含量塗料占總塗料使用量比例原則不得低於(yu) 80%。

    積極推廣“綠色塗裝”理念。推動涉及工業(ye) 塗裝工藝的工業(ye) 企業(ye) 逐步選用采用新型和環保型塗裝材料,使用先進可靠的塗裝工藝技術及裝備,降低單位產(chan) 品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汽車製造與(yu) 維修塗裝生產(chan) 線單位塗裝麵積的VOCs排放量應符合廣東(dong) 省《表麵塗裝(汽車製造業(ye)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標準》(DB44/819-2010)的規定,小型、中型以上乘用車單位塗裝麵積的VOCs排放量應不高於(yu) 20克/平方米和150克/平方米,貨車駕駛倉(cang) 、車廂單位塗裝麵積的VOCs排放量應不高於(yu) 55克/平方米和70克/平方米。

    加強工業(ye) 塗裝工藝廢氣的集中收集和治理。塗料、稀釋劑、清洗劑等含VOCs的原輔材料應儲(chu) 存或設置於(yu) 密封容器或密閉工作間內(nei) 以減少VOCs的無組織排放。各類表麵塗裝和烘幹等產(chan) 生VOCs廢氣的生產(chan) 工藝應盡可能設置於(yu) 密閉工作間內(nei) ,集中排風並導入VOCs汙染控製設備進行處理;無法設置密閉工作間的生產(chan) 線,VOCs排放工段應盡可能設置集氣罩、排風管道組成的排氣係統,使用溶劑型塗料的汽車塗裝工藝線、流平室、烘幹室VOCs廢氣收集率應不低於(yu) 95%,其他使用溶劑型塗料的塗裝工藝線VOCs廢氣收集率應達到90%以上。汽車製造與(yu) 維修的噴塗廢氣必須進行漆霧處理,去除效率應達到95%以上;顆粒物排出量應小於(yu) 10毫克/立方米;塗料用量少的塗裝線宜采用過濾棉、無紡布、石灰石為(wei) 濾料的幹式漆霧捕集係統,塗料用量大的塗裝線宜采用幹式靜電漆霧捕集裝置、濕式漆霧捕集裝置。VOCs汙染控製裝置應與(yu) 工藝設施同步運轉,宜采用吸附濃縮-(催化)燃燒法、蓄熱式直接焚燒法(RTO)、蓄熱式催化焚燒法(RCO)等淨化處理後達標排放,使用溶劑型塗料塗裝工藝的VOCs去除率應達到90%以上。使用油性溶劑的表麵噴塗行業(ye) 優(you) 先使用銷毀技術或其他組合技術對VOCs進行淨化處理。

    六、印刷行業(ye)

    適用於(yu) 《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GB/T4754-2011)中行業(ye) 代碼及類別名稱為(wei) C231印刷行業(ye) ,包括書(shu) 、報刊印刷(2311)、本冊(ce) 印製(C2312)、包裝裝潢及其他印刷(C2319)企業(ye) 以及含長台絲(si) 印工藝等企業(ye) 。

    推廣環保型油墨、膠粘劑的使用。鼓勵使用環境標誌產(chan) 品認證的環保型油墨、膠粘劑,禁止使用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油墨、膠粘劑。印刷過程推廣使用水性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UV油墨)、輻射固化油墨(EB油墨)、醇溶性油墨、植物基油墨(例如大豆油墨)等低VOCs低毒的原輔材料,複合、包裝過程逐漸使用水性膠粘劑替代溶劑型膠粘劑,推廣無溶劑複合技術,書(shu) 刊印刷行業(ye) 推廣使用預塗膜技術。印刷項目使用低VOCs含量油墨原則比例不低於(yu) 90%,使用水性膠黏劑比例原則不低於(yu) 95%。

    嚴(yan) 格控製印刷企業(ye) 有機物料逸散。油墨、粘膠劑、有機溶劑等揮發性原輔材料應密封貯藏,沸點較低的有機物料應配置氮封裝置。產(chan) 生VOCs廢氣的工藝線應盡可能設置於(yu) 密閉工作間內(nei) ,集中排風並導入VOCs控製設備進行處理。無法設置密閉工作間的生產(chan) 線,VOCs排放工段應設置集氣罩、排風管道組成的排氣係統。使用溶劑型油墨的單張印刷應避免無組織排放,利用車間換氣係統的收集廢氣;輪轉印刷應在所有VOCs排放點設立廢氣收集裝置;使用溶劑型膠粘劑的複合過程應密閉幹燥段,在工藝線上安裝廢氣收集設施。

    強化印刷行業(ye) VOCs排放達標治理工作。根據印刷行業(ye) 廢氣組成、濃度、風量等參數選擇適宜的技術,對車間有機廢氣進行淨化處理後達標排放,淨化效率應達到90%以上。對高濃度、溶劑種類單一的有機廢氣,如出版物凹版印刷、軟包裝複合工藝排放的甲苯、乙酸乙酯溶劑廢氣,宜采取吸附法進行回收利用;對高濃度但難以回收利用的有機廢氣,宜采取熱力燃燒法;對於(yu) 低濃度、大風量的印刷廢氣,適宜采用吸附濃縮-蓄熱燃燒或吸附濃縮-催化燃燒法,並可視成分、規模和環境敏感性等情況,選用光催化氧化或生物法等工藝。烘幹車間必須安裝吸附裝置對有機溶劑進行回收。清洗用溶劑應進行回收。

    七、製鞋行業(ye)

    適用於(yu) 《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GB/T4754-2011)中行業(ye) 代碼及類別名稱為(wei) C195製鞋行業(ye) ,包括使用溶劑型膠粘劑、處理劑、清洗劑、硬化劑、港寶水、油性油墨、油性油漆的皮鞋製造(C1952)、塑料鞋製造(C1953)、其他製鞋業(ye) (C1959)企業(ye) 。

    積極推動低毒、低VOCs原輔材料的使用。製鞋行業(ye) 使用的膠粘劑應符合國家強製性標準《鞋和箱包膠粘劑》要求;使用水性膠粘劑、水性硬化劑、水性處理劑、熱熔膠、熱熔膠港寶、水性黃膠等水基、熱熔型低VOCs原輔材料;采用熱熔膠機、自動上膠前幫機、自動上膠中後幫機等先進生產(chan) 工藝,減少用膠作業(ye) 次數及溶劑型原輔材料的使用。

    采用密閉技術,提高廢氣收集率。揮發性膠粘劑應采用密封罐調配,壓力泵、管道輸送,處理劑、清洗劑等揮發性有機溶劑應采用密閉容器儲(chu) 存,按需取用,以減少物料的揮發損失。麵部拚縫粘貼、成型、組底、噴漆、發泡、注塑、印刷、清洗各生產(chan) 工藝中使用油性膠粘劑、處理劑、清洗劑、硬化劑、港寶水、油性油墨、油性油漆的工段采用密閉、半密閉技術或分區密封生產(chan) 工藝線進行廢氣收集,噴漆、印刷工序廢氣收集率達到90%以上,其他生產(chan) 工序廢氣收集率達到80%。

    深化製鞋行業(ye) VOCs排放的達標治理。使用油性原輔材料生產(chan) 的工藝廢氣經排氣係統收集後,應采用吸附濃縮+催化燃燒、熱力焚燒等銷毀技術或其他組合技術(如紫外光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低溫等離子+活性炭吸附等),處理效率不得低於(yu) 80%。

    八、家具製造行業(ye)

    適用於(yu) 《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GB/T4754-2011)中行業(ye) 代碼及類別名稱為(wei) C21家具製造行業(ye) ,包括使用油性塗料的木質家具製造(C2110)、金屬家具製造(C2130)和其他家具製造(C2190)企業(ye) 。

    推廣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塗料的使用。嚴(yan) 格控製含有機溶劑原輔材料的儲(chu) 存、運輸;根據塗裝工藝的不同,大力推進水性、粉末、紫外光固化塗料等低VOCs含量塗料的使用,限製使用溶劑型塗料,家具製造項目使用低VOCs含量塗料的比例不低於(yu) 90%。禁止使用超過700克/升的溶劑型木器家具塗料。

    提高噴塗工藝清潔生產(chan) 水平。規範溶劑型塗料、稀釋劑、固化劑、膠粘劑的使用,限定區域、密封儲(chu) 存。塗料應按需采用密封罐調配、管道輸送。底漆、麵漆、烘幹、噴膠等油性塗料、油性膠粘劑使用車間必須密封,廢氣收集率達到95%以上。禁止無VOCs淨化、回收措施的露天噴塗作業(ye) 。推廣采用靜電噴塗、淋塗、輥塗、浸塗等效率較高的塗裝工藝。

    深化家具製造行業(ye) VOCs排放的達標治理。集中收集的廢氣應采用淨化措施處理後達標排放。噴塗廢氣必須進行漆霧處理,顆粒物排出量不能影響治理設施的治理效率,宜采用幹式過濾高效除漆霧,也可采用濕式水簾和多級過濾除濕聯合裝置。廢氣經除漆霧處理後優(you) 先采用吸附濃縮+催化燃燒、熱力焚燒等銷毀技術或其他組合技術(如紫外光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低溫等離子+活性炭吸附),淨化後達標排放。有機廢氣總淨化率應達到80%以上。

    九、人造板製造行業(ye)

    適用於(yu) 《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GB/T4754-2011)中行業(ye) 代碼及類別名稱為(wei) C202人造板製造行業(ye) 。

    大力推動人造板製造企業(ye) 實施清潔生產(chan) 。積極推動人造板企業(ye) 使用低毒、低揮發性溶劑,鼓勵使用通過中國環境標誌產(chan) 品認證的環保型膠粘劑和水性膠粘劑。生產(chan) 的室內(nei) 裝飾裝修材料的人造板及其製品的甲醛釋放量應符合《室內(nei) 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製品中甲醛釋放限量》要求。

    加強有機廢氣的收集及處理。人造板企業(ye) 幹燥和黏合工序應在車間內(nei) 進行,嚴(yan) 禁露天開展幹燥、黏合操作,幹燥機、熱壓機應密閉化,禁止露天堆放塗膠和空的製(調)膠桶。幹燥、塗膠、熱壓過程的廢氣應進行有效收集,采用光催化氧化、低溫等離子、生物處理技術等淨化後達標排放。

    十、電子元件製造行業(ye)

    適用於(yu) 《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GB/T4754-2011)中行業(ye) 代碼及類別名稱為(wei) C397電子元件製造行業(ye) ,包括覆銅箔層壓板及印製電路板製造企業(ye) 。

    推廣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原料使用。鼓勵使用環保型材料,采用低溶劑含量的油墨,推廣使用水溶性或光固化抗蝕劑、阻焊劑。板麵清洗工序不使用有機清洗劑,優(you) 先推廣免清洗工藝。印製電路板製造企業(ye) 使用低VOCs含量油墨原則比例不低於(yu) 50%。

    大力推進VOCs排放治理。所有涉及VOCs排放的車間必須安裝符合環保要求的廢氣收集係統和回收、淨化設施。對主要產(chan) 汙環節如覆銅板製造中的點膠、塗布、清洗工序,印製電路板製造中的印刷、電鍍、蝕刻、熱風整平等工序中產(chan) 生的揮發性有機廢氣、酸堿廢氣、含氨廢氣、含氰廢氣、焊錫煙氣等進行全麵收集。禁止在生產(chan) 車間及存儲(chu) 油墨印料、溶劑和稀釋劑等有機材料的車間倉(cang) 庫安裝排氣裝置將工藝過程廢氣及逃逸性有機廢氣直接排入大氣環境當中。鼓勵采用回收處理技術對有機溶劑進行循環再用。應結合覆銅板製造及印製電路板製造中具體(ti) 生產(chan) 工藝產(chan) 生的有機廢氣特點,有針對性地采用光催化氧化、蓄熱/蓄熱催化焚燒等處理技術,對濃度較低的有機廢氣可優(you) 先采用吸附濃縮與(yu) 焚燒相結合的方法處理。廢氣總淨化效率應達到90%以上。

    十一、紡織印染行業(ye)

    適用於(yu) 《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GB/T4754-2011)中行業(ye) 代碼及類別名稱分別為(wei) C171棉紡織及印染精加工、C172毛紡織及染整精加工、C173麻紡織及染整精加工、C174絲(si) 絹紡織及印染精加工、C175化纖織造及印染精加工行業(ye) 。包括具備印染/染整精加工工序的紡織企業(ye) 。

    大力推動紡織印染企業(ye) 實施清潔生產(chan) 。推廣使用低毒、低揮發性的環保型染料和印染助劑。棉紡織及印染精加工行業(ye) 重點企業(ye) 應采用中溫中壓蒸汽定型代替導熱油爐定型工藝,鼓勵化纖印染企業(ye) 開發應用以蒸汽或天然氣作為(wei) 熱定型熱源的後整理工藝技術。

    加強定型機廢氣、印花廢氣及汙水處理站廢氣的排放治理。定型(拉幅烘燥)設備應配備廢氣收集淨化和餘(yu) 熱回收裝置,確保車間內(nei) 無明顯的定型機煙霧和刺激性氣味。采用機械淨化、噴淋洗滌、靜電除塵、焚燒等的工藝或優(you) 化組合對有機廢氣進行淨化處理,高溫廢氣應經過熱能回收係統回收熱能,采用靜電處理的定型機廢氣宜采用三、四電場臥式靜電除塵器。配有印花工段的企業(ye) 必須采用密閉化操作,避免溶劑揮發,並在印花工作台處安裝集氣罩,廢氣集中收集後經吸附回收等方式淨化處理,淨化效率不得低於(yu) 90%。汙水處理站的處理構築物需加蓋密封,設置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廢氣收集處理後達標排放。

    十二、塑料製造及塑料製品行業(ye)

    適用於(yu) 《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GB/T4754-2011)中行業(ye) 代碼及類別名稱為(wei) C2651初級形態塑料及合成樹脂製造、C292塑料製品行業(ye) 。重點控製初級形態塑料及合成樹脂製造以及溶劑型膠布、人造革、合成革製造。

    大力推進清潔生產(chan) 。生產(chan) 過程使用的抗氧劑、增塑劑、發泡劑等有機助劑應密封儲(chu) 存,熱熔、注塑、烘幹等涉VOCs排放的各生產(chan) 工序環節應盡量在密閉的車間內(nei) 進行,必須安裝有符合環保要求的廢氣收集係統和淨化處理設施。

    加強VOCs廢氣治理。根據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酚醛、氨基塑料等各類型產(chan) 品生產(chan) 過程的有機溶劑揮發與(yu) 高分子化合物熱解所排放的VOCs特征,選擇適宜的回收、淨化處理技術,廢氣總淨化效率應達到90%以上。配料、混煉、造粒、擠塑、壓延、發泡等各生產(chan) 工藝單元應配置廢氣收集和淨化處理裝置;膠帶製造的塗布生產(chan) 工藝應配置有機廢氣回收處理裝置。配料、投料、混煉尾氣應采用布袋除塵等高效除塵裝置處理,過濾、壓延、粘合等尾氣可采用靜電除霧器對有機物進行回收處理,發泡廢氣優(you) 先采用高溫焚燒技術處理。

責任編輯:雷達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7-01-09 16:26
下一篇 2017-01-10 08:04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