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wei) 貫徹落實成都市委市政府關(guan) 於(yu) 2018 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係列部署,深入推進“鐵腕治霾”和大氣汙染防治“650 工程”,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有效保障冬季重汙染天氣應對,全麵完成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年度目標任務,為(wei) 2019 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開好頭,成都印發《成都市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方案》。方案與(yu) 化工塗料行業(ye) 相關(guan) 的內(nei) 容如下:
通過實施《成都市2018-2019 年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方案》,堅持問題導向,不搞“一刀切”,突出加強工業(ye) 、機動車、揚塵“三大汙染源”治理,加強散煤銷售和使用管控,加快清潔能源替代,鞏固“散亂(luan) 汙”整治成果,加快推進重點行業(ye) 生產(chan) 企業(ye) 超低排放,實行綠色調度,持續開展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完善重型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嚴(yan) 格施工工地及道路揚塵管控,強化渣土運輸車監督檢查,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嚴(yan) 格督查問責,切實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鞏固“散亂(luan) 汙”整治成果
1、建立“散亂(luan) 汙”企業(ye) 動態管理機製。持續推進“散亂(luan) 汙”企業(ye) 清理整治,鞏固既有成果,實行台賬管理和動態更新,做好“防新增、防反彈”工作。各區(市)縣完成新一輪“散亂(luan) 汙”企業(ye) 排查工作,按照“三個(ge) 一批”的原則,實施分類處置。
2、全麵推進“散亂(luan) 汙”企業(ye) 分類處置。對依法關(guan) 閉類企業(ye) ,實施“兩(liang) 斷三清”,不具備“三清”條件的,應采取集中封存設備、原料、產(chan) 品等措施,使其不再具備恢複生產(chan) 條件;對整改規範類企業(ye) ,在未完成整改工作前,一律停產(chan) ;對調遷入園類企業(ye) ,整合搬遷期間,一律停產(chan) 。“散亂(luan) 汙”工業(ye) 企業(ye) 整治進度和信息應主動向社會(hui) 公開。
深化工業(ye) 汙染綜合治理
1、強化重點行業(ye) VOCs 排放達標治理。引導重點行業(ye) 企業(ye) 按照《成都市揮發性有機物分行業(ye) 治理技術指南》要求,依據排放廢氣的風量、溫度、濃度、組分以及工況等,選擇適宜的技術路線,鼓勵采用多種技術組合工藝(低溫等離子體(ti) 技術、光催化技術僅(jin) 適用於(yu) 處理低濃度有機廢氣或惡臭氣體(ti) ,采用活性炭吸附技術應配備脫附工藝或定期更換活性炭並建立使用台賬),確保穩定達標排放。
2、強化重點行業(ye) VOCs 排放達標執法監管。全麵規範涉VOCs排放重點行業(ye) 企業(ye) 排氣筒永久性測試孔、采樣平台和排汙口標誌設置,凡不符合要求的須限期完成整改。開展重點行業(ye) VOCs 排放專(zhuan) 項檢查,2018 年11 月底前,完成127 家重點行業(ye) VOCs 汙染治理設施達標排放情況抽測工作,對不達標的依法處罰,整改達標經驗收並報當地環保主管部門備案後方能恢複生產(chan) 。
3、嚴(yan) 格涉VOCs 項目準入。限製引進、新建、改建和擴建涉及有機溶劑使用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低固份油性塗料生產(chan) 、瀝青類防水材料生產(chan) 、人造板生產(chan) 的項目。
4、強化重點行業(ye) VOCs 源頭管控。積極推進重點工業(ye) 行業(ye) 企業(ye) 使用低(無)VOCs 含量原輔材料和產(chan) 品,汽車原廠塗料、木器塗料、工程機械塗料、工業(ye) 防腐塗料鼓勵使用即用狀態下的VOCs 含量限值分別不高於(yu) 580、600、550、550 克/升的產(chan) 品。
嚴(yan) 控麵源汙染
強化汽修行業(ye) VOCs 排放管控。嚴(yan) 格查處露天噴塗及無證噴塗等違法行為(wei) ,積極推進汽修行業(ye) 使用低(無)VOCs 含量原輔材料和產(chan) 品。汽車修補漆鼓勵使用即用狀態下VOCs 含量不高於(yu) 540 克/升的產(chan) 品,其中,底色漆和麵漆不高於(yu) 420 克/升。
開展冬季大氣專(zhuan) 項督查
加大督查整改力度。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guan) 於(yu) 持續做好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有關(guan) 工作部署,把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擺在當前督查整改的突出位置,必要時由市領導帶隊督查,通過暗查暗訪、通報約談、追責問效等方式,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落實。開展專(zhuan) 項督查行動。配套製定《成都市2018-2019 年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督查方案》,分片區、分階段、分行業(ye) 組織力量開展冬季戰役落實情況督查。
責任編輯:李謹之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