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化工巨頭陶氏發函宣布對華為斷供!國內哪些廠商會受影響?

    因恐懼和敵視中國的崛起,美國終於(yu) 按捺不住,借貿易戰之名開始赤裸裸地遏製、打壓中國。5月16日,美國高務部正式將華為(wei) 列入“實體(ti) 清單”,禁止美企向華為(wei) 出售相關(guan) 技術和產(chan) 品,美國政府不惜動用國家力量打壓華為(wei) ,已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高通、穀歌、ARM、微軟、SD聯盟、wifi聯盟等單位先後響應美國商務部號召,紛紛宣布對華為(wei) 公司斷供。近日,化工巨頭美資企業(ye) 陶氏也公開發函宣布對華為(wei) 斷供,也加入到圍剿華為(wei) 的行列之中。

    陶氏發函:受美國商務部裁定華為(wei) 及其在全球68家非美國關(guan) 聯公司列入“實體(ti) 清單”的影響,陶氏及其關(guan) 聯公司或子公司(包括陶熙在內(nei) )生產(chan) 的所有受美國《出口管理條例》約束的產(chan) 品,將不再向華為(wei) 或其任何被列入清單的關(guan) 聯公司出售。

    陶氏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化工企業(ye) 和有機矽巨頭企業(ye) ,陶氏產(chan) 品種類極多,涵蓋粘接、封裝、隔熱、絕緣等多類電子化學品。

    據悉,早在2013年,陶氏就與(yu) 華為(wei) 確定了全球技術合作關(guan) 係。如今受美國“實體(ti) 清單”事件的影響,陶氏與(yu) 華為(wei) 終止這一合作關(guan) 係,必將給雙方帶來一定損失。

    國內(nei) 哪些廠商會(hui) 受影響?

    陶氏旗下新生品牌-陶熙,是有機矽產(chan) 品和技術的領導者。而眾(zhong) 所周知,有機矽材料在電子產(chan) 品中有著極為(wei) 廣泛的應用。

    其中陶氏化學所供應的顯示材料主要業(ye) 務歸於(yu) 電子材料中,OLED中的細分業(ye) 務發光材料的銷售額處於(yu) 全球領先地位。

    陶氏的顯示材料業(ye) 務集中於(yu) 規模較大且正在不斷發展的FPD(平板顯示)市場,包括新興(xing) 的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領域。

    顯示用化學品:有機矽樹脂、有機鈍化for OLED、低溫固化型絕緣膜、黑色柱狀間隔物、具備BOA低誘電率的黑色材料、應用於(yu) 噴印、銅工藝、高溫等領域的定製化材料、MVA 條、G,I-line 光阻、下一代Cu, APC去除劑

    除了OLED材料外,半導體(ti) 行業(ye) 也會(hui) 受到波及陶氏的半導體(ti) 技術業(ye) 務部主要服務於(yu) 半導體(ti) 市場的兩(liang) 個(ge) 核心領域:化學機械研磨和光刻技術。

    化學機械研磨產(chan) 品:半導體(ti) 技術業(ye) 務部為(wei) 半導體(ti) 、矽片和存儲(chu) 介質的研磨和平麵化提供材料,包括:軟研磨墊和硬研磨墊、獨特的研磨漿料

    光刻產(chan) 品和材料:半導體(ti) 技術業(ye) 務部提供先進的光刻膠用在半導體(ti) 晶圓上製作出電路圖形、抗反射塗層以改善成像、和電鍍化學品,包括:193納米浸入式光刻材料、193納米光刻膠、抗反射塗層(BARCs) 、墊層材料(Underlayers) 、表麵塗層材料(Topcoats) 、各種不同曝光光源用光刻膠,EUV、KrF(248nm)、ArF(193nm)、i-線、g-線光刻膠、193納米(ArF)和248納米(DUV)光源用抗反射塗層、顯影液和輔助化學品

    顯示用薄膜:用於(yu) 控製LCD背光係統亮度的塗覆和擠出薄膜、用於(yu) 觸摸屏和LCD偏振片製造的功能薄膜、亮度薄膜、擴散片、反射片、微透鏡薄膜、多功能薄膜、集成性的光學濾光片解決(jue) 方案、子部件: NIR濾光片,調色、塗覆ITO 的PET、光學保護薄膜、緩釋層、功能性硬質塗層和抗反射薄膜

    此次斷供對於(yu) 國內(nei) 采用陶氏材料的廠商可能會(hui) 有不小範圍的影響,不過此次禁售不會(hui) 受影響的是未曾與(yu) 華為(wei) 公司產(chan) 生間接的供應鏈關(guan) 係。

    陶氏化學是如何發展的?

    陶氏化學成立於(yu) 1897年,是全球化工行業(ye) 的百年老店。作為(wei) 全球化工行業(ye) 排名第二的跨國公司,陶氏化學在全球34個(ge) 國家和地區布局有189個(ge) 研發中心、銷售中心和生產(chan) 基地,形成了全球布局的全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資源整合的網絡體(ti) 係。目前,公司總共擁有員工56000人,產(chan) 品係列達7000多種。

    作為(wei) 一家多元化公司,陶氏化學憑借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渠道整合能力以及資本創新能力成功構築其在全球化工行業(ye) 中的核心競爭(zheng) 優(you) 勢。

    公司通過做大、做強石油化工產(chan) 業(ye) 鏈各產(chan) 品以及農(nong) 化產(chan) 品,建立公司內(nei) 部強有力的上下遊產(chan) 品體(ti) 係,並在全球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和技術影響力。同時,公司通過技術交叉滲透產(chan) 業(ye) 融合,實現了基礎化學的主要核心技術與(yu) 生物技術、電子技術、新材料、醫藥等各個(ge) 高新技術的融合拓展,逐步開發並完善出新的產(chan) 業(ye) 鏈和產(chan) 品體(ti) 係。

    目前,公司的主營業(ye) 務可以分為(wei) 特殊塑料、特殊材料及化學品、農(nong) 業(ye) 化學品、大宗消費品、基礎設施和油氣開發6大板塊。

    其中,特殊塑料板塊為(wei) 公司第一大板塊,營收和EBIT分別占比42%和39%;油氣板塊由於(yu) 主要進行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並提供部分石油化學品進行公司內(nei) 銷,故並未考慮在營收中;其餘(yu) 四大板塊營收分布較為(wei) 平均,占比處於(yu) 10%-20%之間,但特殊材料板塊以及農(nong) 業(ye) 化學品板塊EBIT較低,僅(jin) 占比1%和8%,尤其是特殊材料及化學品板塊,屬於(yu) 典型的營收較高但利潤很小的銷售板塊。

    1897年,陶氏化學公司成立。公司起初在未成立之前是一家小型電化學公司,擁有從(cong) 海水中提取溴化物和氯化物的電解技術,並在1891年首次成功將其商業(ye) 化。

    在完善此類提取技術和商業(ye) 化生產(chan) 鹵化物能力的基礎上,赫伯特·道於(yu) 1897年在美國密歇根州的米德蘭(lan) 成立陶氏化學公司,並進一步實行產(chan) 品延伸,於(yu) 1898年首次商業(ye) 化生產(chan) 漂白劑以及腐蝕性的蘇打。

    1906-1908年,公司設立農(nong) 藥部門,初步涉足農(nong) 業(ye) 化學品行業(ye) ,並成功生產(chan) 出第一批農(nong) 藥產(chan) 品。

    1913年,公司憑借自身成熟的鹵化物生產(chan) 技術,逐步開發出了新的氯仿合成工藝並拋棄溴代產(chan) 品,將產(chan) 品線延伸至四氯化碳、氯化鎂、氯化鈣等氯化物。恰恰這些氯化物在殺蟲劑、農(nong) 用化學品等領域擁有極高的商業(ye) 價(jia) 值以及實用價(jia) 值,陶氏化學公司在公司創始階段站穩腳跟,並在氯化物以及部分農(nong) 用化學品領域構築出基本的進入壁壘。

    第一次世界大戰:涉足有機化學的契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有機化學領域成為(wei) 陶氏化學新一代的研究重點,這也是陶氏化學公司創新時代的起點。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公司的大部分研究成果為(wei) 其幾十年後公司重要的產(chan) 品線建立以及市場占領奠定了基礎。這些產(chan) 品包括農(nong) 藥,製藥,水淨化,能源和汽車行業(ye) 的一係列化學物質。

    大蕭條期間,很多公司削減了研究開發經費,但陶氏化學繼續擴大研發投資。公司成立了米德蘭(lan) 物理實驗室,也被稱作陶氏的“創意工廠”,進行包含乙烯、苯乙烯、PVC、離子交換樹脂、聚苯乙烯、乙草胺等一係列有機化學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正是這段時間在研發上的大力投入,帶來陶氏在大蕭條期間“創意爆炸”,讓公司研發的StyronTM聚苯乙烯樹脂成為(wei) 公司在未來50年間首屈一指的核心商品,為(wei) 塑料時代打開了大門。

    到了1930年代,公司通過自身不斷學習(xi) 以及行業(ye) 壁壘的構築,使之成為(wei) 美國國內(nei) 氯化鈣、氯化鎂以及鎂化合物等產(chan) 品的領先生產(chan) 商,並在基礎鎂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方麵取得了近乎壟斷的地位,成為(wei) 鎂行業(ye) 最為(wei) 盈利的美國公司。這種成就主要依賴於(yu) 創新的工藝設計以及工程能力。這些能力對公司未來在石化產(chan) 品商品化領域中取得突出成績也做出極大的鋪墊和貢獻。

    進軍(jun) 塑料和石化:原料供應和產(chan) 品銷售渠道的主導者

    公司於(yu) 20世紀30年代就進入了石油化學產(chan) 品領域,公司利用之前鎂行業(ye) 成功積累的經驗與(yu) 工藝,以及在Freeport建立的工廠,將石油和天然氣中生產(chan) 出的產(chan) 品迅速商品化。如苯乙烯單體(ti) 的商品化、肉桂塑料以及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在二戰期間,這些石化產(chan) 品為(wei) 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卓越的貢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Willard H. Dow在大蕭條期間投資的研究產(chan) 生了很好的回報。日本襲擊珍珠港後,美國政府要求陶氏加強鎂的生產(chan) ,以製造戰機上的輕型部件。陶氏在Freeport的產(chan) 能翻了一番,在德克薩斯州的Velasco建造了第二家工廠,並在密歇根湖和休倫(lun) 湖湖畔增加了兩(liang) 座新工廠,成為(wei) 英美戰機最重要的鎂供應商。

    陶氏也是美國合成橡膠的最主要貢獻者。二戰導致美國90%的天然橡膠供應鏈被日本切斷,政府要求美國各企業(ye) 選擇使用苯乙烯和丁二烯進行合成橡膠的大量生產(chan) ,當時,陶氏化學是美國唯一的苯乙烯供應商。陶氏同意向政府提供專(zhuan) 有技術,使美國能夠在戰爭(zheng) 期間滿足其對合成橡膠的需求。公司還為(wei) 聯邦政府運營多個(ge) 工廠,為(wei) 武裝部隊提供合成橡膠。此外,陶氏第一塑料ETHOCEL對戰爭(zheng) 作出了重大貢獻,提供了軍(jun) 用水壺、防塵眼鏡、控製旋鈕、煙嘴等各種材料;為(wei) 幫助水麵和地麵的軍(jun) 隊,陶氏作為(wei) STYROFOAM銷售的另一種塑料泡沫聚苯乙烯由於(yu) 其浮力而被用於(yu) 筏子和救生艇。

    二戰後,陶氏在戰後經濟發展的適應上也體(ti) 現出了極強的能力。公司在二戰中借助其生產(chan) 的石化產(chan) 品嚐到大量甜頭後,從(cong) 石化產(chan) 品著手,沿著石油化工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上往下開始逐步發展和延伸。整個(ge) 20世紀50年代,公司集中全力進行基礎石油化學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從(cong) 最初始的烯烴單體(ti) 、石蠟、芳香烴等石油煉化產(chan) 品到各種樹脂、聚合塑料產(chan) 品,公司在整個(ge) 石化產(chan) 業(ye) 鏈中均維持著高產(chan) 能的強勁勢頭。1958年,公司首次實施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戰略,並購買(mai) 了位於(yu) 美國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石油和天然氣井,保證了原料的供應。

    海外投資引領公司高速增長

    雖然陶氏化學公司已經成功構築了強大的進入壁壘,成為(wei) 美國數一數二的多元化化學品公司,其各項產(chan) 品均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陶氏化學公司才開始表現出對國外市場的興(xing) 趣。公司進行了大規模的直接投資與(yu) 合資,建設多家海外子公司或是合資公司:1942年,陶氏化學加拿大公司成立,首次向海外發展,並於(yu) 次年生產(chan) 苯乙烯;1943年,陶氏化學和康寧玻璃公司合資成立一家公司,主營矽樹脂產(chan) 品;1947年,陶氏在巴西成立石油天然氣公司,主要為(wei) 公司提供生產(chan) 所需的石油和天然氣。1952年,陶氏化學歐洲公司分別在日本、瑞士等地成立多家子公司,並於(yu) 1957年在全球12個(ge) 國家擁有生產(chan) 基地或銷售點,海外銷售額占比也是從(cong) 1957年的8%猛增到1974年的47%。

    進入21世紀,麵對越來越激烈的全球競爭(zheng) 以及越來越頻繁的行業(ye) 整合,陶氏化學發揚的自身研發能力強的優(you) 勢,不斷加強創新,並輔以資產(chan) 整合,不斷拓寬自身產(chan) 品領域。期間公司收購了埃尼化學的聚氨酯業(ye) 務、羅門哈斯的農(nong) 用化學品業(ye) 務、塞拉尼斯的丙烯-丙烯酸業(ye) 務,並進入到工程材料、碳纖維、食品和水處理等領域,完善和延伸自身下遊產(chan) 業(ye) 鏈,成功在特殊化學品和高新材料上奠定全球領先地位,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化工企業(ye) 。

    美國公開揚言:幹掉華為(wei) 比達成中美協議重要十倍

    近日,曾擔任過美國白宮首席戰略師史蒂夫·班農(nong) 甚至公開揚言:“幹掉華為(wei) 比達成中美協議重要十倍”。通過美國政府及其企業(ye) 近期一係列表現和行動觀察,不難判斷美國政府正在傾(qing) 全國之力、不擇手段實施“絞殺”華為(wei) 的計劃。“絞殺”華為(wei) ,絕非華為(wei) 公司自身的事情,關(guan) 乎中國崛起與(yu) 興(xing) 衰的命運,一場沒有硝煙炮火但更嚴(yan) 峻,更艱巨的經濟戰、科技戰已打響。

    不能再抱任何幻想,不能再存絲(si) 毫僥(jiao) 幸,不能再當麻木不仁無動於(yu) 衷的看客,全體(ti) 中國人、中國企業(ye) 都應保持高度警惕與(yu) 清醒,此時此刻應堅定站在國家立場、站在中華民族立場,團結一心,眾(zhong) 誌成城,堅定支持和捍衛華為(wei) 公司,堅定抗擊一切邪惡的遏製中國崛起的言論與(yu) 行動,為(wei) 中國崛起貢獻一份屬於(yu) 自已的力量。

    來源:微LINE化工

責任編輯:雷達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9-05-30 08:37
下一篇 2019-05-30 09:10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