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一係列環保政策密集驅動下,“油改水”已是勢在必行。如何精準而科學管理工業(ye) 塗裝,達成有效削減各類VOCs 排放的目標顯得尤為(wei) 重要——

9月11日,由安徽省鋼結構協會(hui) 與(yu) 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 “同心同行,合作共贏”安徽省“油改水”綠色塗裝高端論壇在合肥市拉開帷幕。
活動得到上海市金屬結構行業(ye) 協會(hui) 、上海建科檢驗有限公司(國家建築工程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鋼結構協會(hui) 、國家鋼結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安徽廣播電視台城市之聲、慧聰網、鳳凰網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特邀出席的領導、嘉賓有:安徽省鋼結構協會(hui) 朱華先生、上海市金屬結構行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葉佳人先生、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助理鄒珍美女士、 上海建科檢驗有限公司塗覆塗裝檢驗中心主任(國家建築工程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李劍先生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機所紅外光譜研究室副主任李相賢先生、中國鋼結構協會(hui) 專(zhuan) 家、國家鋼結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總工程師王東(dong) 林先生,集泰股份研發中心-聚氨酯&丙烯酸塗料研發組組長高級研發工程師陳劍華先生等。安徽廣播電視台城市之聲記者來到現場並進行采訪。

亟需破局
安徽大氣防治距2020年目標仍有不小差距
當前安徽省大氣汙染防治形勢十分嚴(yan) 峻,麵臨(lin) PM2.5和臭氧汙染雙重壓力。計劃到2020年底,全省14個(ge) 未達標市(除黃山、池州外)PM2.5平均濃度要實現比2015年下降18%的目標。截止今年3月25日,14個(ge) 市的PM2.5雖然同比下降了24.5%,但較2015年僅(jin) 下降12.6%,距離目標仍有不小的差距。
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形成 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提物,加強VOCs治理是控製PM2.5和臭氧汙染的有效途徑,也是幫助企業(ye) 實現節約資源、提高效益,堅守安全隱患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集泰股份舉(ju) 辦本次“油改水”綠色塗裝高端論壇的初衷——通過鋼結構上下遊產(chan) 業(ye) 的高效協作,共同推進源頭替代,減少VOCs產(chan) 生。
從(cong) 末端治理到源頭替代
朱華:以長遠角度看,防腐漆的水性化必然是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

安徽省鋼結構協會(hui) 秘書(shu) 長朱華指出,近年來,安徽省的鋼結構企業(ye) 麵臨(lin) 著巨大的環保壓力。我國的環保部門近年來也逐漸意識到末端治理的局限性,開始大力推行源頭替代的政策,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VOC的排放問題。以長遠角度看,防腐漆的水性化必然是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優(you) 秀的水性塗料可以滿足VOCs質量比低於(yu) 10%的豁免門檻,使眾(zhong) 多鋼結構企業(ye) 無需建設噴漆房,無需采取末端治理措施,水性塗料的包裝桶也不屬於(yu) 危險品,這些都大大較少了企業(ye) 的生產(chan) 成本。他希望通過安徽鋼結構協會(hui) 和集泰股份聯手主辦的“油改水”綠色塗裝高端沙龍活動能夠給整個(ge) 行業(ye) 帶來一些啟發與(yu) 感悟。
協會(hui) 要做好參謀和服務
葉佳人:解決(jue) 鋼結構行業(ye) VOCs源頭減排,是行業(ye) 關(guan) 聯企業(ye) 的責任和義(yi) 務

上海市金屬結構行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葉佳人認為(wei) ,麵對鋼結構產(chan) 業(ye) 發展機遇和壓力,協會(hui) 會(hui) 員單位中VOCs設備投入先行先試的企業(ye) ,均麵臨(lin) 著生產(chan) 效率低、成本大幅增加等生存壓力,也為(wei) 鋼結構塗料生產(chan) 企業(ye) 帶來更多的新課題。解決(jue) 鋼結構行業(ye) VOCs源頭減排,是行業(ye) 關(guan) 聯企業(ye) 的責任和義(yi) 務,作為(wei) 行業(ye) 協會(hui) 將進一步加強該領域和工作的引領與(yu) 解決(jue) 途徑的研究,既要做好政府相關(guan) 法規頒布實施的“參謀”,又要為(wei) 關(guan) 聯企業(ye) 的良性發展做好服務。
水性塗料助VOCs減排顯著
鄒珍美:群策群力,助力油改水進入快車道

集泰股份董事、總經理助理鄒珍美發言指出,集泰近10年累積銷售水性塗料超10億(yi) 元,累積減少VOCs排放3萬(wan) 噸以上,為(wei) 國家的環保事業(ye) 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鋼結構行業(ye) ,由於(yu) 中小企業(ye) 多,施工不規範,施工溫度濕度不可控、成本壓力大等問題影響使得在鋼結構行業(ye) 推廣水性漆推進速度較為(wei) 緩慢。這些需要政府引導、行業(ye) 推動、企業(ye) 高層重視,這也是本次論壇舉(ju) 辦最大原因之一。她希望,通過政策宣講、企業(ye) 及專(zhuan) 家共同行動、群策群力,為(wei) 打贏藍天保衛戰盡一份力。
兼具前瞻性和實操性的課題分享
順應潮流,水性塗料行業(ye) 已迎來良好發展機遇
論壇現場,四位特邀重量級專(zhuan) 家針對工業(ye) 塗裝的VOCs減排進行精彩課題分享——
李劍:國內(nei) 第一個(ge) 關(guan) 於(yu) 水性鋼結構用防腐塗料應用標準,10月起實施

上海建科檢驗有限公司(國家建築工程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塗覆塗裝檢驗中心主任李劍分享指出,經工信部審查批準,HG/T 20720-2020《工業(ye) 建築鋼結構用水性防腐蝕塗料塗裝及驗收標準》於(yu) 2020年4月16日公布,10月1日起實施。這是國內(nei) 第一個(ge) 關(guan) 於(yu) 綠色產(chan) 品——水性鋼結構用防腐蝕塗料應用的標準。本標準的製訂,對國家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在新建、改建、擴建工程中的工業(ye) 建築鋼結構水性防腐蝕塗料工程的設計、塗裝施工及驗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他認為(wei) ,防護塗料行業(ye) 正在發生巨變,塗料企業(ye) 要想不被時代拋棄,隻有順應國家政策以及環保要求的雙重標準,才能走得更長久。
李相賢:使用水性塗料,是降低VOCs排放的根本性方向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機所紅外光譜研究室副主任李相賢認為(wei) ,減少工業(ye) 塗裝行業(ye) VOCs排放,共分三個(ge) 重要步驟。其中從(cong) 源頭削減,就工業(ye) 塗裝行業(ye) 而言,使用符合環境標誌產(chan) 品技術要求的水性塗料,是塗裝行業(ye) 降低VOCs排放的根本性方向。他指出,除了掌握汙染主要源頭,還要對其進行監測同樣是防治汙染的關(guan) 鍵所在,為(wei) 此,李相賢主任對VOCs光學監測技術進展進行了詳細的解說,認為(wei) 它是未來有害氣體(ti) 監測技術的的主要發展方向。
王東(dong) 林:鋼結構建築必須要解決(jue) 耐腐蝕性差、耐熱不耐火的問題

中國鋼結構協會(hui) 專(zhuan) 家、國家鋼結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總工程師王東(dong) 林教授認為(wei) ,鋼結構建築的節能環保、抗震性能優(you) 越、材料均勻,塑性、韌性好等優(you) 勢突出,是很好的環保建築材料,但由於(yu) 造價(jia) 比傳(chuan) 統磚混/鋼混高、耐腐蝕性差、耐熱不耐火的缺點,至今並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廣。他認為(wei) 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隻要鋼結構建築能解決(jue) 耐腐蝕性差、耐熱不耐火的問題,未來將會(hui) 逐漸在建築行業(ye) 得到很好的應用推廣。
陳劍華:水性漆有著溶劑型塗料沒有的巨大優(you) 勢

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聚氨酯&丙烯酸塗料研發組組長、高級研發工程師陳劍華認為(wei) ,如今市場上的重防腐塗料,依然被油性產(chan) 品占據半壁江山,溶劑型塗料VOCs含量高,其閃點低(25-38℃),遇靜電、明火會(hui) 引發燃燒爆炸,此類事故已發生多起;而水性漆幾乎不含有機溶劑,用水稀釋即可,即使明火也點不著,沒有易燃易爆的安全隱患。集泰水性漆致力於(yu) 提供環保塗料定製化解決(jue) 方案,已累計為(wei) 超過200家鋼結構客戶和項目,以及超過300萬(wan) 平方的石化儲(chu) 罐、管道管線和裝置設備提供了“安全、健康、環保”的產(chan) 品。

綠色全國行
讓我們(men) 相約下一站:山東(dong) 濰坊
從(cong) 今年6月啟動至今,集泰水性漆的“油改水”沙龍活動已在廣州、青海等多地舉(ju) 行,取得了熱烈的社會(hui) 反響,得到了行業(ye) 的眾(zhong) 多支持,受到了青海電視台、鳳凰網等多家媒體(ti) 的報道。

9月18日,集泰股份將去往山東(dong) 濰坊,攜手山東(dong) 省鋼結構協會(hui) 、山東(dong) 省環境保護基金會(hui) 、山東(dong) 省環境保護產(chan) 業(ye) 協會(hui) ,再度發起“油改水”綠色塗裝討論,以“集泰,助綠色常在”的企業(ye) 擔當,為(wei) 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
來源:集泰股份
責任編輯:李德勝
(更多資訊請登錄:神秘彩金随机派发规则 www.dgfyfs.com)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