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城公司所屬武漢中城實業(ye) 開發有限公司承建的長江日報辦公樓改造項目,榮獲“2023年度武漢市建築裝飾優(you) 質(黃鶴獎)工程”殊榮。綠色修繕以專(zhuan) 業(ye) 檢測、品質服務、先進技術及產(chan) 品等優(you) 勢,為(wei) 長江日報報業(ye) 大廈的外牆修繕改造提供了突破式解決(jue) 方案,打造超高層建築外牆修繕革新,是固克綠色修繕在“後建築時代”的又一項目典範。

武漢建管大樓新樓實景圖(原長江日報報業(ye) 大廈)
前有長江日報社,執筆武漢的時代印記。
後是武漢建管大樓,起筆城市風貌新章。
這一棟樓,自此煥新
也從(cong) 這裏,更新武漢
一棟樓,見證一次時代的更新變遷
1994年,時值中共武漢市委機關(guan) 報《長江日報》創刊45周年,長江日報報業(ye) 大廈於(yu) 漢口天門墩落成,這條路也順勢更名為(wei) “長江日報路”。這是全國第一個(ge) 以新聞刊物命名的道路,為(wei) 中國新聞史和地名史都增加了一個(ge) 新亮點。

2019年,長江日報社搬遷至新長江傳(chuan) 媒大廈,揮別長江日報路。長江日報報業(ye) 大廈完成了它這一階段的使命,拉上了帷幕,靜待於(yu) 時代舞台的再次盛放。
2022年,武漢城建集團摘得長江日報報業(ye) 大廈所在的長江日報路地塊,並對長江日報報業(ye) 大廈進行人文修繕更新。
2024年7月,原長江日報報業(ye) 大廈的更新改造已完成,正式交付至武漢住更局,並更名為(wei) “武漢建管大樓”。
地標舊貌煥新顏,裏子麵子煥新生
長江日報報業(ye) 大廈於(yu) 此佇(zhu) 立30載,承載著城市高速發展的諸多記憶。這座曾經的地標建築規模宏大,建於(yu) 90年代的高樓建築初始外立麵為(wei) 傳(chuan) 統的瓷磚效果,隨著歲月的流逝,出現了外牆瓷磚脫落、空鼓滲水、無保溫、形象過時等諸多問題。

經前期固克綠色修繕-專(zhuan) 業(ye) 建築檢測及多方研討,在保留大樓原有風貌的基礎上,采用更具現代、節能環保且莊重的設計方案進行更新改造,使其更符合政府機關(guan) 屬性要求。

項目采用固克天和板錨掛裝飾係統,不鏟除原有瓷磚麵,這一技術不僅(jin) 減少了建築垃圾的產(chan) 生,而且大大降低施工安全隱患,工期短且施工效果佳,堪稱新一代節能降耗產(chan) 品中的佼佼者。作為(wei) 該項目的核心產(chan) 品,固克天和板的保溫裝飾、安全防火等性能方麵表現卓越,為(wei) 長江日報報業(ye) 大廈的更新改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固克天和錨掛係統具有標準化、規範化的完善體(ti) 係,低碳環保、高貴典雅,不僅(jin) 適用於(yu) 自建小別墅、高檔別墅、辦公樓、星級酒店等建築內(nei) 外牆,也適用於(yu) 舊牆修繕,煥發新顏。無論是原外立麵帶保溫係統的修繕,還是原外立麵無保溫係統且增加節能要求的係統修繕都適用。
這一次的更新改造,抹去了風雨的留跡,也傳(chuan) 續了歲月的厚蘊。
翻新後,建築線條簡潔而樸實、風格現代且典雅,為(wei) 建築外觀添加了無限魅力。基座柱廊更顯厚重端莊,以迎接這棟大樓新的業(ye) 主——武漢市住更局,其下屬市政工程質量安全中心、市房屋征收和名城保護中心等五個(ge) 單位入駐。

作為(wei) 中國綠色修繕行業(ye) 前瞻性的開拓者與(yu) 引領者,固克綠色修繕秉承保護原建築、千家萬(wan) 戶幸福的理念,致力踐行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以科技創新延長建築生命周期,喚醒建築新活力。未來,固克將繼續走在時代前沿,踐行共創美好的願景,提供更多綠色、節能、安全的產(chan) 品,助力國家早日實現“雙碳”目標。
文章來源:固克
責任編輯:陸虎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