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業(ye) 是全球貿易運輸的命脈,目前約占全球貿易運輸的80%-90%。根據預測,到2050年全球範圍的航運需求將增加兩(liang) 倍。今年7月,國際海事組織(IMO)提出,航運業(ye) 需要在2030年前減少20%的碳排放,並在2050年左右實現淨零排放1。為(wei) 了達成這一目標,航運業(ye) 必須采取有效的減排戰略,在實現降碳目標的同時,兼顧持續增長的航運需求。
伴隨減碳目標應運而生的航運業(ye) 脫碳監管法規已成為(wei) 媒體(ti) 和業(ye) 界普遍關(guan) 注的熱門話題。國際海事組織(IMO)目前正采取強製性措施來降低國際航運的碳強度,為(wei) 航運業(ye) 指明方向。歐盟已開始監管船舶的碳排放,並對進出歐盟的船舶征收碳稅,對碳排超標的船舶公司實施經濟處罰,以推動航運業(ye) 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作為(wei) 航運大國,截至2021年年末中國擁有12.59萬(wan) 艘水上運輸船舶2,中國海事局也於(yu) 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船舶能耗數據和碳強度管理辦法》,積極參與(yu) 全球航運業(ye) 的碳排放治理工作。
為(wei) 推動航運業(ye) 的綠色發展,阿克蘇諾貝爾與(yu) 航運清潔技術領域的領先企業(ye) Silverstream Technologies展開了積極合作。雙方強強聯手,將阿克蘇諾貝爾船舶防汙塗料係列與(yu) Silverstream Technologies成熟的空氣潤滑技術相結合,為(wei) 客戶提供前沿的可持續船舶塗料解決(jue) 方案。這種良好的企業(ye) 間協同效應,為(wei) 航運業(ye) 帶來了更多高效的節能解決(jue) 方案,從(cong) 而有效減少船舶阻力、提升前行效率、降低全球航運碳排放。
經過三年的通力合作,日前,阿克蘇諾貝爾和Silverstream Technologies共同發布了題為(wei) 《探索協同效應,助力綠色航運》(Exploring synergy between energy-saving solutions for the maritime industry)白皮書(shu) 。該白皮書(shu) 闡述了阿克蘇諾貝爾旗下的國際油漆船舶塗料與(yu) Silverstream®空氣潤滑解決(jue) 方案如何相輔相成,並通過協同效應為(wei) 綠色航運提供有力的支持。
白皮書(shu) 主要圍繞三大場景,詳細闡明了阿克蘇諾貝爾防汙塗料和Silverstream空氣潤滑係統間的協同效應。雙方各展所長,共同幫助船東(dong) 降低能耗、運輸成本和碳足跡,以滿足日益嚴(yan) 格的監管要求。
白皮書(shu) 著重指出,船體(ti) 阻力是影響船舶前行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船體(ti) 表麵覆蓋的防汙塗料在降低船體(ti) 阻力方麵起著至關(guan) 重要的角色。阿克蘇諾貝爾超高性能的防汙塗料能夠保持船體(ti) 表麵的光滑和清潔,從(cong) 而減少船體(ti) 的摩擦阻力。與(yu) 此同時,Silverstream空氣潤滑係統(ALS)采用套空氣壓縮機,向空氣釋放裝置(ARU)提供壓縮空氣,使空氣與(yu) 水產(chan) 生剪切作用,通過在船體(ti) 平底表麵上形成一張微氣泡組成的“毯子”來減少摩擦阻力。通過這兩(liang) 項技術的結合,船舶運營商可以獲得一套整合解決(jue) 方案,在提高船舶推進效率的同時,降低燃料成本和碳排放。這類整合的解決(jue) 方案也能為(wei) 航運業(ye) 帶來可持續發展,減少對有限資源的依賴。
阿克蘇諾貝爾船舶與(yu) 防護塗料業(ye) 務船舶性能經理Barry Kidd表示:“我們(men) 致力於(yu) 在航運領域為(wei) 船東(dong) 提供有價(jia) 值的洞見和解決(jue) 方案,幫助他們(men) 做出明智的選擇。我們(men) 深信,選用阿克蘇諾貝爾合適的產(chan) 品,將發揮協同作用、幫助船東(dong) 實現碳減排目標。”
Silverstream流體(ti) 力學研發部負責人Arno Dubois補充道:“希望更多人知道我們(men) 已經啟動了包括船舶試驗和數據分析等在內(nei) 的研發項目,並了解我們(men) 如何促進雙方技術優(you) 勢的發揮,從(cong) 而助力船東(dong) 降本增效。”
備注:
1.數據來源: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修訂戰略,力爭(zheng) 全球航運業(ye) 在2050年前後實現淨零排放》
2.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2021年交通運輸行業(ye) 發展統計公報》
文章來源:阿克蘇諾貝爾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