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天津2020年藍天保衛戰這麽打 緊把“減排”關PM2.5邁入“40檔”” 137979″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天津市將緊緊把握“減排”這一根本之策,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打好“1234”組合拳,擦亮全麵小康“底色”。

天津2020年藍天保衛戰這麽打 緊把“減排”關PM2.5邁入“40檔”"
137979"

    緊扣1個目標——全力確保PM2.5邁入“40檔”


    為(wei) 確保PM2.5濃度在打贏藍天保衛戰既定目標52微克/立方米的基礎上持續改善,進入“40檔”,2020年,全市PM2.5年度目標定為(wei) 48微克/立方米左右,除薊州區鞏固改善外,其他各區PM2.5分解目標在47微克/立方米到49微克/立方米之間。

    抓實2個(ge) 定量——實現以環境容量核定排放減量

    汙染排放總量超出環境容量,是製約空氣質量改善的關(guan) 鍵因素。以減排為(wei) 核心,一方麵模擬測算不同氣象條件下的環境容量,另一方麵結合源解析結果和排放原清單核算汙染物排放量。經科學分析,為(wei) 確保實現PM2.5年度目標,全年主要大氣汙染物須淨減排5000噸以上。為(wei) 此,2020年首次將減排量指標納入年度目標,同時針對各區結構特征、汙染貢獻以及工程任務情況,將全市減排量任務分解到各區,並建立量化考核機製。

天津2020年藍天保衛戰這麽打 緊把“減排”關PM2.5邁入“40檔”"
137979"

    強化3大領域——統籌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

    2020年進一步強化細化大氣汙染防治重點任務108項,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的“主戰場”。

    在結構減排方麵,穩妥推進3家鋼鐵企業(ye) 逐步減排、按期全麵停產(chan) ,再完成工業(ye) 園區整合21個(ge) 、撤銷取締65個(ge) ;煤炭消費總量嚴(yan) 格控製在4000萬(wan) 噸以內(nei) ,47台燃煤鍋爐完成熱源替代或改燃關(guan) 停;全市鐵路貨運量占比達到20%以上,按季度逐步提高靠港船舶岸電使用比例,年底前實現全覆蓋。

    在工程減排方麵,嚴(yan) 把煤炭準入關(guan) 、運輸關(guan) 、堆存關(guan) 、集疏港關(guan) 。48台燃煤鍋爐完成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鋼鐵行業(ye) 全麵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焦化、水泥、垃圾焚燒、磚瓦、鑄造等行業(ye) 實施深度治理。分批實施609台燃氣鍋爐低氮改造。151家工業(ye) 企業(ye) 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道路橋梁施工及養(yang) 護作業(ye) 使用水性塗料。

    在管理減排方麵,每月通報施工揚塵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結果,實現智能渣土車全覆蓋,科學拉大“以克論淨”考核分差,依法處罰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或他人露天焚燒秸稈行為(wei) 。新購置公交車全部選用新能源汽車,嚴(yan) 格管控高排放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對建設項目倍量替代等要求落實情況開展核查檢查。

    提升4項能力——運用法規、經濟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提升科技治汙水平。借助國家大氣攻關(guan) 中心及本市科研團隊,深化O3和PM2.5協同管控。充分發揮自動監控係統作用,強化實時調度,輔助監管執法。借助無人機、衛星遙感、高架視頻等科技手段,配合地麵巡查,實現對露天焚燒火點的全時段、全覆蓋動態管控。

    強化依法治汙能力。製修訂鍋爐、工業(ye) 企業(ye) 揮發性有機物、鋼鐵、垃圾焚燒和平板玻璃5項大氣汙染物排放地方標準。以煤炭監管、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重型柴油貨車、施工工地揚塵及非道路機械管控、露天焚燒等為(wei) 重點實施一係列聯合或專(zhuan) 項執法檢查。

    打造綠色發展引擎。以容量定減量,以排放調結構,綜合源頭替代、環境稅收、差異化管控等手段,逐步淘汰汙染重、效益低的企業(ye) ,引導環境友好、技術領先、附加值高的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hui) 與(yu) 環境效益,助力綠色高質量發展。

    落實環境保護責任。通過落實黨(dang) 政責任形成工作合力,通過落實屬地責任強化精細管控,通過落實監管責任推動任務實施,通過落實主體(ti) 責任實現汙染減排。

    來源:水漆助手

責任編輯:陸虎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20-03-24 09:37
下一篇 2020-03-24 13:33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