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位於(yu) 保定市徐水區的河北晨陽工貿集團有限公司,隻見寬敞整潔的智能化車間裏,全自動機械臂上下翻飛,一桶桶水漆正在被源源不斷地生產(chan) 出來。
全球最大的全水漆智能製造基地、國內(nei) 第一家全水漆製造企業(ye) 、全國塗料企業(ye) 中申請專(zhuan) 利數量最多的企業(ye) ……從(cong) 1998年晨陽自主研發出第一桶水漆開始,依靠創新力量,晨陽在國內(nei) 環保塗料轉型升級的道路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折射出的是對環保塗料創新發展的不懈追求。”該公司新聞辦副總監高鵬介紹說,晨陽水漆環保指標十分突出,能大幅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該公司與(yu) 同等規模的油漆廠相比,一年可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100萬(wan) 噸。
“不生產(chan) 一滴油漆”的環保情懷
——從(cong) 零起步建成全國首家全水漆製造企業(ye)
走進晨陽水漆生產(chan) 車間,卻聞不到想象中的漆味。
“21年來,我們(men) 隻生產(chan) 水漆,是全國第一家全水漆的製造企業(ye) 。”該公司董事長劉善江介紹說,水漆以水為(wei) 稀釋劑,不含苯、甲苯、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質,生產(chan) 無“三廢”,使用無異味、不汙染。
上世紀90年代,劉善江從(cong) 事建材貿易,雖然經銷的多個(ge) 油漆品牌都很暢銷,但最令他頭疼的是油漆存儲(chu) ,“由於(yu) 油漆是易燃易爆化學品,對消防要求非常高,不少經銷商就因為(wei) 存儲(chu) 不當發生火災,損失慘重。”
一次國外考察的經曆,讓劉善江毅然放棄油漆銷售,轉行到水漆的研發生產(chan) 。
“簡單來說,油漆是把從(cong) 化石能源中提煉的有機溶劑作為(wei) 稀釋劑,有機溶劑會(hui) 向空氣中揮發有害物質。而水漆以水為(wei) 稀釋劑,不含苯、甲苯、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質,生產(chan) 無‘三廢’。”劉善江說,他帶領團隊從(cong) 零起步,隻憑一桶從(cong) 國外帶回來的樣品,開始艱難的自主研發。
“當時資金不足、人才短缺,沒有專(zhuan) 業(ye) 設備,國內(nei) 相關(guan) 政策也不明朗,還麵臨(lin) 著國外的技術壁壘。”劉善江說,除此之外還有利益的誘惑。以往的合作夥(huo) 伴紛紛勸他:隻要你們(men) 生產(chan) 油漆,我就從(cong) 你們(men) 這裏定300萬(wan) 、500萬(wan) 、800萬(wan) 元的貨。
“堅信中國塗裝行業(ye) 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絕不生產(chan) 一滴油漆!”劉善江頂住了壓力和誘惑,不為(wei) 短時利益所動,組織團隊持續攻關(guan) 研發,每天工作超過16個(ge) 小時成了家常便飯。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8年12月8日,經過多方合作努力,晨陽研發的第一桶內(nei) 牆水漆成功問世;1999年1月8日,晨陽水漆產(chan) 品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ti) 係認證證書(shu) ;1999年3月8日,晨陽內(nei) 牆水漆正式推向市場。隨著建築水漆、木器水漆、工業(ye) 水漆等係列產(chan) 品相繼問世,晨陽水漆成為(wei) 全國第一家全水漆產(chan) 品生產(chan) 企業(ye) 。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是晨陽水漆的第一個(ge) 巨大發展機遇。從(cong) 那時起,晨陽綠色水漆品牌美譽度得到極大提升,水漆環保的健康理念開始深入人心。當時國家倡導“綠色奧運”,他們(men) 抓住機會(hui) ,組建項目團隊,全天候24小時跟進,最終成為(wei) 奧運期間北京部分場館和街道外立麵粉刷工程材料的供應商。
發展綠色製造,就是守護綠水青山。2015年以來,晨陽水漆產(chan) 銷量連年翻番,成為(wei) 家喻戶曉的環保塗料品牌。
對創新引領的不懈追求
——生產(chan) 質量最優(you) 的環保塗料
在晨陽水漆總部生產(chan) 車間一隅,一個(ge) 燕子窩甚是引人注意:一群燕子正來回穿梭,在窩旁落腳銜食,讓滿是機械設備的工廠車間頓顯生機盎然。
“燕子是對生存環境很挑剔的鳥類,為(wei) 什麽(me) 能在水漆生產(chan) 車間落戶安家?”記者陡生疑惑。
“不光生產(chan) 車間有,連神秘彩金随机派发最高赠送庫房都有燕子窩。”晨陽水漆技術研發中心副總經理董立誌說,奧妙就在於(yu) 廠區環境好,所生產(chan) 的水漆無汙染、無異味,才得以讓極為(wei) 挑剔的小燕在此築巢繁衍。
“水漆是環保型塗料,對環保指標有著極高的要求。”董立誌透露,經過21年的技術積累和創新研發的前瞻布局,晨陽水漆研發的水性金屬防護漆、水性木製工藝品漆等近27項產(chan) 品通過了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其中水性醇酸樹脂的研發更是填補了國內(nei) 技術空白。
植物基兒(er) 童水漆的成功研發是一個(ge) 典型例子。“相比普通水漆,兒(er) 童水漆在環保性上要求更嚴(yan) 苛,兒(er) 童愛塗抹,極容易帶來細菌,如何讓牆麵漆膜更耐擦洗,如何具有既安全又有效殺菌防黴功能,這都是我們(men) 要考慮的問題。”董立誌說,為(wei) 了把環保性能做到最好,研發團隊決(jue) 定采用全新技術工藝,曆時14個(ge) 月,通過上萬(wan) 次的實驗,終於(yu) 研製出具有耐用、易塗布效果的植物基兒(er) 童水漆。
前不久,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二批綠色製造示範名單,河北晨陽工貿集團有限公司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除了環保指標,對水漆功能性指標的高標準追求也是晨陽水漆的核心目標。
“要想在環保塗料市場保持領先地位,必須建立自己的核心技術體(ti) 係。”董立誌介紹說,近年來,晨陽水漆持續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力度,並與(yu) 國內(nei) 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進行產(chan) 學研合作,加快推動代表行業(ye) 先進技術水平的重點攻關(guan) 項目和課題,圍繞核心技術、關(guan) 鍵技術進行科學、係統攻關(guan) 。
截至目前,晨陽水漆不僅(jin) 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建有水性塗料院士工作站,與(yu) 中科院工程研究所合作建立了水性塗裝納米材料實驗室,還與(yu) 中國塗料工業(ye) 協會(hui) 、北京化工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開展產(chan) 學研合作。該公司獨立研發完成科技項目100餘(yu) 項,申請國家專(zhuan) 利1000餘(yu) 項,獲得授權專(zhuan) 利500餘(yu) 項,旗下產(chan) 品覆蓋家裝水漆、工程水漆、工業(ye) 水漆、木器水漆等幾大係列上百個(ge) 品種;相繼榮獲“高新技術企業(ye) ”“中國專(zhuan) 利優(you) 秀獎”“中國金漆獎”“中國塗料行業(ye) 十大創新企業(ye) ”“河北省政府質量獎”等一係列榮譽。
“創新引領、科技領先、製定標準、掌握話語權。”董立誌表示,近年來,晨陽水漆主導和參與(yu) 製定了國家、行業(ye) 、團體(ti) 標準共102項,目前正加強科研創新,吸納全球環保領域技術人才,用科技支撐高質量產(chan) 品,開發更多的多功能水漆,推動塗料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
智能化生產(chan) 線為(wei) 創新發展賦能
——打造全球最大的水漆生產(chan) 基地
晨陽水漆的生產(chan) 車間內(nei) ,一條全自動調色生產(chan) 線正在運行——用於(yu) 辨析色彩的分光儀(yi) 自動分析出色卡的顏色構成,然後驅動設備對水漆配色,配置好的水漆桶再經震蕩搖勻,一桶水漆便被生產(chan) 出來。董立誌說:“這是國內(nei) 第一條成熟運營的智能全自動調色線,配色又快又準,而且要什麽(me) 顏色有什麽(me) 顏色,完全可以滿足私人訂製需要。”
走在偌大的車間裏,目光所及,見不到幾個(ge) 工人,生產(chan) 線上開足馬力的履帶和機械臂才是主角。董立誌介紹說,在生產(chan) 自動化、智能化方麵,晨陽水漆一直走在前列,從(cong) 生產(chan) 到成品出庫自動化率達95%。
“用國際一流、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生產(chan) 線,一是確保產(chan) 品質量穩定,並不斷創新提質;二是保證持續擴大產(chan) 能。”劉善江表示,雖然在發達國家塗料市場,水漆占有率已達80%,而在我國水漆占比尚不足10%,隨著工業(ye) 製造領域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塗料市場“油轉水”也正在加速,為(wei) 水漆的普及使用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截至目前,晨陽水漆已擁有徐水總部、博野分廠及徐水產(chan) 業(ye) 園三大生產(chan) 廠區,年產(chan) 能可達125萬(wan) 噸,成為(wei) 目前全球最大的全水漆智能製造基地。旗下產(chan) 品相繼通過環境管理體(ti) 係認證、職業(ye) 健康安全管理體(ti) 係認證,同時產(chan) 品達到英國WRAS標準,並通過歐盟SGS、德國TUV的檢測,具備與(yu) 國際品牌比肩的競爭(zheng) 實力。
“隨著產(chan) 品質量和環保品牌不斷強化,晨陽水漆的銷量持續走高,高端品牌客戶也不斷拓展。”高鵬表示,晨陽水漆與(yu) 中石油、中石化、中建鋼構、中船重工等知名企業(ye) 、集采平台結成戰略合作夥(huo) 伴,產(chan) 品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建築、裝飾、家具、家電、汽車、船舶等行業(ye) 領域,發展前景越來越好。
來源:河北新聞網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