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國家建築行業(ye) 防水工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暨立邦防水工分級認證”授牌及啟動儀(yi) 式在中國區總部舉(ju) 辦。中國建築防水協會(hui) 授予立邦投資有限公司“建築防水行業(ye) 職業(ye) 技能培訓基地”稱號,同時,雙方共同啟動防水工“一試雙證”,將立邦分級認證範圍從(cong) 建築塗裝工、藝術塗裝師擴展至防水領域,通過標準化的培訓、專(zhuan) 業(ye) 化的認證,共同推進施工人員的專(zhuan) 業(ye) 技能與(yu) 社會(hui) 地位提升,最終為(wei) 消費者帶來更美好的體(ti) 驗。活動期間,首批約20名學員已在立邦產(chan) 業(ye) 人才發展中心華東(dong) 培訓認證中心進行為(wei) 期兩(liang) 天的培訓與(yu) 認證,通過理論與(yu) 實操不斷精進施工工藝,練就高品質塗裝技能。
中國建築防水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胡希寶、中國建築防水協會(hui) 行業(ye) 部主管劉莉女士、立邦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楊思成、立邦中國TUC事業(ye) 群總裁孫榮隆、立邦中國TUB事業(ye) 群總裁李漢明、立邦中國iColor首席運營官於(yu) 文麗(li) 、立邦中國產(chan) 業(ye) 人才發展中心總經理付俊英、上海虹有實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範建輝等嘉賓出席儀(yi) 式
此次立邦與(yu) 中國建築防水協會(hui) 聯合推出防水工“一試雙證”,是立邦響應國家號召的積極行動,也是立邦分級認證模式的再度創新,印證了自身在技能人才培養(yang) 領域的持續深耕與(yu) 對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承諾。防水工“一試雙證”由中國建築防水協會(hui) 與(yu) 立邦產(chan) 業(ye) 人才發展中心共同負責,雙方講師將提供理論與(yu) 實操相結合的授課,並聯合開展“國家建材行業(ye) 防水工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暨立邦防水工分級認證”。學員隻需一次考核,通過後有機會(hui) 獲得行業(ye) 協會(hui) 與(yu) 立邦認可的兩(liang) 個(ge) 證書(shu) 。
中國建築防水協會(hui) 授予立邦投資有限公司“建築防水行業(ye) 職業(ye) 技能培訓基地”稱號
中國建築防水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胡希寶致辭
儀(yi) 式上,中國建築防水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胡希寶對此次認證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當下,伴隨國家城鎮化發展,既有建築的修繕和維護成為(wei) 行業(ye) 新機遇,而防水滲漏是其中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men) 期待通過防水工“一試雙證”,進一步培養(yang) 和選拔建築防水行業(ye) “大國工匠”,也期待立邦的加入能夠為(wei) 防水行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多活力。
孫榮隆 立邦中國TUC事業(ye) 群總裁
在建築裝飾裝修中,保障交付至關(guan) 重要,而其中防水交付更是占據核心地位。秉承‘刷新美好生活空間’的企業(ye) 使命,立邦從(cong) 消費者的需求出發,與(yu) 協會(hui) 共同推出防水施工人員的‘一試雙證’,希望培養(yang) 更多更專(zhuan) 業(ye) 、更合格的施工人員,解決(jue) 消費者生活中遇到的防水問題。
立邦中國產(chan) 業(ye) 人才發展中心總經理付俊英致辭
立邦中國產(chan) 業(ye) 人才發展中心總經理付俊英表示:
立邦深知,技能人才是一個(ge) 行業(ye) 的基石,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技能和素養(yang) 對於(yu) 行業(ye) 的發展至關(guan) 重要。在2023年,我們(men) 結合國家標準、市場前端需求和企業(ye) 特性,推出了國家職業(ye) 技能評價(jia) 與(yu) 企業(ye) 認證相結合的‘一試雙證’模式,不斷拓展培訓認證的種類。我們(men) 期待通過防水‘一試雙證’,能夠培養(yang) 出更多優(you) 秀的防水工人才,為(wei) 行業(ye) 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首批學員在進行為(wei) 期兩(liang) 天的培訓與(yu) 認證
防水工“一試雙證”是立邦在分級認證探索道路上的又一成功實踐,以此次認證為(wei) 契機,立邦將繼續積極聯動多方力量,讓“一試雙證”覆蓋更多工種,通過完善人才培養(yang) 機製、推動技能等級認定和提供專(zhuan) 業(ye) 培訓等舉(ju) 措,不斷吸引更多年輕人才認可行業(ye) 、加入行業(ye) ,助力行業(ye) 用工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立邦
責任編輯:陸虎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