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諾貝爾宣布第七屆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公益獎(以下簡稱“大學生公益獎”)征集工作現已全麵啟動。從(cong) 即日起到2018年6月30日,凡是在2017年年內(nei) 完成教育類社會(hui) 實踐的大學生社團均可向2018大學生公益獎進行申報。在新宣布的征集項目中,以鼓勵麵向偏遠地區傳(chuan) 播美學素質教育理念為(wei) 初衷的“大師美學課堂”成為(wei) 2018年的一抹亮色,吸引了全國多所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院校的關(guan) 注。
2018阿克蘇諾內(nei) 爾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公益獎征集海報
2018年大學生公益獎將覆蓋全國100餘(yu) 所高校,設立近80個(ge) 資助名額,其中超過65個(ge) 將用於(yu) 支持教育相關(guan) 公益項目。與(yu) 此同時,在團中央學校部的指導下,結合阿克蘇諾貝爾在色彩領域的專(zhuan) 長,今年大學生公益獎設立了“大師美學課堂”特別項目,以鼓勵中國優(you) 秀的高校學生們(men) 為(wei) 增強中國基礎教育中的美學素質教育,特別是將美學素質教育引入偏遠地區而努力。
屆時,10支從(cong) 所有申報者中脫穎而出的優(you) 秀建築與(yu) 設計專(zhuan) 業(ye) 大學生團隊將與(yu) 中國10位知名學術專(zhuan) 家、建築師和設計師一起,圍繞色彩、建築與(yu) 設計,探討美學在中國社會(hui) 中的變遷,並將他們(men) 所取得的知識與(yu) 理念,通過支教等形式傳(chuan) 遞給鄉(xiang) 村,幫助更多孩子了解色彩與(yu) 美,激發他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次活動的所有訪談內(nei) 容與(yu) 支教課程也將編入《中國建築與(yu) 設計——青少年美育教育課程》中,供全國大學生與(yu) 教育工作者參考,讓更多的人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
“七年以來,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公益獎已激勵了無數大學生利用自己的知識與(yu) 創意,支持弱勢群體(ti) ,共建美好生活,”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區總裁,中國及北亞(ya) 區裝飾漆業(ye) 務集團董事總經理林良琦博士表示,“作為(wei) 一家油漆與(yu) 塗料公司,阿克蘇諾貝爾致力於(yu) 通過色彩專(zhuan) 長讓我們(men) 的生活更美好更宜居。我們(men) 期待今年的大學生公益獎可以評選出更多有價(jia) 值、有創意、有影響力的項目,為(wei) 社會(hui) 帶來積極的改變,也期待今年特設的‘大師美學課堂’能激勵學生們(men) 創造更美的精神世界。”
阿克蘇諾貝爾誌願者參與(yu) 社會(hui) 公益活動
大學生公益獎是中國第一個(ge) 以大學生社團為(wei) 獎勵對象的社會(hui) 公益獎項,也是共青團中央學校部指導發起“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知行促進計劃”(簡稱“知行計劃”)的核心項目。迄今為(wei) 止,該獎項已吸引全國97座城市,259所高校,1600多個(ge) 社團提報的1800多個(ge) 項目,獎勵了473個(ge) 項目,鼓舞全國1800多萬(wan) 大學生,超過135萬(wan) 當地師生受益。
七年間,大學生公益獎不斷創新,並已經成為(wei) 多維度教育與(yu) 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新平台。去年,阿克蘇諾貝爾借助大學生公益獎發起“領航城市煥新大學生設計大賽”,鼓勵人們(men) 通過藝術闡釋對海洋、環境與(yu) 可持續發展之間的思考。大賽一等獎作品被用於(yu) 廣州騎樓外牆改造工程,通過現代藝術闡釋廣州的海洋文化與(yu) 城市魅力。
今年的大學生公益獎設置同樣備受期待。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李驥表示:“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hui) 公益獎持續多年支持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是引導青年服務國家的重要推動力,今年更創新性地利用自己的色彩專(zhuan) 長,通過走訪的方式,用獨特角度了解中國的發展曆程,推廣美學教育。我們(men) 希望,更多這樣富有社會(hui) 責任的企業(ye) 能夠加入‘知行計劃’,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奉獻新時代。”
自上世紀70年代末起,阿克蘇諾貝爾便活躍在中國市場,紮根中國,回報社會(hui) ,與(yu) 社區共成長。阿克蘇諾貝爾的公益足跡遍及全國。除了希望小學、環境宣教與(yu) 保護等傳(chuan) 統項目外,阿克蘇諾貝爾還在2014年將“人•城市™”計劃帶入中國,在上海、南京、成都、廣州等多地開展古跡修複、房屋修繕等工作,用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高質量塗料,讓老城區重新煥發光彩。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