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6月10日上午,煙台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學萬(wan) 華精神促高質量發展”活動動員大會(hui) ,萬(wan) 華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廖增太在會(hui) 議上作報告 。廖董在報告中總結了萬(wan) 華發展旅途中的“四個(ge) 感悟”與(yu) “三個(ge) 不變”,非常發人深思!值得收藏!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萬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廖增太

    尊敬的各位領導: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萬(wan) 華一周年之際,市委、市政府以“學萬(wan) 華精神促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召開全市性大會(hui) ,這是對我們(men) 的極大鼓舞,更是對我們(men) 的有力鞭策,我們(men) 唯有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再創輝煌,方能不負重托、不負眾(zhong) 望。

    四十多年前,一場合成革工廠建設大會(hui) 戰在煙台這方熱土上打響,老一輩創業(ye) 者懷揣夢想、頑強奮戰,一舉(ju) 建成了新中國第一個(ge) 聚氨酯工業(ye) 基地。四十多年過去了,得益於(yu) 黨(dang) 的堅強領導和改革開放時代精神的感召,萬(wan) 華人創新創業(ye) 的熱情和能量不斷被激發,一代又一代萬(wan) 華人把當年偏居一隅的本土企業(ye) 發展成為(wei) 擁有煙台、寧波、匈牙利三大產(chan) 業(ye) 基地的國際化公司。現在的萬(wan) 華,正秉承著“改革、創新、擔當”精神,向著世界一流企業(ye) 大步邁進。今天,我匯報的題目就是“改革創新擔當,打造世界一流企業(ye) ”。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一、銳意改革始終是萬華發展的關鍵一招

    與(yu) 改革開放的偉(wei) 大時代步履相隨,是萬(wan) 華成長的幸運,也是萬(wan) 華發展的前提。但是誰能想到,萬(wan) 華最初的改革,卻是被硬生生“逼”出來的。

    計劃經濟時期,萬(wan) 華像其他國有企業(ye) 一樣,訂單由國家下、材料由國家供、資金由國家撥、工資由國家給、產(chan) 品由國家銷。此時的萬(wan) 華完全沒有市場意識,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國門打開,外國產(chan) 品大量湧入,萬(wan) 華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當時,萬(wan) 華MDI生產(chan) 成本要11000元/噸,銷價(jia) 卻隻有8200元/噸,產(chan) 品成本與(yu) 銷售價(jia) 格嚴(yan) 重倒掛。產(chan) 品銷不出去,大量積壓,最後連籃球場都堆滿了。

    更讓人焦心的是,企業(ye) 內(nei) “大鍋飯”“鐵飯碗”思想嚴(yan) 重,幹與(yu) 不幹一個(ge) 樣,幹多幹少一個(ge) 樣,幹好幹壞一個(ge) 樣。當時,企業(ye) 歸輕工部直屬,幹部都是講行政級別的,光處級幹部就有100多人,管理機構龐大臃腫,效率低下。

    企業(ye) 岌岌可危。怎麽(me) 辦?我們(men) 痛下決(jue) 心:改!隻有改革,才有活的希望;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萬(wan) 華改革的第一步,是由工廠製改為(wei) 公司製。經過努力,我們(men) 成功獲批全國100家現代企業(ye) 製度改革試點單位,成立了煙台萬(wan) 華合成革集團有限公司。當時我們(men) 的想法是,通過公司製改革,讓員工樹立市場意識和客戶意識。不料,現實卻向我們(men) 兜頭潑了一盆冷水:雖然我們(men) 全力推進公司製改革,但收效甚微,1996-1998年,公司又連續三年虧(kui) 損,工資隻發60-70%,人才更是大量流失。

    怎麽(me) 會(hui) 這樣?經過深刻反思,我們(men) 終於(yu) 認識到,萬(wan) 華對改革的選擇是沒有錯的,但首次改革隻是改了企業(ye) 的名字,卻沒有改“鐵飯碗”的思想和“大鍋飯”的分配體(ti) 製,沒有觸動最深層的東(dong) 西。

    改革必須出真招、出硬招。我們(men) 決(jue) 定借助資本市場,通過股份製改造來倒逼觀念與(yu) 機製轉變。1998年12月,以集團下屬的MDI分廠為(wei) 主,聯合東(dong) 方電子、煙台冰輪、氨綸和雲(yun) 南紅塔集團成立了煙台萬(wan) 華聚氨酯股份公司,進行了第一次所有製改革。

    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敢不敢打破利益固化格局,敢不敢向阻礙發展的既得利益者開刀,是衡量改革真與(yu) 假、實與(yu) 虛的重要標尺。新公司成立本身,就充分體(ti) 現了改革精神:打破論資排輩慣例,為(wei) 新公司配備了一支以年輕幹部為(wei) 主體(ti) 、富有創新精神的管理班子;集團主要領導下達嚴(yan) 厲命令,把人、財、經營權下放到新公司,集團任何領導不得幹預新公司的經營管理;新公司可以將利潤增量部分的20%,用於(yu) 增加員工工資。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wan) 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ye) 創新與(yu) 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萬華廠區一角

    新公司成立後的第一項改革是向原料供應商開刀。計劃經濟下的原料采購就是照顧關(guan) 係戶,同樣的原料,比市場價(jia) 格高一大截。1999年初,萬(wan) 華推出了原料采購“比價(jia) 管理”辦法,這項改革一推出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先是各路關(guan) 係來說情,無效之後又威逼利誘,但公司領導層始終不為(wei) 所動。大家當時下定了決(jue) 心,如果連原料采購改革這一關(guan) 都過不了,還能改什麽(me) ?由於(yu) 頂住了壓力,當年僅(jin) 這一項就為(wei) 企業(ye) 節支750多萬(wan) 元,相當於(yu) 當年利潤的50%。

    改革的第二個(ge) 矛頭對準了最為(wei) 敏感、涉及麵最廣的人事和薪酬製度,先全員下崗,再競聘上崗,強行淘汰15%的員工,讓企業(ye) 輕裝上陣;打破大鍋飯,按能力和貢獻重新調整工資和獎金分配辦法。這些措施簡直是捅了馬蜂窩,一時間,有人請托說情,有人揚言要“讓公司領導好看”,還有人直接向上級寫(xie) 信告狀。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萬(wan) 華選擇了改革,就隻能進、不能退!我們(men) 頂住壓力,咬著牙往前推進。

    大刀闊斧的改革很快就見到了成效。2001年,煙台萬(wan) 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企業(ye) 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而此時集團下屬其他的後勤輔助單位依舊虧(kui) 損嚴(yan) 重。於(yu) 是,集團公司決(jue) 定“剝離輔助,精幹主業(ye) ”,明確以化工為(wei) 主業(ye) ,對其他單位進行民營化改製。到2006年,除上市公司外,其他所有分廠、輔助車間、後勤部門等20多個(ge) 單位陸續完成民營化改製,並要求“工齡30年或50周歲以上的男員工、42周歲以上的女員工廠內(nei) 退養(yang) ”,6800人的企業(ye) 有4000人分流回家,機關(guan) 人員從(cong) 700多人精簡到70多人,100多個(ge) 處級幹部90%內(nei) 退。

    這真是一場壯士斷腕的改革啊!當時,集團一位副總的家屬擔任萬(wan) 華幼兒(er) 園副園長,恰好42歲,按要求必須廠內(nei) 退養(yang) 。得知消息後,她和副總大吵了一頓,當麵責問副總:“政策是你定的,為(wei) 什麽(me) 不讓女同誌晚幾年退休?我還想再幹兩(liang) 年,難道就不能通融通融?”副總沒有給她通融,最終她還是回家了,氣得3個(ge) 月沒有給丈夫做飯。

    萬(wan) 華的改革一經啟動,就破浪前行、一往無前!
 
    2006年,萬(wan) 華開始實行員工激勵改革,讓骨幹員工持股。正是受益於(yu) 這次改革,當時的骨幹員工迄今為(wei) 止沒有一人離開,為(wei) 公司的技術創新和技術保密作出了巨大貢獻。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指導下,萬(wan) 華正式引入國外戰略投資者,這對後來收購匈牙利最大的化工公司起到了決(jue) 定性作用,大大加快了萬(wan) 華國際化進程。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萬華匈牙利廠區

    2016年,萬(wan) 華又開始著手整體(ti) 上市。市委、市政府給予了萬(wan) 華大力支持,使整體(ti) 上市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例如,去年5月,在審批萬(wan) 華整體(ti) 上市申請的緊急關(guan) 口,證監會(hui) 要求我們(men) 在兩(liang) 天內(nei) 提交地方政府出具的承諾函。時間緊迫,張術平書(shu) 記中午詳細了解公司需求後,當即表示,在下午召開的市委常委會(hui) 會(hui) 議中臨(lin) 時增加一個(ge) 議題,研究給萬(wan) 華出具承諾函。第二天,市裏就開出了承諾函。

    2018年8月,萬(wan) 華化學重大資產(chan) 重組項目獲得中國證監會(hui) 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委員會(hui) 審核無條件通過,萬(wan) 華從(cong) 此成為(wei) 了真正意義(yi) 上的公眾(zhong) 公司,為(wei) 進一步全球化、成為(wei) 世界一流企業(ye) 打下了堅實的體(ti) 製基礎。

    改革,構成了萬(wan) 華發展的最強音。如果說,萬(wan) 華最初的改革是生死邊緣的無奈之舉(ju) ,那麽(me) 今天的萬(wan) 華,已把改革當成了推動企業(ye) 發展的自覺選擇。為(wei) 了提高效率,2016年萬(wan) 華撤銷了總共11個(ge) 職能部門中的26個(ge) 模塊(科室),占機關(guan) 模塊總數的1/3,又讓一大批幹部從(cong) 管理崗位上下來,使組織結構更加精幹扁平高效。我們(men) 知道,每一次改革都不可避免會(hui) 得罪人,但為(wei) 了企業(ye) 的長遠發展,我們(men) 必須不怕得罪人,也惟有一路奔跑、一路警醒、一路改革,才能經得住風雲(yun) 變幻的市場競爭(zheng) 考驗。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從(cong) 空中俯瞰,萬(wan) 華煙台工業(ye) 園中的一座座辦公樓,形同一個(ge) 個(ge) 巨大的苯環分子結構

(4月30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二、自主創新始終是萬華發展的不竭動力


    如果說“企業(ye) +改革”使萬(wan) 華活了下來,那麽(me) “改革+創新”則讓萬(wan) 華強了起來。正是因為(wei) 改革,才激發了萬(wan) 華創新的活力;正是因為(wei) 創新,才實現了萬(wan) 華的跨越式發展。

    在這裏,我先匯報一件令萬(wan) 華倍感屈辱的往事。

    40年前,萬(wan) 華從(cong) 日本引進了一套年產(chan) 1萬(wan) 噸MDI 裝置。當時,我們(men) 想通過引進設備來引進技術,但在談判中,對方明確表示:“引進設備,可以;引進技術,不行!”由於(yu) 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們(men) 引進的設備運行很不穩定,總是不停地停車檢修,結果1萬(wan) 噸的設計產(chan) 能10年都未達產(chan) 。

    萬(wan) 般無奈之下,1988年,萬(wan) 華成立了二期工程MDI 技術引進小組,與(yu) 跨國公司又進行了長達四年的技術引進談判。在這四年中,我們(men) 滿懷希望與(yu) 期待,盼望著外國人開恩把MDI技術賣給我們(men) 。這家跨國公司卻讓我們(men) 先去做市場調研,說是為(wei) 了幫我們(men) 降低風險,防止我們(men) 買(mai) 到技術後在中國沒有市場,花的錢打了水漂。當時我們(men) 非常高興(xing) ,立即組織了80多人,用了大半年時間,走遍全國各地,整理出一本厚厚的調研報告,送到人家手裏。之後,他們(men) 又不斷提出新的市場調研要求,讓我們(men) 去做補充調查,我們(men) 也都一一照做。當時的萬(wan) 華,由於(yu) 自己沒有創新能力,對外國人總是有求必應,結果沒想到4年談判換來的,卻是他們(men) 清楚了解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後,決(jue) 定自己在中國建MDI生產(chan) 裝置。萬(wan) 華做了一件引狼入室的蠢事。

    這件事對萬(wan) 華的影響極為(wei) 深刻,讓我們(men) 明白了一個(ge) 道理:先進的核心技術是求不來、買(mai) 不到的,創新還得靠自己!中國人隻有自立自強,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多年後,某跨國公司高管的一席話也印證了這一點,他說:“除非有一天我們(men) 日薄西山了,否則是絕不會(hui) 出賣技術的!”

 

    萬(wan) 華從(cong) 此走上了自主創新的道路。那時,公司上上下下都憋著一股勁兒(er) :外國公司能研發出的技術,我們(men) 為(wei) 啥就研發不出來?我們(men) 不信這個(ge) 理兒(er) !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萬華裝置夜景圖

    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萬(wan) 華付出了數十年艱辛的探索和努力,經曆過挫折和失敗,也收獲了成功和感悟。

    我們(men) 收獲的第一個(ge) 感悟是:自主創新要敢想敢幹,要有不達目的勢不罷休的執著和韌勁,不怕困難,不怕挫折,鍥而不舍。

    1998年,我們(men) 做MDI精製工藝小試。那時我們(men) 剛剛購買(mai) 了一個(ge) 填料塔,現場的人都沒見過這玩意兒(er) ,為(wei) 了弄清裏麵的構造,我們(men) 隻好把分布器拆開,用水做實驗,通過水流的走向來了解塔的構造。那年冬天,在現場做連續精餾氣密,一直都不順利,從(cong) 白天到夜裏,寒風刺骨。身上的冷倒在其次,大家心裏的冷才真的難以忍受:我們(men) 連這麽(me) 簡單的技術問題都解決(jue) 不了,那還談什麽(me) 核心技術攻關(guan) ?但公司管理層對自主創新是鐵了心的:創新肯定很難,不難也就談不上創新了,關(guan) 鍵是麵對困難,有沒有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意誌!搞自主創新特別是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必須拿出十年磨一劍的精神!

    HDI是萬(wan) 華的高端產(chan) 品之一,廣泛應用於(yu) 飛機、高鐵塗層等領域。1999年,我們(men) 決(jue) 定著手研發這一產(chan) 品,從(cong) 全公司抽調技術骨幹,組建了一支研發團隊。可他們(men) 在實驗室忙活了整整一年,連HDI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這支團隊實在是幹不下去,解散了。但大家開會(hui) 討論後卻一致認為(wei) ,不能就這麽(me) 認輸!如果受點挫折就認輸、就打退堂鼓,創新是永遠不可能成功的!

    於(yu) 是,我們(men) 又組建了第二支隊伍,繼續研發。

    又忙活了4年,終於(yu) 出了成果,可又出事了。我們(men) 把課題組長送到德國培訓,結果他被德國人看中了,培訓仨月回來後,跟我們(men) 說要辭職,我們(men) 非常吃驚。他說:“家裏多次開會(hui) ,說不要和錢過不去,萬(wan) 華給我年薪4萬(wan) 人民幣,跨國公司開出4萬(wan) 美元,是萬(wan) 華的8倍多,還是離開吧。”雖然公司萬(wan) 分不舍,但人才還是被挖走了。第二支隊伍又散了。

    我們(men) 接著又組建了第三支隊伍!我們(men) 可以允許失敗,但決(jue) 不允許不創新!就是把牙崩壞了,也要啃下HDI這塊硬骨頭!

    又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2015年HDI工業(ye) 化裝置終於(yu) 實現穩定生產(chan) 。現在,萬(wan) 華這個(ge) 產(chan) 品的產(chan) 能在全世界僅(jin) 有的5個(ge) 供應商中排名第二位,並有望在3年左右,成為(wei) 全球老大。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在煙台萬(wan) 華化學集團中央研究院先進表麵材料中心,紀曉曉博士(右)

和厲濤博士在做水性環保甲油實驗(2018年12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我們(men) 的第二個(ge) 感悟是,創新工程本質上是人才工程,沒有一流的人才不可能開發出一流的技術,也就不可能創造一流的業(ye) 績。

    萬(wan) 華把人才作為(wei) 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來培育,下大氣力引進、留住、用好一流人才。多年來,我們(men) 不遺餘(yu) 力地在全世界招攬人才,“第一位博士 ‘楊八萬(wan) ’”“三顧茅廬請來華博士”“善於(yu) 挖人的人力總監自己都是被挖來的”,等等。在萬(wan) 華,每一個(ge) 關(guan) 鍵人才的引進都有一個(ge) 曲折的故事。

    1999年8月,我們(men) 招來了第一個(ge) 博士楊勇,並給了他8萬(wan) 年薪。當時,總經理年薪隻有1.44萬(wan) ,副總年薪是1.2萬(wan) ,工人工資一年才5000多。可是4個(ge) 月後,楊博士卻來跟我辭職。我很奇怪,問他為(wei) 什麽(me) ?

    他說,工人在背後指指點點,叫我“楊八萬(wan) ”,實在幹不下去了,主要是我剛來沒有貢獻,工資太高了。我說,楊博士你不要走,今年公司技術進步很快,效益很好,明年1月份公司會(hui) 給全體(ti) 員工工資翻番,到時員工就不說了。後來的結果也是這樣。

    用心用情用事業(ye) 感召人才是萬(wan) 華引才的一大法寶。華衛琦博士2000年畢業(ye) 於(yu) 浙江大學,為(wei) 了把他從(cong) 繁華的杭州請到煙台來,公司主要領導“三顧茅廬”。華博士被萬(wan) 華人“為(wei) 中國聚氨酯工業(ye) 創造未來”的豪情打動,在所有親(qin) 戚和女朋友強烈反對的情況下,抱著到煙台先幹一年試試看的心情加入公司。

    萬(wan) 華給華博士配備了一個(ge) 優(you) 秀的科研團隊,一筆上不封頂的科研經費,一項靈活的獎勵機製。最重要的是,華博士失戀後,我們(men) 很快給他找了一個(ge) 稱心如意的美麗(li) 的芝罘姑娘,從(cong) 此華博士變成了煙台女婿,為(wei) 萬(wan) 華的技術創新作出了突出貢獻,現已成為(wei) 中國化工行業(ye) 的頂級專(zhuan) 家。

    創造公平公正、有為(wei) 有位的環境是發揮人才潛力和留住人才的核心。為(wei) 此,萬(wan) 華一直堅持“賽馬不相馬,有為(wei) 就有位”的人才管理理念,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ye) 的良好氛圍。公司提拔幹部有幾項標準:一看業(ye) 績,每年對員工進行業(ye) 績考核,分為(wei) 優(you) 、良、合格、不合格、淘汰五類。不合格、淘汰人員要占3-5%。提拔幹部要求績效連續2-3年達到優(you) 或良。二看學習(xi) 能力,要求擬選拔幹部在公司內(nei) 部培訓中成績優(you) 異,同時每次晉級都要通過英語托業(ye) 考試。三看領導和群眾(zhong) 評價(jia) ,每年年底,借助第三方谘詢平台,員工在網上對幹部和骨幹員工進行無記名打分評價(jia) ,評價(jia) 不合格不能提拔。三項標準推行的結果就是優(you) 秀年輕幹部脫穎而出,萬(wan) 華9000多名國內(nei) 員工中有幹部600多名,其中80後393名,85後75人,90後15人,確保了萬(wan) 華的人才隊伍後繼有人。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這是在萬(wan) 華煙台工業(ye) 園展廳裏展示的萬(wan) 華高分子材料在不同領域產(chan) 品上的應用

(拚版照片 ,4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我們(men) 的第三個(ge) 感悟是:創新是企業(ye) 的第一核心競爭(zheng) 力,對真正給企業(ye) 帶來重大效益的創新成果,要舍得重獎、敢於(yu) 重獎。

    1999年5月,萬(wan) 華出台了《技術創新獎勵辦法》,規定技術創新的新產(chan) 品,自盈利之日起連續五年淨利潤的15%獎勵給個(ge) 人; 技術改造當年所產(chan) 生盈利的20-30%獎勵給個(ge) 人。

    當年11月,我們(men) 有一個(ge) 創新成果,根據該辦法應該發放總獎金92萬(wan) 元,當時職工平均月工資才不到500元,這筆錢相當於(yu) 公司半年工資的總額。在當時的社會(hui) 環境下,國有企業(ye) 拿出這麽(me) 多錢獎勵給10個(ge) 人,說實話還是非常惶恐的。經過一個(ge) 月的痛苦思考與(yu) 反複討論,大家最終達成了一致:如果不獎勵,這個(ge) 《獎勵辦法》就是一張廢紙,研發人員的積極性也調動不起來。最終決(jue) 定一定要獎,但高管一分錢都不拿,全部獎勵給10位一線研發人員。

    當時拿的最多的是老工程師孫敦孝,一下子拿了21萬(wan) 元回家,可把他老婆嚇壞了。他兩(liang) 口子幹了30多年,一共也沒掙到20萬(wan) 元。我當時分管科研工作,他老婆帶著忐忑的心情給我打電話,問我:“老孫哪來的這麽(me) 多錢?”我說:“公司獎勵發的。”又問:“不犯錯誤嗎?”我說:“不犯錯誤。”再問:“能存銀行嗎?”我說:“為(wei) 什麽(me) 不能?”她一聽高興(xing) 壞了:“今後家務活我全包了,老孫隻管上班好好工作就行!”

    如今,我們(men) 對創新的獎勵機製更加完善,獎勵力度也更大了。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萬華科研人員正在進行化學實驗

    我們(men) 在自主創新上的第四個(ge) 感悟是:創新永無止境,隻有不斷創新,才能始終立於(yu) 不敗之地。萬(wan) 華在創新上舍得花大錢。多年來,萬(wan) 華的年研發投入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增幅,2016年公司研發投入7億(yi) 多元,2017年就達到12億(yi) 元,增長70%;2018年,研發投入又突破了16億(yi) 元。

    大投入帶來了大產(chan) 出、大效益。截至今年5月,萬(wan) 華自主研發並完成轉化的重大科技成果有100多項,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等國家級獎勵7次,累計申請國內(nei) 外發明專(zhuan) 利1409件,其中國際專(zhuan) 利310件;科研活動相關(guan) 人員達到2000多人,其中博士120餘(yu) 人,碩士640餘(yu) 人,各類研發人員1812人、占公司總人數的13%;擁有國內(nei) 外6大研發基地、7大國家級創新平台、150多個(ge) 裝備先進的實驗室,一大批小試、中試產(chan) 品形成梯隊接力……今天的萬(wan) 華,已成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ye) 之一。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萬(wan) 華裝置夜景圖

三、勇於擔當始終是萬華發展的一貫追求


    “萬(wan) 丈光華,承擔著曆史責任;萬(wan) 丈光華,輝映著民族前途。”這是萬(wan) 華廠歌中的兩(liang) 句。作為(wei) 一家國有企業(ye) ,萬(wan) 華從(cong) 成立的那天起,就把為(wei) 黨(dang) 奮鬥、為(wei) 國分憂、為(wei) 民服務作為(wei) 自己最高的價(jia) 值追求。

    一代又一代萬(wan) 華人,始終懷著強烈的使命擔當,接續奮進,篤定前行。無論掌舵者怎麽(me) 換、企業(ye) 與(yu) 市場的關(guan) 係怎麽(me) 變、企業(ye) 治理結構怎麽(me) 改,萬(wan) 華的初心和擔當始終不變。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在煙台萬(wan) 華化學集團中央研究院先進表麵材料中心,工作人員陳丁丁在做聚氨酯發泡實驗

(2018年12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第一個(ge) “不變”,是聚焦主業(ye) 、實業(ye) 報國的家國情懷不變。

    目前,中國高端化工新材料80%還依賴進口。作為(wei) 一家民族化工企業(ye) ,萬(wan) 華有責任、有義(yi) 務把企業(ye) 發展與(yu) 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瞄準全球一流,挑戰世界頂尖。曾經也有人建議我們(men) 搞房地產(chan) 開發,蓋一座煙台最高樓作為(wei) 地標性建築,但萬(wan) 華斷然拒絕了,下定決(jue) 心永不偏離化學領域,堅定不移深耕化工主業(ye) ,打破外國技術封鎖,推動國內(nei) 技術進步,這就是我們(men) 對實業(ye) 報國的樸素理解和執著堅守。從(cong) MDI到HDI、TDI、尼龍-12,萬(wan) 華在核心技術上的每一項突破,都帶動我國民族聚氨酯產(chan) 業(ye) 躍上一個(ge) 新台階。

    以MDI為(wei) 例。眾(zhong) 所周知,MDI用途極為(wei) 廣泛,一個(ge) 國家經濟越發展,人均收入越高,對MDI的需求也就越大。但MDI的製造技術卻非常複雜,開發難度極大,擁有技術的跨國公司無一例外地實行技術封鎖。由於(yu) 技術門檻高,很難有新的競爭(zheng) 者加入,以致世界上一度形成了以四大家族為(wei) 首的寡頭,對全球市場實施壟斷。正是由於(yu) 萬(wan) 華執著的自主創新,打破了他們(men) 的技術封鎖,才使中國 MDI市場價(jia) 格一直在世界範圍內(nei) 處於(yu) 偏低水平,讓我國聚氨酯產(chan) 業(ye) 在國際上擁有了不小的成本優(you) 勢。

    在百萬(wan) 噸乙烯項目的爭(zheng) 取過程中,萬(wan) 華人也是憑著要把煙台工業(ye) 園建設成為(wei) 全球最大、最具競爭(zheng) 力的聚氨酯研發和製造中心的強烈願望,憑著對事業(ye) 的執著追求,感動並贏得了各級黨(dang) 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這個(ge) 項目,是我國第一個(ge) 在七大石化基地之外建設的項目,也是山東(dong) 第一個(ge) 獲批的百萬(wan) 噸乙烯項目。

    正是有了這樣的家國情懷,萬(wan) 華在一些重大決(jue) 策上,才會(hui) 分得開大局小節,才能掂量出孰輕孰重。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萬華科研人員工作圖

    第二個(ge) 不變,是堅持綠色、安全的發展理念不變。

    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同誌視察萬(wan) 華寧波公司,作出了“要不斷創新,一定要搞好環保”的重要指示。為(wei) 此,萬(wan) 華內(nei) 部開展了一個(ge) 大討論:萬(wan) 華可不可以承諾“零排放”?這個(ge) 提法一出,在全公司上下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員工認為(wei) ,“零排放”難度太大了,連居民家庭都有生活廢水排放,更何況化工企業(ye) 。如果承諾“零排放”,勢必大大增加企業(ye) 運行成本,“搞‘零排放’,何必呢?”

    但公司管理層堅持認為(wei) ,作為(wei) 一家國有企業(ye) ,萬(wan) 華不但要贏利發展,而且肩負著造福社會(hui) 的使命,“零排放”所包含的綠色發展理念,應當成為(wei) 萬(wan) 華的自覺選擇。2006年3月,萬(wan) 華正式提出了“零排放”的目標,即“無組織排放為(wei) 零,有組織排放100%達標並逐漸減少直至為(wei) 零”,萬(wan) 華成為(wei) 世界上第一家提出此目標的化工企業(ye) 。此後,萬(wan) 華又提出了打造“三不見”的綠色生態化工園區,即“看不見跑冒滴漏、聽不見任何噪音、聞不見任何異味”。

    在全力推進綠色生產(chan) 的同時,萬(wan) 華不遺餘(yu) 力推進安全生產(chan) ,在國內(nei) 第一家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杜邦HSE 管理體(ti) 係,並持續加以完善。之後,又逐步引入GE、BP、PPG等跨國公司安全管理經驗,並結合自身實際,形成了獨具萬(wan) 華特色的安全管理體(ti) 係。這套體(ti) 係以“零傷(shang) 害、零事故、零排放”為(wei) 目標、

    以“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為(wei) 指導原則、以“區域安全管理”為(wei) 特色,深受業(ye) 界好評,既維護了國家財產(chan) 和員工生命安全,也實現了萬(wan) 華自身的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萬華辦公區域一角

    第三個(ge) 不變,是回饋社會(hui) 、奉獻社會(hui) 的責任感和堅持員工的主人翁地位不變。

    經過40多年的發展,萬(wan) 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但不論走得多遠,我們(men) 從(cong) 未忘記為(wei) 老百姓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奮鬥的初心。

    對社會(hui) 。萬(wan) 華積極主動向災區捐款,向地方老年協會(hui) 捐資,幫助貧困農(nong) 民脫貧致富,成立“陽光萬(wan) 華”基金、關(guan) 注白血病預防與(yu) 治療,等等。這一係列舉(ju) 措,都體(ti) 現出在萬(wan) 華在承擔社會(hui) 責任上走在前列的擔當。今年,我們(men) 又將公司使命調整為(wei) “化學,讓生活更美好”,就是為(wei) 了更好地彰顯萬(wan) 華助力美麗(li) 中國、幸福中國建設的決(jue) 心和信心。

    對承運商。作為(wei) 中國石化協會(hui) “責任關(guan) 懷”首家試點企業(ye) ,公司明確規定,凡是運輸萬(wan) 華產(chan) 品的承運商,都要嚴(yan) 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一律不得超載運輸,由此增加的運輸成本,由萬(wan) 華來承擔。根據這一規定,財務人員拿出了一個(ge) 測算報告:萬(wan) 華每年將增加2000多萬(wan) 元的開支。“承運商超不超載,跟萬(wan) 華有什麽(me) 關(guan) 係?萬(wan) 華多花那麽(me) 多錢讓承運商不超載,是不是傻呀?”有人這樣說。可是我們(men) 認為(wei) ,既然不準超載是國家法規,那就是企業(ye) 不可觸碰的紅線。讓承運商不超載,既是對國家法律權威的維護,也可以引導承運企業(ye) 遵紀守法,這其中蘊含的社會(hui) 責任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我們(men) 下定決(jue) 心,即使增加開支,也要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由於(yu) 公司產(chan) 品的銷量增加了三倍多,現在萬(wan) 華每年需要額外支付的運費也增長到六、七千萬(wan) 元。即便這樣,也絲(si) 毫動搖不了我們(men) 堅持下去的決(jue) 心。

    對員工。公司章程明確規定,凡是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問題,未經職代會(hui) 通過的方案不出台,未經職代會(hui) 討論通過的大事不拍板。為(wei) 充分尊重員工意見,我們(men) 專(zhuan) 門設立了“咖啡時間”,每月由集團高管主持,與(yu) 隨機抽取的10名一線職工一起喝咖啡、聊家常、提意見,能解決(jue) 的馬上解決(jue) ,不能馬上解決(jue) 的製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為(wei) 提高員工生活水平,公司出台了給予最高20萬(wan) 元、最長12年的免息購房貸款、為(wei) 技師設置特殊津貼、實施“藍金領工程”搭建一線工人成長平台、大學畢業(ye) 生工資水平不低於(yu) 一線城市等一係列辦法,讓員工真正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上述理念做法,也日益得到了業(ye) 界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讚譽。2013年11月5日,萬(wan) 華應邀出席國際化工協會(hui) 聯合會(hui) 責任關(guan) 懷領導小組年會(hui) 並作主題演講。2016年5月23日,萬(wan) 華作為(wei) 發展中國家的唯一代表,出席了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hui) ,並在大會(hui) 上作了主旨發言。那是我們(men) 每一個(ge) 萬(wan) 華人都倍感自豪的一刻,因為(wei) ,我們(men) 萬(wan) 華人用自己的行動,使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蓬勃發展的萬華煙台工業園

    2018年6月13日,這是我、也是所有萬(wan) 華人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萬(wan) 華煙台工業(ye) 園視察,得知我們(men) 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直至自主創造的道路,技術創新能力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弱到強,成為(wei) 行業(ye) 領軍(jun) 者,總書(shu) 記十分高興(xing) 並深刻指出:“回顧你們(men) 這個(ge) 曆程,一路走得很好,雖然是一個(ge) 艱辛創業(ye) 之路,但是很成功……誰說國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變成現代企業(ye) 。希望大家再接再厲,一鼓作氣,一氣嗬成,一以貫之,朝著你們(men) 既定的目標奮勇向前。”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在萬(wan) 華全體(ti) 員工中產(chan) 生強烈反響,為(wei) 我們(men) 未來發展注入了巨大動力。

    一年裏,萬(wan) 華人時刻牢記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披肝瀝膽、開拓拚搏,取得了一個(ge) 又一個(ge) 新的發展成績:這一年,我們(men) 更加自覺地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積極探索黨(dang) 群工作一體(ti) 化,把黨(dang) 建工作優(you) 勢更好地轉化為(wei) 競爭(zheng) 發展優(you) 勢;這一年,我們(men) 繼續推進企業(ye) 改革,完成整體(ti) 上市;這一年,我們(men) 成功研發出第六代MDI製造技術,自主開發的國際最大規模年產(chan) 30萬(wan) 噸TDI裝置一次開車成功;這一年,萬(wan) 華百萬(wan) 噸乙烯項目獲國務院批準,全麵開工建設;這一年,我們(men) 自主開發的PO/SM中試和尼龍-12全產(chan) 業(ye) 鏈中試全流程貫通,其中尼龍-12產(chan) 業(ye) 化項目被列為(wei) 山東(dong) 新舊動能轉換頭號重點工程。可以說,一年來,萬(wan) 華以一流的業(ye) 績,向總書(shu) 記交上了一份用心的答卷。

    我們(men) 深知,萬(wan) 華所取得的成績、所發生的變化,首先要歸功於(yu) 黨(dang) 的堅強領導。我們(men) 感恩改革開放的偉(wei) 大時代,感恩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感恩煙台百姓和社會(hui) 各界對萬(wan) 華的信賴認可,特別是市委、市政府在企業(ye) 改革發展的每一個(ge) 關(guan) 鍵節點,都給予了萬(wan) 華全方位的強力支持。在這裏,請允許我代表萬(wan) 華全體(ti) 員工,向各位領導和社會(hui) 各界的朋友們(men) 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men) 也深知,成績隻屬於(yu) 過去,未來的路還很長。正如新華社的長篇報道題目所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萬(wan) 華將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一如既往弘揚改革創新擔當精神,堅定不移執行既定戰略,心無旁騖做強做優(you) 主業(ye) ,加快建設一體(ti) 化、規模化、高端化、綠色生態化工園區,努力形成以煙台工業(ye) 園為(wei) 核心的若幹個(ge) 具有強大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基地,全力推動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三大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奮力實現“2025年進入全球化工10強,2030年成為(wei) 具有全球一流競爭(zheng) 力的世界五百強企業(ye) ”的發展目標,為(wei) 新時代煙台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絕對的高含金量!萬華集團董事長論企業創新與改革,引發化工人深思!

萬(wan) 華匈牙利廠區

    來源:有料化學

責任編輯:李謹之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9-06-17 14:47
下一篇 2019-06-17 15:48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