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26日,2018年石油和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閉門研討會(hui) 在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召開。與(yu) 會(hui) 代表一致認為(wei) ,目前化工行業(ye) 社會(hui) 形象與(yu) 其國民經濟支柱地位嚴(yan) 重不符,化工被“妖魔化”已經嚴(yan) 重影響了行業(ye) 的可持續發展,呼籲從(cong) 政府、行業(ye) 層麵進行正確引導,重塑行業(ye) 形象。
近年來,國內(nei) 出台的多個(ge) 環保、安全、轉型等政策都涉及化工行業(ye) ,如目前多個(ge) 省份已經明確提出禁止新建化工園區,推進化企入園,化工園區外禁止新上化工項目,對長江沿岸1千米範圍內(nei) 化工項目進行搬遷……化工行業(ye) 的發展空間進一步縮小。
“我們(men) 必須要認識到,化工行業(ye) 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化工行業(ye) 產(chan) 值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為(wei) 11.7%,稅收已超過20%.我們(men) 國家一共有40多個(ge) 行業(ye) ,化工行業(ye) 對國民經濟來說是貢獻巨大的。”工信部神秘彩金随机派发最高赠送工業(ye) 司副司長潘愛華表示,從(cong) 這次中美貿易摩擦中可以看出,中美產(chan) 業(ye) 之間最核心的差距就在於(yu) 化工和機械兩(liang) 個(ge) 領域,美國化工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是16%,顯著高於(yu) 我國。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e) 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傅向升談到,今年1~8月,石化行業(ye) 主營收入占整個(ge) 工業(ye) 領域的12.4%,化工行業(ye) 利潤總額在工業(ye) 領域的占比是14.4%,比去年又提高了2~3個(ge) 百分點。石化園區的發展成就顯著,已經從(cong) 20年前的盲目招商、無序發展狀態,過渡到今天越來越注重轉型升級的健康發展狀態,在循環經濟、土地資源集約利用、安全環保、綠色發展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支柱行業(ye) 並沒有獲得相應的社會(hui) 地位。近年來,政策上的“去化工”和社會(hui) 氛圍的“談化色變”,實實在在地影響了行業(ye) 的可持續發展。“許多園區麵臨(lin) 土地指標審批難、環境容量指標有限、銀行貸款難度大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限製了化工園區的進一步發展。”傅向升指出。
對此,與(yu) 會(hui) 園區代表一致認同,並紛紛提出了自己在發展上遇到的困難。鄂爾多斯大路工業(ye) 園區代表指出,銀行對煤化工產(chan) 業(ye) 限製門檻高,企業(ye) 融資難;上海化工區代表指出,化工園區的環境容量指標不足,新項目難以上馬;嘉興(xing) 港化工園區代表表示,浙江化工園區普遍存在土地緊張的問題,發展空間不足……
石油和化學工業(ye) 規劃院副院長白頤認為(wei) ,沿海、沿江化工園區的土地緊張和環境容量問題客觀存在,因此更要在有限的資源上做文章,應當進一步優(you) 化生產(chan) 過程,通過改造生產(chan) 工藝、提升裝備水平、優(you) 化配套係統工程等,更好地實現產(chan) 業(ye) 集約發展、能源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生產(chan) 過程控製,從(cong) 而提高在有限土地上的單位產(chan) 出。
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jun) 表示,作為(wei) 行業(ye) 媒體(ti) ,報社一直致力於(yu) 樹立行業(ye) 正麵形象,為(wei) 行業(ye) 發展創造良好氛圍。目前,報社正在建立化工行業(ye) 專(zhuan) 家智庫,為(wei) 化工行業(ye) 消除“鄰避”效應出謀劃策,為(wei) 化工重塑行業(ye) 形象鼓與(yu) 呼。
會(hui) 上,代表們(men) 還就中國化工報社編製的《2018石油和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調研報告》(征求意見稿)進行了討論,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