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上海科技館與巴斯夫拓展戰略合作,攜手推動青少年科普教育” 128983″

    2018年8月8日,上海科技館與(yu) 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意向書(shu) ,這是雙方全方位拓展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進一步加強館企合作共建,深度融合雙方的資源與(yu) 優(you) 勢的重要舉(ju) 措,旨在為(wei) 廣大青少年打造前沿的化學互動體(ti) 驗,共同推動中國青少年科普教育。

上海科技館與(yu) 巴斯夫拓展戰略合作,攜手推動青少年科普教育"128983"

巴斯夫亞(ya) 太區總裁(職能管理)、大中華區總裁兼董事長柯迪文博士(左)與(yu) 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博士簽署意向書(shu)

    上海科技館和巴斯夫秉承共同的理念,自2005年起就合作開展巴斯夫小小化學家活動,並得到了社會(hui) 各界的廣泛認可。在這十餘(yu) 年間,雙方通過聯合主辦的“巴斯夫小小化學家”——針對6-12歲群體(ti) 的暑期科普項目,成功吸引了逾七萬(wan) 名兒(er) 童參與(yu) 。在此基礎上,雙方有意擴大和升級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大力推動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尤其是化學學科的普及教育。

    適逢上海科技館更新改造工程,巴斯夫將充分利用其在化學科普教育的經驗,通過投入人力、資金與(yu) 相關(guan) 資源,捐贈相關(guan) 展品,並提供專(zhuan) 業(ye) 人員對展品進行定期維護與(yu) 更新,助力上海科技館材料展區的更新打造。

    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表示:“上海科技館正值建館以來首次大規模的更新改造。我們(men) 非常期待在此過程中,能夠引進各類社會(hui) 資源,與(yu) 高新技術企業(ye) 進行合作,進一步豐(feng) 富更新改造的內(nei) 容。”

    巴斯夫亞(ya) 太區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兼董事長柯迪文博士在簽約儀(yi) 式上表示:“此次合作旨在通過提升全年度、多渠道的學習(xi) 體(ti) 驗來培養(yang) 青少年對於(yu) 科學的興(xing) 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巴斯夫將在上海科技館的材料展區裏為(wei) 大家帶來嶄新的實驗科學教育體(ti) 驗。通過為(wei) 不同年齡層次的青少年提供量身定製的學習(xi) 形式,我們(men) 希望激發年輕一代對於(yu) 化學的興(xing) 趣,並點燃他們(men) 終身學習(xi) 的熱情。”

    為(wei) 了配合上海科技館科普教學資源的升級及相關(guan) 課程開發的新需求,巴斯夫還將為(wei) 材料展區設計一整套針對12-18歲青少年群體(ti) 的科技實驗活動,讓上海和全國各地的青少年都有機會(hui) 體(ti) 驗國際化的科技教育項目,增進對於(yu) 化學的認知與(yu) 了解。這一舉(ju) 措實現了巴斯夫從(cong) 小學到大學乃至博士後的科學教育和科研資助活動的全鏈條覆蓋。

    雙方戰略合作還包括將打造一係列長期運行的品牌科普教育活動,包括:

    1)“走進巴斯夫-科學開放日”教育實踐項目:雙方將共同策劃組織適齡青少年參觀巴斯夫在滬基地,了解實驗室研發人員的日常工作,並對化工行業(ye) 建立基本的了解;

    2)“達人帶你逛-趣味化學”科學家誌願者活動:科技館將邀請巴斯夫的科學家不定期開展科普講座、沙龍、專(zhuan) 題研討、主題導覽等形式幫助公眾(zhong) 了解化學創新對於(yu) 日常生活做出的巨大貢獻,培養(yang) 科學興(xing) 趣。

    3)“巴斯夫化學實驗基地”活動:在引進巴斯夫德國總部開發的化學課程資源的基礎上,融合巴斯夫對於(yu) 工業(ye) 生產(chan) 實踐的見解,開發設計一係列新的實驗課程,促進科技館化學課程的常態化建設。

    關(guan) 於(yu) 上海科技館

    上海科技館作為(wei) 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級5A級景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全國首批研學旅遊示範基地,包括兩(liang) 個(ge) 分館上海自然博物館和上海天文館(在建中),成為(wei) 集教育、展覽、收藏、研究、科學普及和文化交流於(yu) 一體(ti) 的綜合性博物館。2017年觀眾(zhong) 數為(wei) 642萬(wan) 人次。在AECOM /TEA今年發布的報告中,上海科技館在 “全球最受歡迎的20家博物館” 榜單中升至第六。

責任編輯:雷達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8-08-09 08:39
下一篇 2018-08-09 10:37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