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由多樂(le) 士攜手中國室內(nei) 裝飾協會(hui) (CIDA)、香港室內(nei) 設計協會(hui) (HKIDA)和台灣室內(nei) 設計協會(hui) (CSID)共同舉(ju) 辦的“2018大中華區空間色彩獎”曆經數月完美收官,頒獎典禮於(yu) 今日在誠品生活蘇州圓滿舉(ju) 行。大賽承襲多樂(le) 士2018年度色彩趨勢主題“歡迎回家”,以年度色彩“暖木棕”為(wei) 切入點,鼓勵設計師利用色彩點亮空間、塑造風格,打造理想的空間設計。最終收集到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及台灣地區共計1251組合格參賽作品,其中16組作品憑借匠心獨韻的色彩搭配及空間設計理念脫穎而出,分獲大中華區色彩趨勢獎、居住空間色彩獎和公共空間色彩獎三大獎項。”
“自品牌創立以來,多樂(le) 士始終堅持為(wei) 人們(men) 的生活增添色彩,並不斷以創造性的方式踐行這一使命,致力於(yu) 推動居家空間色彩的利用。位於(yu) 荷蘭(lan) 的多樂(le) 士母公司阿克蘇諾貝爾全球美學中心,每年都會(hui) 根據設計現狀、經濟及設計趨勢發布色彩趨勢,傳(chuan) 遞全球色彩專(zhuan) 業(ye) 知識,為(wei) 室內(nei) 設計師以及消費者提供更多空間色彩的靈感。從(cong) 本屆大賽征集到的眾(zhong) 多設計佳作中,我們(men) 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在色彩運用方麵更為(wei) 大膽、更具創意。”阿克蘇諾貝爾裝飾漆業(ye) 務部中國及北亞(ya) 地區市場總監霍筱泰先生表示,“多樂(le) 士也將繼續通過各種方式助力中國設計領域,以色彩的繽紛魅力為(wei) 家居設計注入多彩創意靈感。”大賽評委《ELLEDECO家居廊》編輯總監孫信喜先生亦坦言,“這一賽事的舉(ju) 辦讓更多人真切地感受到色彩賦予空間的無限魅力,不僅(jin) 推動了中國家居設計的色彩升級,更為(wei) 大眾(zhong) 提供了理想家的藍圖。”
活動現場,多樂(le) 士傾(qing) 情打造暖木棕靈感空間,將16組風格各異的獲獎作品集中展示,通過直觀的視覺呈現令觀眾(zhong) 切身體(ti) 會(hui) 到色彩對家居空間設計起到的關(guan) 鍵作用,感受其為(wei) 生活帶來的積極改變。活動亦邀請到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兩(liang) 位獲獎設計師代表共同參與(yu) 主題沙龍,與(yu) 在座嘉賓分享對多樂(le) 士色彩趨勢的深度思考和理解,探討色彩運用與(yu) 空間設計的心得。
今年恰逢多樂(le) 士連續發布年度色彩趨勢十五周年之際,此次多樂(le) 士更盛邀獲獎設計師精銳前往“藝術朝聖地”阿姆斯特丹及“設計之都”米蘭(lan) ,展開為(wei) 時9日的色彩探秘之旅,深度解析年度色彩趨勢之源起,探索當下最流行的設計動向及西方視角下的色彩設計靈感。
附:獲獎名單
大中華區色彩趨勢獎
- 作品:Warm House 設計師:Denny Ho、鍾莉 壹閣設計
- 作品:Project No.205 設計師:黃鈴芳 馥閣設計整合有限公司
居住空間色彩獎
- 中國大陸
- 作品:可樂 設計師:榮燁 吾隅家居設務所
- 作品:素|描 設計師:傅俁迪 北京居器空間設計工作室
- 作品:暖慕 設計師:劉羽 YU.STUDIO
- 作品:搖滾的布魯克林 設計師:於月 成都二三行裝飾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 台灣
- 作品:北歐20° 設計師:蔡佳頤及寓子設計團隊 寓子空間設計
- 作品:捉迷藏Hide&Seek 設計師:徐俊福、蔡宗翰 HATCH合砌設計有限公司
- 作品:The Line 設計師:王靜雯、呂邦嚐 實適空間設計
- 作品:自然文藝路線居所 設計師:劉孟驊 璞沃空間/PUROSPACE
- 香港
- 作品:西貢住宅 設計師:Anson Cheng Anson Cheng Interior Design Limited
- 作品:幾何-時尚 設計師:Ini Tong N’creative Limited
- 作品:Happy Valley Residence 設計師:Vincent Lim,Elaine Lu Lim+Lu Design Limited
公共空間色彩獎
- 中國大陸
作品:湖南長沙睿哲教育機構
設計師:王渝萍、李書(shu) 妍 成都市誌淼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 台灣
作品:Library 永春圖書(shu) 館
設計師:劉映辰、蔡顯恭 大秝設計
- 香港
作品:Vive cake boutique
設計師:Aven Kwok Interdeco design limited
責任編輯:李謹之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