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發生了多起並購,特別是宣偉(wei) 以89億(yi) 美元成功收購威士伯,從(cong) 而奠定了宣偉(wei) 在全球塗料的領導者地位。而縱觀全球十大塗料製造商,幾乎都是靠並購整合發展壯大,比如PPG,從(cong) 1997年到至今並購案超過50多起,並購企業(ye) 的總銷售額超過104億(yi) 美元。
跟外資企業(ye) 相比,國內(nei) 民族塗料領軍(jun) 型企業(ye) 在並購整合能力方麵,卻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然而,這種差距的縮短,在今後的市場發展形式下,顯得尤為(wei) 迫切。特別是希望在全球市場爭(zheng) 得一席之地、有著遠大抱負的塗料企業(ye) ,這條路更是必經之路,也是成為(wei) 全球王者的涅槃之路。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增強,國際競爭(zheng) 日趨加劇,中國塗料一方麵遭受國外強勢品牌的大舉(ju) 進入,另一方麵對於(yu) 廣闊國際市場卻無能為(wei) 力,深陷腹背受敵的窘境。究其原因,內(nei) 部原因主要在於(yu) 大部分塗料企業(ye) 是在作坊式家族企業(ye) 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管理水平低,技術研發不足,品牌建設嚴(yan) 重滯後;外部原因主要是塗料企業(ye) 落入價(jia) 格戰的怪圈,生存環境惡化嚴(yan) 重。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塗料行業(ye) 獲得高速發展,繼續穩居全球塗料製造大國地位,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一方麵由於(yu) 中國塗料企業(ye) 以中小型為(wei) 主,真正的領頭羊企業(ye) 相對較少,企業(ye) 間的技術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整體(ti) 技術薄弱使得我國塗料企業(ye) 集群在全球價(jia) 值鏈裏處於(yu) 被動地位;另一方麵,中國塗料企業(ye) 創新能力低、同質化現象嚴(yan) 重,導致產(chan) 業(ye) 集群的發展價(jia) 值鏈定位較低,保值能力差。這兩(liang) 方麵原因使得中國塗料企業(ye) 在全球價(jia) 值鏈中處於(yu) 劣勢地位,與(yu) 國際品牌企業(ye) 相比,缺乏競爭(zheng) 力。
從(cong) 數據對比來看,排名第二的美國年產(chan) 量大約600萬(wan) 噸左右,企業(ye) 300家左右,排名第三的日本年產(chan) 量200多萬(wan) 噸,企業(ye) 數量大約在100家左右,而我國年產(chan) 量約1900萬(wan) 噸,卻有8000多家企業(ye) ,行業(ye) 集中度非常低;此外,我國塗料行業(ye) 排名前十位的民族塗料企業(ye) 市場總額仍偏低,從(cong) 一個(ge) 規範性、成熟發展的產(chan) 業(ye) 角度來講,其前十大企業(ye) 的產(chan) 銷額應占到總額的70%至80%,而我國塗料行業(ye) 前十位企業(ye) 的市場額度目前尚不到10%。
一位來自阿克蘇諾貝爾公司的高管曾表示,中國的裝飾塗料市場有超過7000家生產(chan) 商,是一種罕見的零散狀態,與(yu) 歐洲大多數國家甚至是印度都有很大的反差。在這些國家裏,3-4家生產(chan) 商控製著60%-80%的市場,而在中國,前5名的裝飾塗料生產(chan) 商僅(jin) 占有25%-30%的市場,這使“中國市場必然走向合並的道路”。也就是說,未來行業(ye) 性整合必會(hui) 出現,當前行業(ye) 調整期也為(wei) 並購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特別是受宏觀經濟調整轉型,以及房地產(chan) 調控、嚴(yan) 苛的環保政策等綜合影響,未來的塗料市場競爭(zheng) 將更加激烈,大批中小型塗料企業(ye) 將會(hui) 麵臨(lin) 陸續被淘汰的危險。可以說,未來十年內(nei) 將是行業(ye) 的整合期,行業(ye) 或許將經曆一場“大浪淘沙”,行業(ye) 間的並購整合將成為(wei) 一個(ge) 趨勢和常態,集中度將逐步提高。
“雜而全,卻缺乏優(you) 勢和特色”的產(chan) 業(ye) 結構已不能適應現代塗料產(chan) 業(ye) 的發展,必然會(hui) 要求進行產(chan) 業(ye) 重組和升級。尤其在宏觀經濟結構調整時期,兼並整合是產(chan) 業(ye) 企業(ye) 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也是企業(ye) 做大做強的有效方式。
然而,塗料企業(ye) 轉型升級,意味著企業(ye) 要在生產(chan) 、營銷、管理等方麵進行提升,單一企業(ye) 的力量和優(you) 勢有限,大多數企業(ye) 無法獨自完成自身各方麵能力的綜合提升,則需要與(yu) 其他企業(ye) 進行兼並合作:或與(yu) 實力相當的企業(ye) 達成戰略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you) 勢,通過資源整合和優(you) 勢互補提高競爭(zheng) 力,共同進行市場開拓;或通過收購和兼並,擴大產(chan) 業(ye) 鏈或進行品牌和產(chan) 品類型細分;或引進互聯網企業(ye) 或高科技企業(ye) ,引進現代化的生產(chan) 、銷售和管理係統和手段,實現企業(ye) 各方麵的最優(you) 發展;等等。
可以說,中國塗料的並購整合乃大勢所趨,塗料企業(ye) 對隨時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並購整合行為(wei) 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何去何從(cong) 要未雨綢繆,我國領軍(jun) 型的塗料企業(ye) 亟需提前加強鍛煉並購整合能力,為(wei) 迎接下一輪並購整合潮的到來打好堅實的基礎。
當然,並購整合並不是隨隨便便進行,就像阿克蘇諾貝爾公司高管所說的那樣,“並購中國的塗料企業(ye) 已經成為(wei) 一種戰略選擇,前提是必須要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和區域領先的地位。”也就是說,並購之前要清楚自己哪方麵能力欠缺,產(chan) 品、渠道還是品牌。
比如,為(wei) 了提升水性家具漆,特別是高端實木家具漆產(chan) 品線,選擇收購意大利高端家具漆品牌威蘭(lan) 斯(VERESI),依靠威蘭(lan) 斯在水性家具漆的高端技術及應用,來彌補自身在該領域的不足。
還比如,為(wei) 搶占家具漆市場,補足其在家具木器漆領域的短板,選擇的方法是收購長潤發,依靠長潤發在家具漆領域的出色表現,來填補了立邦在該領域的空白。同時,立邦還收購秀珀化工,其實也是在擴充其產(chan) 品線,壯大了自身實力。
此外,並購過程中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已的企業(ye) ,以求優(you) 勢互補。有能力通過並購等手段達到做大做強的國內(nei) 塗料企業(ye) ,在實施並購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選擇適合的合作對象,務求在某個(ge) 或某些方麵優(you) 勢互補。如果雙方產(chan) 品、渠道等雷同,單單是擴大產(chan) 能,可能不是“1+1>1”,還會(hui) 因管理跟不上、渠道衝(chong) 突而導致彼此業(ye) 績滑坡。
同時,在並購過程中,切忌貪大求全,警惕多元化的陷阱。進行多元化的前提是在一個(ge) 行業(ye) 中已經做得極大並且極有為(wei) 成功,否則結局可能並不理想。我們(men) 也看到,為(wei) 了企業(ye) 的長遠發展,阿克蘇諾貝爾也曾出售油墨和粘合劑用樹脂業(ye) 務資產(chan) ,塗料也曾將旗下的廣東(dong) 先達樹脂出售給了荷蘭(lan) DSM公司,這都是為(wei) 了集中精力做好塗料產(chan) 品。國際和國內(nei) 的兩(liang) 個(ge) 大型塗料企業(ye) ,都開始走一元化之路,這值得借鑒。
當然,對於(yu) 暫時缺乏並購能力的塗料企業(ye) 來說,可以嚐試整合,其中適時與(yu) 強勢企業(ye) 聯手不失為(wei) 可行之策。與(yu) 外資企業(ye) 相比,國內(nei) 塗料企業(ye) 在資金、技術、等方麵仍存在一定差距。一部分目前很難突破5個(ge) 億(yi) 發展瓶頸的中型塗料企業(ye) ,或者有一技之長的特色塗料企業(ye) ,不妨考慮和國內(nei) 強勢企業(ye) 或外資企業(ye) 合作,借助對方優(you) 勢壯大自己。除了在硬件設備上保持一定優(you) 勢外,關(guan) 鍵要有渠道、選擇區域重點發展,爭(zheng) 取成為(wei) 占有量可觀的特色強勢品牌。如果始終抱著寧為(wei) 雞頭、勿為(wei) 牛尾的想法,市場占有率可能會(hui) 越來越小。而對於(yu) 小型企業(ye) 來說,幾個(ge) 企業(ye) 可以整合成集團化公司加以運營,也不失為(wei) 一種好的發展策略。
當然,對國內(nei) 中小型塗料企業(ye) 而言,單純將眼光放在與(yu) 外資合作引入資本、並想一勞永逸的做法或是片麵幼稚的,當前首要任務應該是依托自身優(you) 勢,快速構建起包括技術研發、品牌、營銷、渠道、服務等在內(nei) 的完善後台創新體(ti) 係,形成在技術標準、產(chan) 品創新等方麵的綜合競爭(zheng) 力,並對神秘彩金随机派发最高赠送、技術、生產(chan) 、服務等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進行全麵升級。有了這個(ge) 體(ti) 係與(yu) 技術標準,中國中小型企業(ye) 才能真正擁有與(yu) 外資企業(ye) 角力的資本,否則其他的仍將是空談。
民族塗料的興(xing) 衰係於(yu) 中國民族塗料行業(ye) 那些有責任感的企業(ye) ,我們(men) 期望有更多的民族塗料企業(ye) 來承擔這個(ge) 責任。行業(ye) 在呼喚民族領軍(jun) 企業(ye) 的誕生,這也是願意承擔民族塗料工業(ye) 發展重任的企業(ye) 的大好機會(hui) 。相信我們(men) 的民族塗料企業(ye) ,一定會(hui) 崛起!
責任編輯:李鍾毓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