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剛剛獲悉,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已於(yu) 昨日公示完畢。今年,共有100名青年科技獎獲獎,全浙江僅(jin) 有4人上榜。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yu) 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的王立平位列其中,是寧波唯一一位入選人。
中國青年科技獎設立於(yu) 1987年9月,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旨在培養(yang) 造就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jun) 人才。該獎項於(yu) 1988年首次頒獎,每兩(liang) 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名額100名。
根據中國青年科技獎條例,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需在自然科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的、創新性的成就和作出突出貢獻;在工程技術方麵取得重大的、創造性的成果和作出貢獻,並有顯著應用成效;在科學技術普及、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產(chan) 生顯著的社會(hui) 效益或經濟效益。
記者了解到,王立平現任職於(yu)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yu) 工程研究所,主要從(cong) 事海洋環境機械表麵與(yu) 界麵研究,他在強韌與(yu) 潤滑一體(ti) 化碳基薄膜設計、關(guan) 鍵技術及工程化應用方麵一直攻堅克難,取得多項重要突破。
近日,王立平研製的以“石墨烯”重防腐塗料,應用在世界最高輸電塔上,有望讓鋼鐵材料“抵禦”來自熱帶海洋環境下高鹽、高濕及高溫的侵襲,在大幅降低塗膜厚度的同時,提高塗層的防腐壽命。
“創新達人”王立平: 十年磨一劍 助“國之重器”上天入海
30歲評上研究員、博導,33歲擔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36歲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7歲摘得首屆“全國創新爭(zheng) 先獎”。單憑這份履曆就可以斷言,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王立平是個(ge) 不折不扣的“創新達人”。
2002年,王立平師從(cong) 我國著名的材料化學和特種功能材料專(zhuan) 家薛群基院士,開啟了科學探索之旅。10餘(yu) 年來,王立平一直從(cong) 事功能防護薄膜材料及其在航空航天、核電反應堆、海洋工程和海工裝備領域的應用研究。特別是2015年入職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以來,他的研究更是如魚得水,先後主持完成了科技部973課題、國防重點項目以及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等20個(ge) 重要項目。
目前,王立平團隊的研究成果已應用於(yu) 汽車發動機、精密軸承、液壓馬達等領域,還首次成功應用在航天渦輪泵動力係統、航天電磁閥、超音速飛行器、導彈折疊翼以及高溫氣冷堆驅動係統等的關(guan) 鍵零件上,解決(jue) 了國家重大突破項目中一些核心部件的強化與(yu) 防護一體(ti) 化技術難題。
為(wei) 了打破高端海洋重防腐塗料技術長期被國外公司壟斷的局麵,王立平團隊自主開發了石墨烯改性的海洋重防腐塗料、導靜電防腐塗料、耐海水防腐塗料和航天航空國防特種塗料等8大係列防腐耐磨塗料。通過多方合作,這些產(chan) 品已在國家電網輸電鐵塔、多功能海洋平台、大型石化裝備等國防裝備領域大規模應用。多年來,該團隊已申請發明專(zhuan) 利60餘(yu) 項、授權發明專(zhuan) 利34項,其中26項專(zhuan) 利已經成功轉移轉化;還出版了國內(nei) 首部係統描述類金剛石薄膜的專(zhuan) 著《類金剛石碳基薄膜材料》和表麵處理科學專(zhuan) 著《代硬鉻鍍層材料與(yu) 工藝》。
目前,王立平團隊所在的海洋新材料重點實驗室已承擔了97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70多個(ge) 重要課題,並為(wei) 跨海大橋鋼管樁防護、軍(jun) 用和民用海洋工程裝備、深海鑽井平台、島礁建設安全保障裝備、海洋油汙處理等研發了一係列關(guan) 鍵材料。
王立平說,對他而言,寧波就是一塊風水寶地。“在這裏,我的研究順利開展,市裏還幫忙解決(jue) 了我愛人的工作和孩子的讀書(shu) 問題。”王立平說。
王立平說,來到寧波短短兩(liang) 年,五分之一的時間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雖然很忙,卻非常充實幸福。“現在科學家成了一個(ge) 真正令人向往的職業(ye) ,受大家尊重,也受政府重視。希望能在寧波這塊創新沃土上成就更多創新夢想。”王立平說。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