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穩定的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現在經濟總量已躍居全世界第二位,能源消耗卻占到世界第一位。為(wei) 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國家製定了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的宏偉(wei) 目標,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早已成為(wei) 我國經濟建設發展進程中的基本國策,在此大背景下,我國建築節能行業(ye) 也隨之步入發展正軌。

我國建築節能行業(ye) 經曆了較長的發展曆程。早在 80 年代,我國就建立了建築熱工設計方法,並在以後的幾十年時間裏不斷完善基礎數據,使建築節能設計有所依據,節能標準的合理性及可行性也不斷加強。
而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方麵,北京、河北和山東(dong) 省的節能設計標準要求走在了全國前列。
北京作為(wei) 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建築節能設計領域一直處在國家先進領先地位。早在國內(nei) 夏熱冬冷地區推行65%居住建築節能標準時,北京市就率先發布並實施了75%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山東(dong) 省和河北省隨後於(yu) 2015年發布相應標準。顯然,75%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仍不能滿足當前嚴(yan) 峻的能源節約要求,為(wei) 貫徹市“十三五”節能規劃,北京即將進入80%節能設計標準的曆史進程。該設計標準於(yu) 2019年年底通過了專(zhuan) 家評審,並於(yu) 2020年7月發布,標準名稱為(wei) 《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DB11/891-2020。
北京市率先發表的本標準,為(wei) 我國第五步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邁出了堅持的一步。節能率達到了80%以上,即在現行75%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節能20%以上,且全部由圍護結構節能承擔。該標準額的編製以打造國際一流標準為(wei) 目標,且采用最嚴(yan) 格的節能判定方法,對建築節能設計采用規定性指標和性能化指標雙級控製的節能判定方法。

隨著建築節能行業(ye) 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理念也紛紛在業(ye) 內(nei) 湧現,“被動房”正是一個(ge) 近幾年已在建築節能領域出現並火遍大江南北的“舶來品”。
“被動房”起源於(yu) 德國和瑞典,發展到國內(nei) 通常被稱為(wei) 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是一種從(cong) 人的需求出發,順應自然界的溫度、濕度、陽光、地形、地貌等自然元素,少用或不用空調、暖氣等主動式能源,尊重、利用、保護自然的建築體(ti) 係。中國古代建築所謂“得山川之靈氣,受日月之光華”即是被動式理念的體(ti) 現,由古代沒有現代技術和設備滿足建築對能源的需求,所以很早就通過建築自身的布局、構件設計抵抗嚴(yan) 寒酷暑。
現今,被動式建築憑借其高節能效率、高居住舒適性在國內(nei) 迅速發展,並且以超低能耗與(yu) 高居住舒適度被廣泛宣傳(chuan) 推廣並應用,已然成為(wei) 中國建築行業(ye) 向低碳和綠色發展轉型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氣候差異大,這使得在發展被動式超低能耗技術方麵,我們(men) 無法完全借鑒國外經驗,必須結合各地實情,積極探索出符合中國國情的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技術。
中國建築有上千年的發展曆史,很多概念和技術都不落後,但也存在一些刻板理念,無法很好的做到因地製宜,讓技術最大化轉化為(wei) 居住體(ti) 驗。因此我們(men) 須積極學習(xi) 各國被動式超低能耗技術,認真思考各項技術針對各氣候環境的應用,讓技術能靈活運用到不同場景當中,因地製宜地解決(jue) 我們(men) 麵臨(lin) 的實際問題。
我們(men) 國家橫跨多個(ge) 氣候帶,南北地區的供暖設備和空調分布極不平衡,與(yu) 同一緯度的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冬夏溫差更大;同時,我國又是一個(ge) 發展中國家,各地經濟發展存在差距,城市和農(nong) 村資源不均勻。受以上自然條件和社會(hui) 經濟發展條件影響,我們(men) 的居住環境要如何達到小康水平、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種技術控製和智能化手段、如何利用自然結合的方式、如何利用中國高層建築的特點,這些課題,都需要在深入探索、學習(xi) 相關(guan) 技術之後,得出一個(ge) 係統、全麵的研究方案。
建築節能是一個(ge) 需長期努力才能實現的目標,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的出現,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實現該目標的途徑與(yu) 技術;此外,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也同時符合了居民、建築商、國家發展等各方的需求,如能在全國範圍內(nei) 進行廣泛推廣,必將改變整個(ge) 建築行業(ye) 的能耗現狀,大大緩解能源需求和溫室氣體(ti) 減排的壓力。
但正如業(ye) 內(nei) 人士所指出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距離“遍地開花”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其大規模發展,仍需高質量技術產(chan) 品、市場經濟吸引力和政府政策支持三方麵注入動力。
此外,中國特色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的推行,也需要“綠色建材”提供物質基礎支持。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的建造往往需要特殊的高效保溫材料、高性能的圍護結構及熱回收的新風係統,涉及到大量綠色建材的應用,其中很多技術和理念與(yu) 傳(chuan) 統標準大相徑庭。而在綠色建材質量與(yu) 相關(guan) 技術方麵,我國與(yu) 國外還存有不小差距。
目前,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在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的發展過程中,參考國外的經驗和理念固然重要,但我們(men) 也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更應加大探索研究的力度,根據過國內(nei) 南北方、東(dong) 西部各地區條件參數,製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相關(guan) 技術標準,構建起真正屬於(yu) 中國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體(ti) 係。

隨著民眾(zhong) 對居住品質追求的不斷提高,建築品質向著“舒適、節能、更高質量、優(you) 環境”的方向靠攏已成為(wei) 必然趨勢,因此,我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的發展與(yu) 推行已是當務之急。
自2019年9月1日起,國家《近零能耗建築技術標準》(GB/T51350-2019)已正式實施。該標準的建立,既完成了與(yu) 國家1986年—2016年的建築節能30%、50%、65%的“三步走”標準的合理銜接,又和我國2025、2035、2050年中長期建築能效提升目標進行了有效關(guan) 聯。該標準的發布。不僅(jin) 對我國未來建築節能相關(guan) 行業(ye) 的發展提供了具有重要引領作用的權威執行標準,更對建築節能產(chan) 品部品行業(ye) 的定位和走向起到了重大的指導意義(yi) 。
從(cong) 嚐試在建築行業(ye) 中推行節能措施開始,國內(nei) 建築節相關(guan) 領域已走過了40多年的發展曆程。現在,建築節能板塊從(cong) 材料到施工、從(cong) 技術標準到行業(ye) 規範、從(cong) 基礎建設到頂層設計均已形成了較為(wei) 完整體(ti) 係。而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近零能耗建築、零能耗建築及產(chan) 能建築等一係列高節能效率建築形式的出現,為(wei) 我國現有的建築節能發展道路引入了全新的方向,它們(men) 打破了傳(chuan) 統“分步走”的節能設計標準所遇到的瓶頸,也必將引領我國的建築行業(ye) 邁向更高的維度。
來源:七彩建設
責任編輯:陸虎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