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江陰一年關停整治7055家汙染企業” 133607″

    在位於(yu) 江陰市高新區的啟星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盡管廠房外牆還在改造,但已有兩(liang) 家智能製造企業(ye) 迫不及待地簽下了入駐協議。到本月底,隨著一期改造工程的完工,這個(ge) 一度被“散亂(luan) 汙”所占據的園區,將華麗(li) 轉身為(wei) 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

    據悉,近一年以來,江陰關(guan) 停整治“散亂(luan) 汙”企業(ye) 7055家,占整個(ge) 無錫的三分之一。環保專(zhuan) 家表示,啟星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的升級轉型向“散亂(luan) 汙”徹底關(guan) 上了門,有效杜絕了其死灰複燃。

    “散亂(luan) 汙”企業(ye) 集中清退

    長期奮戰在環境監管一線的江陰環境監察局局長唐海剛有著豐(feng) 富的“實戰”經驗。他告訴記者,在與(yu) 企業(ye) 的頻繁接觸中,他發現“散亂(luan) 汙”已成為(wei) 拖江陰環境後腿的“主力軍(jun) ”。“散亂(luan) 汙”企業(ye) 生產(chan) 工藝落後,不符合產(chan) 業(ye) 政策或區域產(chan) 業(ye) 規劃布局、安全隱患突出且群眾(zhong) 反映強烈。與(yu) 排放大戶相比,這些作坊式“散戶”不僅(jin) 汙染模式粗放,更以近乎於(yu) “零”的環保投入來獲取經濟利益——有的無證無照,有的缺少對廢氣廢水的處置措施,嚴(yan) 重製約了產(chan) 業(ye) 結構的優(you) 化提升。“隻有高端進、低端退,倒逼產(chan) 業(ye) 結構加快調整,才能促進長江江陰段環境持續優(you) 化。”江陰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張曉華對記者說,最近他的“心頭大事”就是盼著啟星製造產(chan) 業(ye) 園順利完工,早日開門迎客。正因如此,隔三岔五他就會(hui) 往工地上跑。

    在啟星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張曉華告訴記者,這裏原本是一家傳(chuan) 統紡織企業(ye) ,占地330畝(mu) 。由於(yu) 行業(ye) 不景氣,業(ye) 主引進了大量的“散亂(luan) 汙”企業(ye) ,最多時達到8家。這些企業(ye) 多是以木材加工、紡織小作坊、廢舊金屬處理為(wei) 主的低端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中產(chan) 生的粉塵、固體(ti) 廢物等對環境和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去年年底,結合淘汰落後產(chan) 能整治,該園區所有的“散亂(luan) 汙”企業(ye) 被集中清退。該園區隨之提檔升級,引進的產(chan) 業(ye) 層次較高、環境治理能力較強的智能製造企業(ye) ,將對環境改善有較大的提升。據估計,升級後的新園區畝(mu) 均效益將多出20餘(yu) 倍。

    堵住“散亂(luan) 汙”回潮退路

    “散亂(luan) 汙”治理其實並不難,難就難在容易出現回潮。唐海剛坦言,由於(yu) 大多數“散亂(luan) 汙”企業(ye) 都是設備簡單的小作坊,因此“行動”方便,經常跟執法人員打“遊擊戰”。如何防止“散亂(luan) 汙”死灰複燃,成了汙染防治攻堅戰中執法人員頭疼的“頑疾”。江陰在破解這一難題上動足了腦筋。“要想堵住‘散亂(luan) 汙’回潮的路,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men) 無處藏身。”江陰市生態環境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為(wei) 了杜絕“散亂(luan) 汙”死灰複燃,除了通過拆遷治理“散亂(luan) 汙”集群、對產(chan) 業(ye) 結構進行升級外,江陰將“散亂(luan) 汙”整治中清理騰退出來且有條件的土地改造修建成公園,堵住“散亂(luan) 汙”回潮退路,從(cong) 而實現“生態進、生產(chan) 退”。

    今年初,占地1000畝(mu) 的蟠龍山生態公園開始建設,這裏曾是當地“散亂(luan) 汙”企業(ye) 聚集地,散落著汽車配件、倉(cang) 儲(chu) 物流、機械加工、養(yang) 殖等多種業(ye) 態。去年,高新區第一輪“散亂(luan) 汙”整治共摸排1470多家企業(ye) ,關(guan) 停261家,整治290家。其中,蟠龍山共拆除109家“散亂(luan) 汙”企業(ye) ,拆淨麵積約8.4萬(wan) 平方米,直接斬斷了其“後路”。眼下,高新區第二輪整治即將啟動,江陰將通過繼續強化對“散亂(luan) 汙”企業(ye) 的“一拆二斷三清”。今年主要針對木材製造、石材加工、小五金鑄造等小作坊式的“散亂(luan) 汙”進行清理整治。

    汙染物處理設備線上監控

    對於(yu) 那些正常運轉的企業(ye) ,一旦發現排放超標,環保執法的“鐵齒鋼牙”同樣不手軟。據介紹,過去三年,江陰環保執法處罰總量達到整個(ge) “十二五”期間的3倍。江陰市環境監察局局長唐海剛表示,一般來說環保執法很少會(hui) 選擇雨天去檢查企業(ye) 排汙情況。而在江陰,到了雨天依然會(hui) 派執法人員到企業(ye) 取樣,一旦發現有汙水混入,罰款在所難免。起初有些企業(ye) 還叫屈喊冤,表示混入的是生活汙水。然而,江陰生態環境局領導班子經過討論定下了“規矩”:即便是生活汙水也不行,必須要整改。如今,三年堅持下來,雨天在江陰基本采集不到汙水,晴天更是很少發現汙水排放現象,而之前這樣的處罰數占到總數的15%。

    麵對嚴(yan) 峻的汙染防治,在壓實企業(ye) 治汙主體(ti) 責任的同時,江陰進一步加強了生態環境部門的監管責任。據介紹,江陰有大大小小的印染企業(ye) 203家。最近兩(liang) 年,江陰環保提高“門檻”,倒逼印染企業(ye) 不斷提升廢水、廢氣設施處理,直至達到接管標準。如今江陰的印染企業(ye) 廢水處理設施已更新換代到第五代。初步測算,在這些處理設施的升級換代上,江陰兩(liang) 年時間投入8億(yi) 多元。

    設備雖然是安裝了,但到底有沒有正常運轉,不到現場“抓現行”根本無從(cong) 得知。去年7月,江陰率先在無錫推開企業(ye) 用電工況技防手段,汙染物處理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後台數據一目了然。用電工況3秒鍾內(nei) 就能到達手機端,執法人員不到現場就能“秒查”企業(ye) 排汙情況。唐海剛說,這相當於(yu) 在企業(ye) 安了“一隻眼睛”,企業(ye) 想逃避監管幾乎不可能。目前,首批600家重點排汙企業(ye) 已上線,改造費用由企業(ye) 自掏腰包。到今年年底,爭(zheng) 取能上線1200家。到明年年底,力爭(zheng) 達到2000家。到那時,江陰重點企業(ye) 汙染防治設施的運行時況將盡在掌握之中。

    來源:江南晚報

責任編輯:雷達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19-06-18 09:49
下一篇 2019-06-18 13:51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