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環氧地坪塗料被列入北京市今年要調整退出的重點行業(ye) 的消息傳(chuan) 來,依然不可避免地引起行業(ye) 內(nei) 的小風波。人們(men) 不禁要問,環氧地坪塗料行業(ye) 真的已經成為(wei) 大城市急於(yu) 甩掉的包袱了嗎?事實可能真的不可避免地往這個(ge) 方向發展了。北京出於(yu) 治理大氣汙染的目的將塗料行業(ye) 列入汙染行業(ye) 行列,計劃在10月底前清退一批汙染企業(ye) ,其中必然包括塗料企業(ye) 的身影。而北京作為(wei) 首都的標本作用,有可能成為(wei) 其他大城市學習(xi) 的對象,這給這一政策的影響力空間提供了不確定性。

當初一些國營塗料企業(ye) 興(xing) 起之時,正是依托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建立起來的,以便更接近消費市場。哪怕是上世紀90年代興(xing) 起的民營塗料企業(ye) ,很多依然逃不出這樣的布局慣性。它們(men) 身處鬧市的位置為(wei) 日後成為(wei) 大城市“心病”埋下了伏筆。隨著塗料產(chan) 品危化品屬性的確定以及人們(men) 對危化品的“敬畏”,那些當初為(wei) 了接近市場而設立在大城市中的塗料企業(ye) 開始變得與(yu) 城市發展不協調;把這些塗料企業(ye) 搬離城市的呼聲也漸漸地從(cong) 後台走到前台,“音量”也愈來愈大。因此有了越來越嚴(yan) 格的行業(ye) 標準和地方政策,意在逼迫塗料企業(ye) “出走”。比如在“中國塗料之鄉(xiang) ”順德,一批建成於(yu) 上世紀90年代初的民營塗料企業(ye) 不得不因為(wei) 政策的嚴(yan) 苛而疲於(yu) 奔命,並由此拉開轉移的大幕。

大氣汙染的凸顯成為(wei) 又一根壓在駱駝身上的稻草。近幾年來,大城市及發達地區越來越嚴(yan) 重的霧霾天氣喚醒了國人對大氣汙染問題嚴(yan) 重性的重視,並倒逼政府部門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於(yu) 是,國家層麵和各地方政府相繼出台大氣汙染防治的政策,以期給民眾(zhong) 承諾和信心。縱觀多地的相關(guan) 政策,塗料的生產(chan) 與(yu) 塗裝都不可避免地成為(wei) 削減汙染的主要對象之一。北京的汙染行業(ye) 調整退出的政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台的。盡管塗料行業(ye) 對大氣汙染的“貢獻率”至今沒有確切的數據,但塗料依然“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被反複提及、治理無疑。曾經有行業(ye) 人士表示,多年來並沒有發生過因為(wei) 塗料生產(chan) 而造成的大的安全事故,但是塗料行業(ye) 被“照顧”的力度比那些屢屢發生安全事故的行業(ye) 還要大,他認為(wei) 這是對塗料行業(ye) 的誤解和誤傷(shang) ,遺憾的是他的聲音並不能讓決(jue) 策者聽到。

隨著北京再次拿塗料行業(ye) 開刀,其結果很可能讓塗料在大城市本已狹小的空間進一步壓縮。北京作為(wei) 首都的標本作用是最應該讓人擔心的,按照此前的一些經驗,相信很快就會(hui) 有其他的大城市向北京看齊。這不是行業(ye) 人士願意看到的情況,但恐怕已是難以阻擋的趨勢。與(yu) 其被動地等待新一輪政策的驅逐,塗料企業(ye) 不如學會(hui) 主動走在政策的前麵。現在看來,塗料等汙染行業(ye) 估計要麵臨(lin) 大城市的“甩包袱”,在此之前,這些行業(ye) 更應該積極地準備退出大城市的事宜。縱觀近年來各地開展的轉型升級的成果,不難看出部分亟待發展經濟的地區依然對塗料等所謂汙染企業(ye) 持歡迎態度;一些已經完成了轉移的企業(ye) 的經驗值得學習(xi) 。
責任編輯:陸虎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