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基建”在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被首次提出以來,中央和各地方已經密集部署了一係列圍繞“新基建”建設的方針和政策。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範圍;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liang) 新一重”建設。
“新基建”市場巨大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召開會(hui) 議,會(hui) 議指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隨著需求回暖、5G網絡和大數據中心等大批“新基建”項目加速推進、企業(ye) 利潤上升,加之新開工和到位資金繼續向好,先行PMI指數不斷創出新高。
業(ye) 內(nei) 人士和媒體(ti) 機構將新基建涉及的主要領域歸納為(wei) 7個(ge) 方麵:5G基站、特高壓、工業(ye) 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車充電樁、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
據相關(guan) 數據統計,從(cong) 目前有公布的各省2020年重點項目清單來看,總投資額約48萬(wan) 億(yi) 。加上未公布具體(ti) 投資額的省區市,預計將達50萬(wan) 億(yi) 左右。當然這不是說今年就要全部投資到位的,而是未來3~5年內(nei) 的總的一個(ge) 投資藍圖。
這其中, 保守估計至少有10%屬於(yu) 新基建領域,總投資預測也在10萬(wan) 億(yi) ,而這10萬(wan) 億(yi) 新基建帶動的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存在的潛力和商機是巨大的。
在這些投資清單中,多地調整了新的投資領域。例如,在補齊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傳(chuan) 統基建的基礎上,大力發展5G、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基建設施,發展創新型產(chan) 業(ye)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各省也都在醞釀刺激新基建的舉(ju) 措和方案,例如吉林省率先發布了《新基建“761”工程方案》 ,從(cong) 2020年實施,十四五期間完成,實施項目2188個(ge) ,總投資10962億(yi) 元。
新基建將成為(wei) “十四五”的重要發展方向
2019年11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研究部署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編製專(zhuan) 題會(hui) 議。李克強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guan) 鍵階段,將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項目,著力提升基礎設施水平。
2020年開年以來,已有北京、廣東(dong) 、重慶、湖南等多個(ge) 省市的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新基建。由此可見,2020年有望成為(wei) 新基建的大舉(ju) 布局之年。新基建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助力“十三五”規劃妥善收官,又與(yu) “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相契合,將成為(wei) “十四五”的重要發展方向。
政策頻頻加碼,推進新基建產(chan) 業(ye) 部署
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為(wei) 代表的部委,相繼發布產(chan) 業(ye) 政策,致力於(yu) 新基建,包括對傳(chuan) 統基建補短板與(yu) 建設5G為(wei) 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部:完善城市群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絡,推進基建補短板完善京津冀、長三角等城市群交通網絡,推進城市群基建補短板。
圖為(wei) 2020年交通部預期投資目標
工信部: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覆蓋各地區、各行業(ye) 的工業(ye) 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ge) 重點行業(ye) 打造30個(ge) 5G全連接工廠。基本建成國家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ti) 係,建設20個(ge) 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ge) 行業(ye) 級分中心。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5個(ge) 省區市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及新型基建。以廣東(dong) 為(wei) 例,2020年將在全省新建6萬(wan) 座5G基站,新基建投入預計超500億(yi) 元。廣州更率先推出針對新基建的產(chan) 業(ye) 政策“新基建10條”。
“新基建”在哪些領域有發展機會(hui) ?
科技基建——5G
5G基建將成為(wei) 信息經濟的核心引擎,半導體(ti) 產(chan) 能轉移釋放龐大需求。5G將成為(wei) 社會(hui) 發展關(guan) 鍵動力與(yu) 抓手。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5G社會(hui) 影響力》測算,預計2030年,5G將帶動的總產(chan) 出、經濟增加值、就業(ye) 機會(hui) 分別為(wei) 6.3億(yi) 元、2.9億(yi) 元和800萬(wan) 個(ge) 。
新能源基建——光伏、電伏
新基建熱潮來襲,光伏風電為(wei) 代表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迎來機遇期。能源轉型,是對傳(chuan) 統能源行業(ye) 的“補短板”。以光伏、風電為(wei) 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能源轉型的“尖兵部隊”。隨著新基建的大舉(ju) 布局,以光伏、風電為(wei) 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也將迎來新一代機遇期。
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生態
新一輪的基建補短板:新一輪的基建,和過往 的“舊基建”相比,更加聚焦到以城市軌道交通、城市間高速鐵路、生態治理等基建重大項目;並且,在目前“穩增長”需求不斷提升的宏觀環境下,“新一輪的基建”對經濟的支撐具有重要作用。
電新
2020年是“新基建”啟動的一年,特高壓已經被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麵高度。2020年國網特高壓建設全麵恢複,國網加快推進13條特高壓線路核準、開工、建設,涉及金額約為(wei) 1965億(yi) 元,預計將在2021-2022年迎來營收確認的高峰期。
新基建重點的行業(ye) ——醫藥
通過這次疫情可以看到省市級的疾控中心的檢驗能力和設備配置基本達標,但是縣級疾控的提升空間還很大。在補短板的背景下,我國將加大投入改造升級我國現有的縣級疾控。
文章來源:建築時報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