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ge) 疫情,打破了很多常規,也不感慨什麽(me) 。這兩(liang) 個(ge) 多月來,各位已經被疫情“教育”了很多。感受最多的,就是塗料同行們(men) 開始重視線上渠道,特別是線上視頻直播賣貨。
但這種重視我覺得是無奈之舉(ju) 。品牌廠商們(men) 著急壞了:一方麵天天被朋友圈的建材同行刷屏,一方麵實體(ti) 門店開不了門,又想做生意,逼著自己也要研究直播。
這一波像極了當年(2012年)我在微博現場報道各塗料品牌雙11的銷售實錄。激動興(xing) 奮+焦慮,但怎麽(me) 做是個(ge) 大問題!沒有團隊,臨(lin) 時組建個(ge) 團隊又不太可能。看著生意被有團隊的品牌們(men) 搶走嗎?
於(yu) 是那些號稱“專(zhuan) 家”的團隊出現了,全程幫助做直播,費用超高。據不完全調查:一場全國類直播活動的基礎費不低於(yu) 15萬(wan) ,外加扣點提單等費用。到底要不要請第三方來做呢?竊以為(wei) ,一切合作都要基於(yu) 一個(ge) 核心:自己的病因在哪?如果不知道,就病急亂(luan) 投醫,最後病隻能越來越重。
做直播首先要明白,流量從(cong) 哪裏來?直播麵對C端消費者,做的是零售,而一切零售的本質是流量。流量有多少,是否精準,影響到訂單轉化率高低,所以運營線上直播的負責人,隻要盯著兩(liang) 個(ge) 數據,即流量(進店率)和成交(轉換率),流量分母愈大,訂單數愈高。
但大部分塗料品牌都不具備吸引自然流量的能力。看看搜索引擎、包括天貓京東(dong) 等上的搜索,自己品牌名有沒有被人主動搜索過,搜索量是多大?如果數據很慘,說明你的品牌了不起隻是麵對經銷商的B端品牌!
舍不得花錢去公共流量池“搞”流量,大部分生意都是靠各地經銷商完成的。這樣的品牌要做全國性活動,隻能借助“私域流量”,即發動全國經銷商導致後者私人的消費者。但經銷商為(wei) 什麽(me) 要把自己的資源給你呢?必定是總部給予支持、補貼,以及統一活動的獎罰。
解決(jue) 了直播流量問題,那訂單轉化率如何提高?能否達到行業(ye) 平均水平?這又涉及到了活動政策、價(jia) 格和品牌號召力,以及直播現場的主播能力、導播能力等。別以為(wei) 現場直播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如果拿著手機隨意拍拍,找個(ge) 說話都不溜、顏值又不高的主播,基本就廢了。中國好聲音的學員唱歌不好聽,人不好看,你們(men) 會(hui) 不會(hui) 換台?
回到最初話題,要不要請專(zhuan) 業(ye) 第三方?竊以為(wei) ,如果品牌總部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因在哪,先不要急著找“專(zhuan) 家門診”。畢竟,任何第三方合作,都是基於(yu) 知道自己缺啥,然後給你補啥。何況,如果第三方如果真管用,何不收購他們(men) 算了呢?
當然,組建自己的團隊才是根本!但這可能又是一句廢話。畢竟,很多廠家十多年前組建的電商團隊,估計大部分都解散了。類似這種沒有耐心的運營,也會(hui) 在直播渠道上延續。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雖然我操盤了一次自認比較成功的直播,但感覺除了自己微不足道的能力,外在因素還是很重要。總之,直播很難做好。即使天時地利人和具備,最後也還是要強調一點,即如果不是老板親(qin) 自操刀管理,基本一陣風。(中外塗料周刊)
責任編輯:李謹之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