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的古老智慧中,非常警惕著相和執著,古人認為(wei) ,不論多好的事物,隻要到了著相和執著的程度,就拘泥、禁錮、澀滯、偏激,體(ti) 會(hui) 一下佛家主張的“中道正見”,儒家主張的“中庸”,道家主張的“致虛極,守靜篤”,不難明白先人們(men) 對於(yu) 著相和執著,必欲反其道而行之的那種“執著”。然而,這三大家都有自己的寺院廟宇,也都有自己頂禮膜拜的神靈或先祖的塑像,有人認為(wei) 這是自相矛盾,有人解釋為(wei) 前期和後期的不一致,或者解釋為(wei) 理論主張與(yu) 行為(wei) 實踐之間衝(chong) 突,而我倒寧願用“吊詭”二字來描述,用“法相”與(yu) “法性”來詮釋,用般若智慧來突破吊詭的困境。
古代尚且如此,今天更加明顯。企業(ye) 運作過程中,文化建設越來越重要,幾乎每家企業(ye) 都有自己的文化表述,有的甚至不是一兩(liang) 句,而是成套的冊(ce) 子、視頻、課件,說它是著相,一點也不為(wei) 過。看來,無論古代還是現代,要想不著相地傳(chuan) 播思想,絕對不可能,但是思想傳(chuan) 播隻要一著相,正確解讀的可能性就被質疑了。《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金剛經》說“說法者,無法可說”,不就是這個(ge) 意思麽(me) ?
如果說,隻要你想把自己的思想裝到別人的腦袋裏,著相就不可避免,即使是佛祖和老子,以及我們(men) 時代大搞文化建設的老板們(men) ,都同樣不可避免,那麽(me) 執著能不能避免?這裏先說說我理解的著相和執著的區別。著相,是把道理示現出來,把思想表達出來,不外乎一種手段而已。而執著,則是把示現和表達出來的表象固守下來,把它當成了目的。著相是不可避免的權宜之計,而執著則是把權宜之計當成了終極真理。
近日,和W老板聊文化建設,他對文化建設非常上心,長期參加某個(ge) 知名講習(xi) 班,因為(wei) 相信“攻心為(wei) 上”,所以在企業(ye) 裏貼滿了員工相片和文化表述;因為(wei) 相信“君子求諸己”,所以說起企業(ye) 困難,他一言以蔽之“都是我的錯”。到此為(wei) 止,僅(jin) 限於(yu) 著相,沒有做錯什麽(me) ,更沒有想錯什麽(me) 。接下來,進入執著階段了。有人問他“如果都是你老板的錯,能否說說你這當老板的錯在哪裏呢”?W老板答不上來了,我相信,他不會(hui) 不想這個(ge) 問題,而是缺失了參照的標準——科學管理。
他的企業(ye) ,在文化熱熱鬧鬧的外表下,製度建設出現了空白,流程出現了混亂(luan) ,這個(ge) 現象好解釋——老板偏重文化忽略製度。但是在老板如此看重文化的企業(ye) 裏,員工心浮氣躁,互相攻訐,對立狀況超過基本不搞文化建設的企業(ye) ,這又作何解釋?執著到了誤以為(wei) 文化宣導就是文化建設的全部內(nei) 容時,宣導越多,著相和執著越嚴(yan) 重,文化離開地麵越遠。
文化一定要有,尤其在艱苦創業(ye) 階段,軍(jun) 心鬥誌是主要的市場資源。但同時必須警惕著相,遠離偏執,下大力氣推進製度建設,文化才能接上地氣。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