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數科不僅(jin) 是綠地金融的平台,也將是整個(ge) 綠地控股數據業(ye) 務化的一個(ge) 載體(ti) 。”綠地集團執行總裁、綠地金控董事長耿靖在1月8日綠地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數科”)在上海舉(ju) 行的戰略發布會(hui) 上表示,綠地數科將借助綠地集團的多元化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搭建中國第一家提供數據科技基礎設施服務的多元化綜合產(chan) 業(ye) 集團。
“數字”“科技”被綠地數科提升到了重要戰略位置。
在金融科技監管環境劇烈變動下,這也是綠地金融主動開啟的騰挪。去年11月23日,綠地100%持股注冊(ce) 成立綠地數科,綠地金融投資控股集團被裝入綠地數科中。12月7日,拿下新加坡數字批發銀行牌照(DWB);緊接著12月16日,綠地集團成立綠地金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金創”),注冊(ce) 資本199億(yi) 元,8天後,綠地數科大股東(dong) 變更為(wei) 綠地金創。
這些舉(ju) 措在外界看來綠地控股在緊鑼密鼓的為(wei) 加碼科技鋪路,試圖將運營十年之久的金融業(ye) 務板塊重構起一個(ge) 龐大的數字金融科技平台。綠地數科將取代綠地金融,與(yu) “大基建”、“大消費”並列為(wei) 綠地控股除房地產(chan) 主業(ye) 之外的“三駕馬車”,此前綠地金融計劃在2021年底之前赴港上市的這條路也將由綠地數科來繼續開拓。以綠地數科為(wei) 平台,完成對綠地金融業(ye) 務的資產(chan) 並購及重組。
實際上,耿靖始終認為(wei) 綠地金融與(yu) 綠地控股的關(guan) 係,將會(hui) 越來越像支付寶之於(yu) 淘寶。他在推進綠地金融戰略時,也是一直對標螞蟻科技、京東(dong) 科技以及蘇寧金融這些被劃在“金融科技”賽道上的“前輩”。
但自從(cong) 螞蟻集團上市之路被監管強製暫停,京東(dong) 數科提交招股書(shu) 停滯4個(ge) 月後,同樣背著“金融科技”這個(ge) “馬甲”的綠地數科又何時才能打破數字金融魔咒成功上市呢?
結果固然重要,但在這個(ge) 過程中,綠地數科開始不遺餘(yu) 力地講述一個(ge) 數字科技故事。
此次發布會(hui) 上的透露的信息是,綠地數科承載服務綠地集團各產(chan) 業(ye) 板塊全麵數字化的重要使命,通過前期業(ye) 務開展,綠地數科已搭建完成三大科技平台:
To A的金融科技平台。“權易寶”是國內(nei) 首個(ge) 針對不動產(chan) 使用權流轉的開放式O2O平台,致力於(yu) 成為(wei) 不動產(chan) 業(ye) 的“天貓”平台,構建房地產(chan) 行業(ye) 開放產(chan) 業(ye) 生態圈。
To B的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服務於(yu) 綠地集團房地產(chan) 、基建、康養(yang) 、酒店旅遊等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合作夥(huo) 伴。
To C的G優(you) 尊享薈會(hui) 員服務平台。基於(yu) 綠地集團已沉澱的1800萬(wan) 優(you) 質C端客群,並依托綠地多元化產(chan) 業(ye) 資源而打造的全場景綜合服務平台,著力為(wei) 客戶提供智慧生活解決(jue) 方案,內(nei) 嵌服務涵蓋智慧理財、資金融通、休閑酒旅、康養(yang) 教育等,讓用戶獲得一站式客戶服務體(ti) 驗。
耿靖說:“讓數據變現隻有兩(liang) 個(ge) 渠道,第一個(ge) 通過廣告變現,第二通過金融變現。大家看到螞蟻金服報表收入有逆差,這就是金融變現,這是它的業(ye) 務本質。一切業(ye) 務數據化的真正落腳點就是如何讓數據去賺錢。”
綠地集團在做數字化升級、轉型過程中做了個(ge) 閉環,把企業(ye) 核心資源即C端客群,B端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A端資產(chan) 端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及萬(wan) 億(yi) 級場景資源進行全麵的標準化、數字化、雲(yun) 端化,以數字科技手段重塑綠地集團產(chan) 業(ye) 內(nei) 核。
從(cong) 綠地金融到綠地數科,一步步淡化金融屬性,加大科技業(ye) 務的比重,綠地數科的上市邏輯已清晰。
科技加持金融,促進市場多領域開拓已大勢所趨。據《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shou) 榜》顯示我國金融科技獨角獸(shou) 有18 家,螞蟻集團、陸金所、京東(dong) 數科、蘇寧金服、銀聯商務、連連數字、聯易融等均在列,而且還迎來了“上市潮”。
在螞蟻集團、京東(dong) 數科暫緩上市後,2020年12月,最大收單機構的銀聯商務已完成上市輔導,進入上市倒計時階段;連連數字已進入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騰訊係的水滴公司計劃2021年第一季度正式赴美IPO,募資規模預計為(wei) 5億(yi) 美元左右;1月8日,騰訊係的聯易融也悄無聲息的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書(shu) 。
在業(ye) 內(nei) 看來,“金融+科技”的賽道或是萬(wan) 億(yi) 藍海,但競爭(zheng) 對手也越來越多,找到差異化布局,找到自身競爭(zheng) 優(you) 勢或是短期內(nei) 對綠地數科的最大挑戰。科技未來看似轟轟烈烈,探索落地之路卻異常艱難。
另外,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餘(yu) 震還在繼續,金融科技監管的環境也發生了劇烈變化。螞蟻集團作為(wei) 金融科技股最大獨角獸(shou) ,接連被監管約談、暫停上市申請引發行業(ye) 地震。在目前的監管框架下,無論是螞蟻集團、京東(dong) 數科,還是其他有上市計劃的金融科技公司,都需要對業(ye) 務進行劃分和重組,支付、貸款、保險、理財等金融業(ye) 務要與(yu) 純粹的技術業(ye) 務分離,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
某金融機構分析師認為(wei) ,監管層麵一直呼籲金融科技企業(ye) 加快數字化轉型,向科技靠攏,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在科創板上市前夕,螞蟻金服匆匆改名螞蟻集團的主要原因。現在很多平台都在向To B業(ye) 務轉型,都更名“去金融化”,對外科技是C位,但從(cong) 實際收入來看,金融依然是命脈。這也可能是綠地數科要麵對的。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綠地金融下屬控股的金融及類金融機構包括1家境外證券公司、1家境內(nei) 融資租賃公司、2家金融資產(chan) 交易所、4家區域性小額貸款公司、1家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1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6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真的是好牌照拿到手軟,但外界可能更關(guan) 注綠地數科未來要怎麽(me) 大秀“肌肉”?
“未來三至五年,預計綠地數科管理規模將有望超過2000億(yi) 元人民幣,目前將規劃可能的上市機會(hui) 並有序推進。”綠地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透露,綠地數科還計劃設立規模為(wei) 10億(yi) 元左右的數字化升級基金,在助力相關(guan) 行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同時,發掘和培育一批數字科技領域的獨角獸(shou) 企業(ye) 。
無疑,數字科技類業(ye) 務會(hui) 是綠地數科的重要部分。2020年綠地控股的金融產(chan) 業(ye) 實現利潤總額43億(yi) 元,同比增長23%。這對於(yu) 連踩3條紅線的“紅色檔”綠地控股來說,通過分拆綠地金融核心業(ye) 務上市,提升資產(chan) 估值,綠地直接獲取降負債(zhai) 效果,同時綠地也寄望於(yu) 整體(ti) 業(ye) 務重構扭轉高負債(zhai) 、利潤下滑局麵。雖然按照綠地剛剛發布的業(ye) 績快報來看迎來了負債(zhai) 小幅下調,但按監管部門的要求其降負債(zhai) 的路還很長。
2021年對金融科技行業(ye) 來說,仍然會(hui) 是“強監管”之年,綠地數科又會(hui) 向資本市場講述一個(ge) 怎樣的故事,上市之路能否一帆風順?我們(men) 將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產(chan) 業(ye) 中國
責任編輯:毛新寰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