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2024年日本川崎亞(ya) 洲跳繩錦標賽,中國跳繩隊廣州花都代表隊岑小林、李偉(wei) 樂(le) 、張桂源和李榮歡以925次成績力壓日本奪冠,再次刷新4X30秒交互繩男子組世界紀錄!
恭喜廣州花都代表隊奪冠!代表中國跳繩隊再次刷新世界記錄!7月28日晚,這場亞(ya) 洲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跳繩國際賽事落下帷幕。在五天的激烈賽事中,花都跳繩隊以驚人的統治力,狂攬8金1銀3銅,打破7項亞(ya) 洲紀錄、5項世界紀錄,新增6名世界冠軍(jun) ,一展花都跳繩王者風采。
而說起廣州花都及岑小林,其實與(yu) 頗有淵源。其淵源不僅(jin) 體(ti) 現在亞(ya) 士對花都這片熱土的投資與(yu) 發展上,更在於(yu) 對當地教育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的關(guan) 注與(yu) 支持。
廣州花都區作為(wei) 集國際空鐵樞紐、先進製造產(chan) 業(ye) 基地和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等多重身份於(yu) 一體(ti) 的區域,其顯著的區位優(you) 勢、戰略地位以及良好的營商環境,堅定了亞(ya) 士在當地投資的信心。2020年8月25日,亞(ya) 士與(yu) 花都區政府達成投資共識;同年11月9日,雙方簽署投資協議,即將在花都區投資建設亞(ya) 士華南區域總部和綜合製造基地兩(liang) 個(ge) 項目。同年11月10日,亞(ya) 士基建裝備部、地勘單位及設計院進場。2021年,亞(ya) 士廣州綜合智能製造基地嚴(yan) 格按照亞(ya) 士綜合智能製造基地範本開工建設,主要生產(chan) 覆蓋華南市場的全體(ti) 係產(chan) 品,規模產(chan) 能與(yu) 先進產(chan) 能均達智能製造標準,成為(wei) 覆蓋華南市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產(chan) 基地。雙方合作跑出了亞(ya) 士速度、花都速度、中國速度和新時代速度。
△亞(ya) 士廣州綜合智能製造基地
亞(ya) 士華南區域總部和綜合製造基地以亞(ya) 士業(ye) 務板塊為(wei) 支撐,綜合建設綠色建材產(chan) 品生產(chan) 線,形成綠色環保的建築建材產(chan) 品標杆園區以及華南區域總部大樓,以期吸引上下遊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聚集,產(chan) 生綠色建築建材產(chan) 業(ye) 的集聚效應。廣州綜合智能製造基地作為(wei) 亞(ya) 士“1+5+20”全國產(chan) 能布局中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輻射華南區域的橋頭堡,鞏固和提升了公司在華南市場的綜合競爭(zheng) 力,縮短了供應半徑,降低了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
亞(ya) 士與(yu) 廣州花都的緊密聯係,遠遠超越了簡單的經濟投資範疇,它構築了一座橋梁,連接著企業(ye) 的成長與(yu) 地方的繁榮,更深刻地體(ti) 現在對當地社會(hui) 福祉的貢獻之中。
在2020年11月我司與(yu) 廣州花都區人民政府舉(ju) 行的項目投資簽約儀(yi) 式上,廣州花都區七星小學這所培養(yang) 了岑小林、張崇揚和韋杏親(qin) 等數十名世界跳繩冠軍(jun) 的明星學校給李金鍾董事長和王永軍(jun) 執行總裁留下了深刻印象,亞(ya) 士與(yu) 七星小學善緣的種子也就此種下。
△2021年4月8日,亞(ya) 士為(wei) 七星小學捐款100萬(wan) 元
2021年4月8日,亞(ya) 士帶著李金鍾董事長的殷殷關(guan) 切之情,向廣州花都區花東(dong) 鎮七星小學捐贈100萬(wan) 元,幫助七星小學改善辦學條件,支持孩子們(men) 參加2021年世界跳繩錦標賽,助力這所被譽為(wei) “中國速度、七星奇跡”的特色學校教育事業(ye) 的發展。當天,亞(ya) 士代表與(yu) 有著“全世界跳得最快的孩子”之稱的岑小林共同接受了當地媒體(ti) 采訪。
△2023年6月19日,亞(ya) 士愛心重返七星小學
2023年6月19日,疫散雲(yun) 開,亞(ya) 士闊別兩(liang) 年後重返七星小學,開展“愛心助學,匠心築夢——2023年七星小學助學活動”,為(wei) 上百位學生送去牛奶、書(shu) 包、文具等慰問品以及助學金。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亞(ya) 士不僅(jin) 矢誌不渝地深耕華南市場,推動綠色建材產(chan) 業(ye) 的創新發展,更以高度的社會(hui) 責任感,不斷深化對教育等公益事業(ye) 的關(guan) 注與(yu) 扶持,積極響應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以實際行動踐行作為(wei) 一個(ge) 民族企業(ye) 、一個(ge) 公眾(zhong) 公司應有的責任與(yu) 擔當,為(wei) 推動我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加堅實而有力的力量。
文章來源:亞(ya) 士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