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科思創中國區總裁:將在新能源汽車、風能和輕型化材料發力” 125983″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wei) 科思創業(ye) 績增長的引擎。”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zhuan) 訪時,科思創中國區總裁盛秉勇(Bjoern Skogum)如此表示。

    一家跨國企業(ye) 的成功,往往取決(jue) 於(yu) 若幹關(guan) 鍵市場的業(ye) 績表現,顯然在盛秉勇眼中,營收占比達到總收入21%的中國市場顯得至關(guan) 重要。

    十年前,中國區業(ye) 務僅(jin) 占科思創全球業(ye) 務的 10%,而到目前,這個(ge) 比例已上升至 21%。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美國遭遇颶風後,中國區業(ye) 績已超越美國,成為(wei) 科思創的第一大市場,而未來科思創仍將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在盛秉勇看來,新能源汽車、風能和輕型化材料將會(hui) 成為(wei) 科思創在中國市場進一步發力的增長點。

    隨著傳(chuan) 統領域材料的不斷升級和創新,以及越來越多行業(ye) 巨頭的介入,新材料市場的競爭(zheng) 正趨激烈。科思創、巴斯夫和杜邦等行業(ye) 巨頭也將進一步投身於(yu) 電動汽車、風力發電、生物基材料、二氧化碳等領域。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新材料在中國的發展同樣因政策的扶持而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新材料產(chan) 業(ye) 規模不斷壯大。前瞻產(chan) 業(ye) 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新材料行業(ye) 市場前瞻與(yu) 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新材料產(chan) 業(ye) 規模超過了6500億(yi) 元,與(yu) 2005年相比年均增長約20%。並在“十二五”期間,新材料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達到了2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

    正因如此,科思創不斷加大在華投資。截至目前,科思創在上海奉賢區總價(jia) 值高達31億(yi) 歐元的工廠已基本建成,即將開始下一步的創新研發與(yu) 市場推廣應用。科思創不僅(jin) 將集團三大業(ye) 務中的聚碳酸酯全球總部移師上海,還將亞(ya) 太區研發中心設在上海。盛秉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來科思創仍將加大在漕涇的投資”。

    隨著中國進入工業(ye) 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市場對於(yu) 材料的需求量與(yu) 日俱增,針對中國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科思創未來有沒有繼續增加投放產(chan) 能的計劃呢?盛秉勇就此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科思創在中國的產(chan) 能可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擴產(chan) 尚不會(hui) 很快發生。

    科思創來源於(yu) 拜耳,其前身是拜耳的材料科學部門。2014年,拜耳提出剝離該部門的計劃,以期在未來專(zhuan) 注於(yu) 製藥和農(nong) 業(ye) 等生命科學業(ye) 務。2015年9月,材料科學部門正式從(cong) 拜耳剝離並更名為(wei) 科思創。一個(ge) 月後,公司在法蘭(lan) 克福證券交易所IPO,募資15億(yi) 歐元,拜耳彼時持有公司約69%的股份。隨後拜耳不斷稀釋在科思創的股份。最終在2017年9 月,科思創與(yu) 拜耳公司簽訂了控製權終止協議。

    2017年,科思創高管團隊出現較大幅度調整,剛剛經曆業(ye) 績不斷攀升的科思創此時出現頻繁的高管調整會(hui) 否對公司在華戰略產(chan) 生較大影響?盛秉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高層的調整不會(hui) 對科思創在華業(ye) 績產(chan) 生較大影響。因為(wei) 中國市場在科思創的業(ye) 務版圖中舉(ju) 足輕重。“繼續維護在中國市場的可持續增長是科思創的戰略。”盛秉勇補充道。

    事實上,科思創自剝離之後,業(ye) 績一直在增長。2015年,科思創的總銷售額達到120.8億(yi) 歐元,同比增長2.7%。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與(yu) 2014年相比增加41.3%,達到16.4億(yi) 歐元。2016年,公司的淨收入也從(cong) 3.43億(yi) 歐元增長至7.95億(yi) 歐元,增幅超過一倍。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科思創在2017年第三季度創造了公司曆史上最為(wei) 強勁的一個(ge) 季度。淨收入較2016年第三季度上漲89.6%至4.91億(yi) 歐元。同時,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和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了50.2%和 16.9%。

責任編輯:李德勝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8-01-11 09:20
下一篇 2018-01-11 11:09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