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漆時代 環保未來”。晨陽集團辦公樓頂上,巨大的藍色標語醒目、耀眼。
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代浪潮中,晨陽集團放眼未來、立足長遠,研發生產(chan) 環保水漆,專(zhuan) 注綠色水性環保塗料事業(ye) ,敢為(wei) 行業(ye) 先,引領塗裝革命,取得驕人成就。
董事長劉善江說:“改革開放這些年,讓我們(men) 感覺到企業(ye) 發展空間特別巨大,我們(men) 環保企業(ye) 更是信心倍增,我們(men) 要把環保事業(ye) 做得更強、更大,為(wei) 民造福。”
“我有一個(ge) 夢想,希望油漆無害”
研發生產(chan) 環保水漆,是劉善江在多年塗料銷售中萌生的想法。
1990年,年輕的劉善江油漆生意越做越大,但油漆儲(chu) 存、運輸有安全隱患,而且味道刺鼻、有害健康。那時他就心有想法:“我有一個(ge) 夢想,希望油漆無害。”
後來,劉善江從(cong) 國際塗裝業(ye) 市場積極了解到水漆優(you) 勢後,毅然轉變方向。1998年,響應國家鼓勵企業(ye) 成立集團公司的政策,他成立河北晨陽集團有限公司,開始研發生產(chan) 環保水漆。在油漆盛行的當時,這是被人笑話“有錢不賺”的一場“豪賭”。
晨陽創立之初,劉善江提出“為(wei) 前途而戰,為(wei) 子孫著想”,將“引領中國塗裝行業(ye) 、優(you) 化地球生態環境、保護人類身心健康”作為(wei) 企業(ye) 發展願景。他超前的發展思維、前瞻性的舉(ju) 措,得到用戶信賴。
2000年前後,國家以《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為(wei) 總綱,修改了部分環境保護標準。以環保為(wei) 宗旨的晨陽集團,1999年推出水性內(nei) 牆水漆,2000年研發成功水性醇酸樹脂,達到行業(ye) 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nei) 空白,得到初步發展。
“政策利好,讓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的底氣更足了”
站穩腳跟後,晨陽集團依托國家對民營企業(ye) 發展的優(you) 惠政策和對環保的重視,迎來發展的春天。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成功入圍“奧運城市美化工程塗料供應商”,陸續拉開塗料美化工程序幕。奧運會(hui) 後,晨陽水漆優(you) 異的環保品質被工業(ye) 塗裝市場認可。2009年,晨陽集團建設新型水性節能建築通用塗料項目,以滿足企業(ye) 快速發展的需求。
多年來,國家對民營企業(ye) 科技創新大力支持,晨陽集團的成功也是得益於(yu) 水性塗料科研創新。晨陽集團與(yu) 中國塗料工業(ye) 協會(hui) 和北京化工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研發平台,建成國內(nei) 唯一家“水性塗料院士工作站”。此外,還建成全球最大的全水漆智能生產(chan) 基地,是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企業(ye) 技術中心、河北省綠色名片,已獨立研發完成科技項目百餘(yu) 項,申報發明專(zhuan) 利超500項。
“實實在在的政策利好,讓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的底氣更足了。”劉善江說,“每個(ge) 晨陽人都將不懈努力,打造中國水漆第一品牌,用水漆締造健康未來。”
“與(yu) 國人共呼吸,守衛綠水青山”
近年來,國人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對空氣、水、土壤汙染零容忍。晨陽水漆綠色環保的特點,越來越得到家裝市場認可。
2015年,新環保法正式執行。
晨陽水漆125萬(wan) 噸產(chan) 能釋放比同等規模的油漆廠一年減少VOCs排放100萬(wan) 噸,憑借這一環保優(you) 勢,晨陽集團積極推動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助力環境汙染治理。同時,創新營銷思路和市場打法,啟用全新品牌形象,走品牌化之路,普及“水漆”概念,推行水性化塗裝,確立了晨陽集團中國水漆市場領導者的地位。
現在,晨陽集團生產(chan) 的家裝水漆、工程水漆、工業(ye) 水漆,被廣泛應用於(yu) 建築、家具、交通、輕工、電力等多個(ge) 行業(ye) 。專(zhuan) 賣店遍布全國,產(chan) 品遠銷世界20多個(ge) 國家。20年來,晨陽集團始終致力於(yu) 水漆的研發、生產(chan) 與(yu) 推廣,帶動綠色全產(chan) 業(ye) 鏈,倡導和引領了利國利民、健康、低碳的水漆塗裝新時代。
“我們(men) 在技術上要保持領先,要打造國際一流水平,在市場上要布局全球市場網絡,打造百萬(wan) 噸級產(chan) 業(ye) 規模,為(wei) 國家的環保政策、為(wei) 人類的健康,作出我們(men) 應有的貢獻。”劉善江說,“愛國,愛家,刷水漆,與(yu) 國人共呼吸,做大做強水漆產(chan) 業(ye) ,守衛綠水青山,贏得金山銀山,這樣的事業(ye) 值得我們(men) 畢生忠誠、奮鬥。”
責任編輯:陸虎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