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麗(li) 集團於(yu) 1978年成立於(yu) 法國,是全球知名化學建材業(ye) 務集團,致力於(yu) 為(wei) 建築行業(ye) 提供特種幹混砂漿技術方案。其核心產(chan) 品包括建築外牆裝飾和保護材料、瓷磚鋪貼係統、技術砂漿和防水材料等。業(ye) 務遍及22個(ge) 國家和地區,目前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yi) 歐元(不含稅)。

法國派麗(li) 集團到訪嘉賓包括集團全球總裁Eric Berge,集團全球副總裁、派麗(li) 中國董事長徐英,派麗(li) 中國副總裁陳激揚、邵德,派麗(li) 德高副總經理兼營銷總監張泳東(dong) ,派麗(li) 中國戰略及市場發展總監鄭川江,派麗(li) 德高北方大區總經理商修炎等。中國建築防水協會(hui) 秘書(shu) 長朱冬青、副會(hui) 長苗燕、總工張勇、副秘書(shu) 長陳嶽等參加了座談。

朱冬青秘書(shu) 長首先代表協會(hui) 對派麗(li) 集團的到訪表示歡迎和感謝。他在介紹宏觀經濟及行業(ye) 形勢時表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通過經濟結構調整,已從(cong) 之前的單純投資驅動轉向投資和消費雙輪驅動,目前消費占整個(ge) GDP的50%以上。除新建建築規模每年遞增外,近兩(liang) 年基礎設施建設也步入發展快車道,綜合管廊、地鐵、高鐵等投資力度加大,防水行業(ye) 因而迎來發展機遇,不隻涉足房屋建築防水,而且擴大到基礎設施、市政工程等領域。在雙重利好下,防水行業(ye) 發展態勢良好,預計今年的增長將達10%-12%。在新建建築和基礎設施投資公開招投標市場裏,主要是行業(ye) 排名前50的企業(ye) 在參與(yu) 競爭(zheng) 。
他同時指出,行業(ye) 也需要從(cong) 關(guan) 注投資轉向關(guan) 注消費。中國目前有600億(yi) 平方米的存量建築麵積,且每年以20億(yi) 平方米的速度遞增,包括房屋二次裝修和屋麵翻新在內(nei) 的既有建築翻修領域與(yu) 防水息息相關(guan) ,其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屋麵市場處於(yu) 主導地位,但在中國還未引起足夠重視,政府應加強對此領域的監管和扶持。歐美的屋麵市場發展道路將是中國的未來趨勢,當然,這需要一個(ge) 過程。
Eric Berge總裁介紹了派麗(li) 集團的總體(ti) 市場發展情況及在中國的發展曆程。他說,法國每年新建建築中約有1/3都會(hui) 使用派麗(li) 生產(chan) 的砂漿,派麗(li) 是外牆裝飾和保護領域中排名第一的企業(ye) 。近年來,集團產(chan) 品線呈現出係統性、整體(ti) 性的發展趨勢,開發出基層砂漿、找平砂漿、防水材料、隔音材料、美縫劑、填縫料等產(chan) 品。目前,集團在美洲、歐洲、亞(ya) 太的業(ye) 務量各占1/3。自2006年進入中國,經過10餘(yu) 年的發展,2017年集團在中國的業(ye) 務量首次超過法國,因此集團越發重視中國市場。他表示,集團未來的發展戰略特別是在中國的業(ye) 務拓展,仍在不斷探討及完善,希望能保持每年20%左右的穩健增長態勢,生產(chan) 出更多適合中國的產(chan) 品,進入更多領域,也不排除在中國通過收購進行整合的可能。
座談中,針對派麗(li) 在中國的業(ye) 務情況,張勇總工還介紹了中國建築防水塗料市場與(yu) 技術的相關(guan) 情況。目前防水塗料的市場占有率已達27%,主流產(chan) 品為(wei) 聚合物水泥防水塗料、聚氨酯防水塗料。他認為(wei) ,塗料市場的發展趨勢體(ti) 現在三個(ge) 方麵:一是隨著公眾(zhong) 環保意識的提升及政府環保監管的加強,水性塗料及高固含量塗料成為(wei) 發展重點;二是隨著防水工程標準提高,塗膜耐久性成為(wei) 關(guan) 注焦點;三是隨著人工成本提高,噴塗施工越發重要。他總結認為(wei) ,防水塗料市場仍有一定增長空間,未來應重點關(guan) 注產(chan) 品的環保性、耐久性及施工的便利性。
此外,雙方還就行業(ye) 的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環保、行業(ye) 市場集中度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今年在香港,派麗(li) 德高發布的中國境內(nei) 德高全部產(chan) 品采用高於(yu) 國標的法國A+強製性環保標準,在標準方麵,德高無疑已走在前列,是行業(ye) 標準領跑者的有力候選人。”最後,朱冬青秘書(shu) 長對派麗(li) 在中國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期待派麗(li) 集團在中國有更大發展,在所從(cong) 事的領域裏成為(wei) 引領者和示範者。
責任編輯:雷達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