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淩晨,經過連續5小時的混凝土澆築,由四川鐵投集團下屬四川路橋承建的宜賓市鹽坪壩長江大橋主橋實現合龍,通車指日可待。該橋索塔為(wei) 全國首創“魚躍長江”造型。不久的將來,四川長江幹線主航道將再添一座過江通道,宜賓主城區長江大橋也將由單橋變雙橋,通行現狀大大改善。
索塔造型全國首創,智慧化監測確保了建設精度
鹽坪壩長江大橋主橋合龍施工從(cong) 1月9日8時開始,曆經上、下遊主縱梁和橫梁的吊裝、焊接,以及橋麵板安裝、濕接縫混凝土澆築,順利實現合龍。
寬闊的江麵上,一座氣派的大橋飛跨,猶如一道彩虹,將兩(liang) 岸緊密相連。這座雙塔雙索麵混合式疊合梁斜拉橋主跨長達480米,橋麵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每小時80公裏。其中,南北岸主塔高約183米,相當於(yu) 60層樓高,從(cong) 側(ce) 麵看任一座索塔,兩(liang) 條曲線從(cong) 橋麵向上延伸,在塔頂合龍並伸出一部分,形成“魚頭”,整體(ti) 造型猶如一條躍出水麵、向上飛騰的江魚。
“這種魚躍長江的索塔造型為(wei) 全國首創,給建設也帶來很大挑戰。”四川鐵投集團四川路橋宜賓市鹽坪壩長江大橋項目負責人秦建均對四川在線記者說,這種特殊的造型使得索塔施工工序複雜。為(wei) 此,項目部采用了世界上精度最高的TS60測量機器人,並協同科研院校進行科技攻關(guan) ,讓索塔建設24小時處於(yu) 智能化高精度監測下,確保了橋梁每個(ge) 位置的精度控製。
60層樓高的索塔是整座大橋的主要受力支撐,為(wei) 滿足其受力要求,兩(liang) 岸主墩樁基深深“埋進”岩石,采用了旋挖樁擴孔工藝解決(jue) 硬質岩層基樁的大直徑旋挖技術難題,為(wei) 長江中上遊類似工程提供了借鑒。2020年8月,長江上遊出現50年一遇特大洪水,四次淹沒大橋棧橋,鹽坪壩長江大橋南岸邊主跨現澆支架仍咬定根基,屹立於(yu) 長江岸邊,經受住了考驗。
市民投票選出“全國首創”,將快捷聯係長江兩(liang) 岸
這座大橋為(wei) 何要采用“魚躍長江”的設計?秦建均說,這一獨特的造型設計,由宜賓當地市民投票選出,寓意長江和珍稀魚類,賦予了橋梁生態保護的紀念意義(yi) 。
為(wei) 何造型設計要由市民投票決(jue) 定?這與(yu) 鹽坪壩長江大橋的重要作用有關(guan) 。
鹽坪壩長江大橋是宜賓市鹽坪壩長江大橋及連接線工程的4個(ge) 子項目之一。該工程位於(yu) 宜賓市鹽坪壩組團與(yu) 臨(lin) 港經開區之間,是《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13-2020)》中規劃的四川長江幹線主航道17座過江通道之一。
宜賓市臨(lin) 港經開區與(yu) 敘州區僅(jin) 一江之隔,往來卻十分不便。在宜賓主城區,有“萬(wan) 裏長江第一橋”之稱的菜園沱長江大橋,獨立撐起南岸與(yu) 三江新區接近負荷的車流量,從(cong) 臨(lin) 港經開區到敘州區,在車流平峰、道路通暢的情況下,也需約半小時車程。
鹽坪壩長江大橋及連接線工程全長2.4公裏,含立交、大橋、連接線等4個(ge) 子項目,建成通車後,僅(jin) 5分鍾左右即可通達南北兩(liang) 岸,有效緩解交通壓力,強化主城區對臨(lin) 港經開區的輻射作用。
秦建均介紹,大橋主橋合龍後將進入下一階段施工,預計今年6月30日,鹽坪壩長江大橋及連接線工程就將全部建成通車。一座嶄新的長江大橋、川江幹線主航道過江通道,即將現身!
文章來源:四川在線
責任編輯:李謹之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