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1日,陶氏化學公司聚氨酯業(ye) 務部在張家港生產(chan) 基地舉(ju) 行組合聚醚多元醇工廠開業(ye) 慶典。張家港基地的新工廠是世界級的組合聚醚多元醇工廠,進一步提升了陶氏本地化生產(chan) 能力,為(wei) 本地客戶提供優(you) 質聚氨酯材料和定製化解決(jue) 方案,預計將滿足耐用消費品、基礎設施、汽車等市場領域日益攀升的需求。
2018年7月11日 -宣偉(wei) 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代碼:SHW)宣布其全新塗料工廠於(yu) 江蘇南通正式落成,並舉(ju) 行盛大的開幕慶典。該工廠的啟用將助力宣偉(wei) 進一步提升客戶服務,踐行綠色環保承諾,並為(wei) 業(ye) 務同仁打造安全高效的生產(chan) 設施。
這一全新工廠將滿足亞(ya) 洲地區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生產(chan) 包括水性、UV(聚氨酯紫外光固化)以及粉末塗料等多元產(chan) 品,廣泛應用於(yu) 汽車、家具、重型設備以及基礎建設等領域。
宣偉(wei) 采用本地嚴(yan) 格的環保標準設計這座新工廠,致力於(yu) 為(wei) 客戶呈獻可持續發展的解決(jue) 方案。
宣偉(wei) 公司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hn G. Morikis先生在南通工廠開幕慶典上表示:“我們(men) 對亞(ya) 洲市場充滿信心。這座現代化的工廠無疑彰顯了我們(men) 推動本地產(chan) 能及交付服務優(you) 化的長期努力。與(yu) 此同時,這一壯舉(ju) 將促進我們(men) 更快地響應客戶需求,為(wei) 其創造更多服務價(jia) 值。
而就在前不久,還有一則相關(guan) 新聞引起了我們(men) 的注意: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計劃在中國廣東(dong) 省建立一個(ge) 高度一體(ti) 化(Verbund)的化學品生產(chan) 基地。據了解,該基地將是巴斯夫全球最大的投資項目,由巴斯夫獨立運營,投資總額預計將達到100億(yi) 美元。
該項目整體(ti) 將於(yu) 2030年左右完工,第一批裝置最晚將於(yu) 2026年竣工。項目一期包括石油化學品裝置作為(wei) 完善的一體(ti) 化體(ti) 係的核心。一套計劃年產(chan) 能為(wei) 100萬(wan) 噸乙烯的蒸汽裂解裝置會(hui) 將作為(wei) 該基地價(jia) 值鏈的開端。後續階段將建立多套下遊裝置,為(wei) 交通和消費品行業(ye) 等提供更多的以客戶為(wei) 導向的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項目建成後將成為(wei) 繼德國路德維希港、比利時安特衛普後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體(ti) 化生產(chan) 基地。
前有德國巨頭落戶廣州,陶氏、宣偉(wei) 緊隨其後,三大外資企業(ye) 落地生根,可以預見後續還會(hui) 有其他產(chan) 商陸續效仿,國內(nei) 化工企業(ye) 路在何方?值得我們(men) 思考。
筆者認為(wei) ,當前全球正處在大調整大變局之中,國內(nei) 化工企業(ye) 麵臨(lin) 的挑戰和機遇會(hui) 更多。未來,將體(ti) 現在以下七個(ge) 方麵,需要特別關(guan) 注和研究。
一是產(chan) 業(ye) 重心將向有利於(yu) 某種行業(ye) 和產(chan) 品發展的方向去轉移,無國界也無地區限製。
二是原油價(jia) 格將保持較低水平,對中低油價(jia) 時期應該如何保持行業(ye) 持續穩定發展要有長期戰略準備。
三是原料結構發生改變,將會(hui) 有較大規模的低碳資源進入化工應用領域,應充分研究頁岩氣、輕烴及凝析油等對未來石化原料多元化、輕質化和低碳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四是對產(chan) 品差異化和專(zhuan) 業(ye) 化的發展要求,將會(hui) 為(wei) 企業(ye) 發展帶來新的生機,需要發展一些高端產(chan) 品、特種性能產(chan) 品及差異化產(chan) 品來滿足市場分層次的需求。
五是創新成為(wei) 發展主題,企業(ye) 成為(wei) 行業(ye) 創新主體(ti) 會(hui) 使行業(ye) 創新更接地氣,實用性效果更好。
六是節能環保,這是保證行業(ye) 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不能忽視。
七是行業(ye) 的整合和兼並,行業(ye) 內(nei) 企業(ye) 之間的最佳整合模式是彼此優(you) 勢互補,資產(chan) 並購整合後再發展的速度、效率和質量將更高。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