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電影、旅遊、酒店、交通運輸、製造等勞動密集型實體(ti) 經濟造成了重創,塗料行業(ye) 也不例外。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有專(zhuan) 家卻認為(wei) ,長遠看,具有抗菌、抗病毒、空氣淨化、空氣清新等細分品類的功能性塗料,在需求與(yu) 環境的共同作用下,會(hui) 有很大市場;不過,另一種觀點則是針鋒相對:天然健康的居住環境可遇而不可求,抗菌塗料未必有理想作用和效果,爆發式增長的可能性不大。
無論如何,行動勝於(yu) 雄辯。環視塗料市場,針對疫情展開的抗疫營銷戰,實際上早已開打得如火如塗。有哪些企業(ye) 打著精彩呢?到底如何看待抗菌毒塗料?抗菌毒塗料會(hui) 迎來井噴式增長嗎?跟著中外塗料周刊記者一起來關(guan) 注——
什麽(me) 是抗菌塗料?抗菌塗料的原理是什麽(me) ?又有哪些標準?對於(yu) 專(zhuan) 業(ye) 人士,這些問題是小菜一碟。但對於(yu) 消費者而言,卻很可能是懵懵懂懂。
我們(men) 都知道自然界的微生物無處不在,就連在中也潛藏著一些細菌、黴菌等“隱形破壞分子”。塗料也不例外,也會(hui) 遭受到微生物的侵蝕。特別是在潮濕、悶熱等環境中,微生物會(hui) 侵蝕塗層表麵,生長繁殖並產(chan) 生各種酶、酸和毒素等,導致塗層褪色、發黴、長藻,以致脫落,破壞建築結構,影響建築壽命,甚至影響到人的身體(ti) 健康。
根據HG/T 3950-2007《抗菌塗料》,抗菌塗料是指經國家權威機構按抗菌標準檢測並符合檢測要求的塗料。目前中國已經發布實施了7項抗菌塗料標準,其中包括3項國家標準,1項軍(jun) 用標準,2項行業(ye) 標準。這些標準對塗料的抗(細)菌、防黴、抗藻性能分別進行了規定。很顯然,抗菌塗料研發的目的,是為(wei) 了保護建築不被細菌、黴菌和藻類等各種微生物侵蝕,能有效抑製牆麵細菌的滋生,改善並提升場所的衛生狀況。
抗菌塗料如何實現抗菌的呢?抵禦微生物的方法比較多,主要涉及到的關(guan) 鍵成分包括抗菌劑、防黴劑等有機化合物。如淨味360抗菌牆麵漆,采用的是吡啶硫酮鋅,是目前環保性能最好的殺菌劑之一,利用非特定性的殺菌機製,不易引起細菌抗藥性,有效抵禦19種常見細菌與(yu) 黴菌。還采用特殊膠囊包覆技術,避免抗菌劑流失,使得效果更持久,具有更高效的殺菌能力。
抗病毒塗料功能的實現,則依賴一些所謂的專(zhuan) 利技術,如“銀離子殺滅機理”,是通過製造氧化還原反應來破壞微生物細胞膜中的蛋白酶,最終導致微生物死亡來達到抑菌殺菌的目的。
現在,針對在不同環境中對微生物控製的不同需求,市場開發出了多種抗菌塗料,包括抗菌塗料、防黴塗料和抗藻塗料,以及多功能合一抗菌防黴塗料、防黴抗藻塗料和抗菌防黴抗藻塗料、殺病毒塗料等。不少塗料企業(ye) 在抗菌塗料的創新研發上你追我趕,契而不舍。
3月20日,紫荊花塗料集團采取獨有的新一代抗菌技術,研發的全新抗菌塗料——塗倍安99抗菌牆麵漆,全麵上市。據介紹,紫荊花塗倍安99抗菌牆麵漆擁有“強效抗菌”、“淨味環保”及“遮蓋力強”三大優(you) 勢,不僅(jin) 可以起到裝飾作用,還能抑製牆體(ti) 生菌,能有效抵禦大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多種細菌,抗菌率高達99.9%。
據了解,連同新上市的塗倍安99抗菌牆麵漆產(chan) 品在內(nei) ,紫荊花已經推出了貝倍安兒(er) 童漆、優(you) 塗麗(li) S3竹炭抗菌無添加強化麵漆、淨佳暢享竹炭抗菌5合1牆麵漆等多款適用於(yu) 不同人群及場地的抗菌塗料,能長久有效抑製牆麵細菌的滋生,降低或阻斷病菌傳(chuan) 播渠道。
率7大全資子公司捐贈300萬(wan) 元、承諾疫情期間一個(ge) 都不能少的知名塗料企業(ye) 集團,接連推出了淨味抗菌5合1內(nei) 牆乳膠漆、竹炭無添加淨味抗菌內(nei) 牆乳膠漆、淨味抗菌3合1內(nei) 牆乳膠漆和淨味抗菌2合1內(nei) 牆乳膠漆等多款“淨味抗菌”係列新產(chan) 品。
產(chan) 品從(cong) 選材到工藝,嚴(yan) 格控製所有環節。在產(chan) 品配方和生產(chan) 過程中,企業(ye) 承諾絕不人為(wei) 添加可溶性重金屬(鉛、汞、鎘等)和苯、甲苯、甲醛及揮發性化合物(VOC)。所有產(chan) 品采用“淨味技術”,含有“天然活性竹炭因子”,在實際的應用環境中,竹炭的微孔結構可有效吸收、淨化空氣中的甲醛、VOC等有害物質。
據了解,巴德士“淨味抗菌”係列產(chan) 品均已通過國家權威機構按HG/T 3950-2007 《抗菌塗料》的抗菌標準檢測,且完全符合檢測要求,塗料中的強力防黴因子,能有效抑製潛藏於(yu) 室內(nei) 環境中的細菌的生長,抗菌率高達99.9%。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