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本月初啟動的2018清廢行動對化工行業(ye) 固廢處理提出更高要求。全行業(ye) 應創新技術手段,加強管理,更大程度實現固廢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這是從(cong) 5月17日於(yu) 江蘇泰興(xing) 舉(ju) 辦的第三屆全國化工廢鹽、廢酸、殘渣管理與(yu) 技術發展論壇上傳(chuan) 出的信息。
會(hui) 上,針對加強固廢管理,生態環境部固體(ti) 廢物與(yu) 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相關(guan) 人士提出,一要完善政策法規體(ti) 係,製訂相關(guan) 標準規範,開展《固體(ti) 法》《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修訂工作,研究建立固廢產(chan) 生者責任延伸與(yu) 汙染責任終身追究製度,試行電子轉移聯單製度和轉移備案製度等。二要開展固廢專(zhuan) 項調查,摸清底數。三要推動固廢利用產(chan) 業(ye) 化發展,完善固廢綜合利用相關(guan) 技術規範。四要提升固廢監管能力和水平,借助物聯網電子監管手段,建設能定位、能查詢、能跟蹤、能預警、能考核的固廢全過程監管體(ti) 係。
中國工業(ye) 環保促進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李英冀強調,要鼓勵固體(ti) 危廢資源化利用,推進市場化進程。當前首先要做的是加快推進固體(ti) 危廢鑒別和標準製訂工作,出台相關(guan) 管理辦法,明確處置程序和要求。
江蘇省環科院固體(ti) 廢物與(yu) 化學品環境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周海雲(yun) 提出,固廢減量化應加強源頭管控,一方麵提高副產(chan) 鹽品質,讓廢水、廢鹽“去毒”;另一方麵將廢水中有機物進行資源化回收利用,減少廢鹽產(chan) 生量。此外,各化工園區應配套統一的鹽資源化處理處置中心,統籌協調園區內(nei) 各企業(ye) 的循環經濟建設。
中國工業(ye) 環保促進會(hui) 化工委員會(hui) 常務副主任李小平特別強調固廢處理中創新的重要性。他認為(wei) ,固廢處置企業(ye) 要從(cong) 技術和工藝入手,同時提高智能化水平,為(wei) 產(chan) 生固廢企業(ye) 解決(jue) 環保問題,增強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所長王琪表示,對化工企業(ye) 來說,廢鹽是主要固廢之一,要對其分類無害化處置。“廢鹽排海,適宜氯鹽,如氯化鈉,但要注意海洋環境管理與(yu) 固廢管理的協調統一,符合汙染控製標準。廢鹽填埋,適宜所有廢鹽,包括混鹽、雜鹽,但填埋廢物中水溶性物質含量不得大於(yu) 10%,灼燒減量不得大於(yu) 5%,當埋廢物總砷含量大於(yu) 5%時,應進入剛性填埋場處置。廢鹽用於(yu) 生產(chan) 化工原料,要符合相關(guan) 產(chan) 品質量標準和環保要求。”王琪說。
多位與(yu) 會(hui) 人士強調,如果化工企業(ye) 能實現廢鹽資源化利用產(chan) 業(ye) 化,不僅(jin) 可以大大降低固廢處置成本,還能變廢為(wei) 寶,甚至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江蘇金牛環保工程設備有限公司、江蘇億(yi) 爾等離子體(ti) 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ye) 代表針對殘渣處理易熔融、易堵塞,有機物處置程序複雜等問題提出了技術建議。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