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立邦獨家冠名的第十季《夢想改造家》暖心收官。十年如故,溫暖如初,本季節目不僅(jin) 關(guan) 注家庭的難點改造,也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城市更新、公益社區的大型公建項目,呈現了眾(zhong) 多備受讚譽的高難度案例,也為(wei) 更多的“你”築造夢想、點燃對生活的希望。在第十季收官之際,《夢想改造家》連續帶來兩(liang) 期公益節目,將目光聚焦偏遠地區的“你”,為(wei) 留守兒(er) 童和留守老人刷新夢想中的家。
在第16期節目《天空之城的夢想家》中,立邦《夢想改造家》團隊走進四川理塘縣康呷村,關(guan) 注留守兒(er) 童的教育問題。四川甘孜理塘縣素有“天空之城”的美稱,然而對於(yu) 成長在浮遊草原的孩子們(men) 來說,延續了上千年的半農(nong) 半牧傳(chuan) 統生活模式和父母外出忙於(yu) 生計的現狀,讓他們(men) 缺乏優(you) 良的學習(xi) 和閱讀環境。在黨(dang) 委政府和年輕誌願者們(men) 的委托下,立邦聯合夢改團隊,將茶馬古道遺跡兩(liang) 個(ge) 被廢棄多年的夯土牆,建設為(wei) ⼀座融合當地傳(chuan) 統建築外觀的公益圖書(shu) 館。這座圖書(shu) 館將服務於(yu) 全鄉(xiang) 甚⾄全縣範圍內(nei) 的數千中⼩學⽣,讓孩子們(men) 能通過書(shu) 本看到外麵的世界;也希望孩⼦們(men) 能夠在傳(chuan) 統⽂化的熏陶和現代知識的裝備下,把家鄉(xiang) 建設得更好。
感受過大山外的世界的格勒刀吉(左一),回到家鄉(xiang) 後希望草原的孩子們(men) 也能接受文化的熏陶
設計師李道德操刀,夯土牆變身公益圖書(shu) 館,建造天空之城上的夢想家
第十季最後一期節目《老有所依的家》走進了浙江舟山的柴山島,關(guan) 注留守老人的養(yang) 老問題。該島曾是東(dong) 海四大漁場之一,然而隨著城市發展,年輕一代逐漸離開去島外求學、務工,僅(jin) 剩96位老人留守島上,曾經繁華的島嶼也逐漸沉寂。受白沙管委會(hui) 委托,立邦攜手夢改團隊,對這座風貌獨特的柴山島進行開發和保護,為(wei) 老人建造適老化的托老所,也為(wei) 當地打造適合誌願者居住的“守望者之家”與(yu) 遊客居住的“旅居建築”,用旅遊業(ye) 創收對養(yang) 老事業(ye) 進行補貼,幫助打造一個(ge) 老有所依、老有所樂(le) 、老有所安的海島之家。
誌願者到島上為(wei) 留守老人提供關(guan) 愛
為(wei) 老人建造適老化的托老所
兩(liang) 期收官的公益節目為(wei) 改善偏遠地區留守兒(er) 童與(yu) 留守老人的生活空間提供了的樣板,更喚起了人們(men) 對於(yu) 邊遠地區群體(ti) 的關(guan) 愛,點燃了地區發展的星星之火。回顧本季,節目組首次來到香港,通過改造典型的塔樓式房屋架起香港與(yu) 大陸家庭之間溫馨的橋梁,又將足跡延伸至廣西東(dong) 蘭(lan) ,將當地典型的“握手樓”打造為(wei) 充滿活力的城市會(hui) 客廳。從(cong) 小“家”到大“家”,立邦伴隨節目組跨越山海,在每一次改造中,用愛為(wei) 委托人刷新美好生活空間。
節目組首次來到香港,“獅子山下的家”通過改造典型的塔樓式房屋架起香港與(yu) 大陸家庭之間溫馨的橋梁
在廣西東(dong) 蘭(lan) ,將當地典型的“握手樓”打造為(wei) 充滿活力的城市會(hui) 客廳
十年間,《夢想改造家》穿行祖國南北,見證城中老宅新生,記錄田野鄉(xiang) 村蛻變。而支撐這十年砥礪前行的是立邦一直以來所秉持的“刷新美好生活空間”的企業(ye) 使命,兼顧小溫暖與(yu) 大情懷,每一次刷新都凝聚著愛的力量,也寄寓著對生活的美好希望。未來,立邦將繼續播撒溫暖的種子,從(cong) “家”出發,讓平凡的人得以被看見,讓閃耀的夢想都能在愛的嗬護下綻放。
文章來源:立邦
責任編輯:李德勝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