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作為(wei) 城市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種植屋麵在國內(nei) 許多城市的實施推廣中,始終是以建築環境生態修複和城市大氣環境治理為(wei) 主要目的。在2021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三棵樹塗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洪傑領銜十位人大代表聯名附議關(guan) 於(yu) 種植屋麵助力碳中和的建議。
近年來,部分地方政府針對種植屋麵出台了許多鼓勵政策,推動了種植屋麵的發展。截至2018年底,在政府補貼推廣下,北京市的屋頂綠化總量已達200多萬(wan) 平方米,上海總量也達210多萬(wan) 平方米。研究發現,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花園式屋頂綠化的CO₂吸收量為(wei) 12.20kg/(a·㎡)、O₂釋放量為(wei) 8.85kg/(a·㎡),簡單式屋頂綠化的CO₂吸收量為(wei) 2.06kg/(a·㎡)、O₂釋放量為(wei) 1.31kg/(a·㎡),碳中和效果顯著。
洪董認為(wei) ,針對新建建築屋麵出台鼓勵發展種植屋麵相關(guan) 政策,可將新建建築屋頂綠化麵積與(yu) 開發商的建築綠化覆蓋率適當掛鉤;修訂《綠色建築評價(jia) 標準》GB 50378種植屋麵作為(wei) 綠色評價(jia) 的加分項,加大分值比例,切實推動種植屋麵快速發展,盡可能做到宜種盡種。同時,可結合國內(nei) 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出台相關(guan) 針對屋頂綠化的鼓勵性政策,如可在新建建築和老舊小區改造中,拓展城市空間和利用建築空間,提出屋麵種植要求,規定屋麵綠化麵積總體(ti) 占比,並可結合節能建築給予一定的政策性優(you) 惠。
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洪傑
洪董介紹,建工行業(ye) 標準JGJ155《種植屋麵工程技術規程》是目前全國通行的針對屋麵種植技術而編寫(xie) 的,自2007年首次發布以來,在規範種植屋麵設計、材料選擇、施工技術、質量驗收和運營維護等方麵推動了我國種植屋麵技術的迅速有序發展。他表示,為(wei) 配合我國在城市新建、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更新中將種植屋麵作為(wei) 碳中和的實施,建議將該規程列為(wei) 強製性國家標準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明顯,定量化研究種植屋麵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綠化成本,對於(yu) 確定各地區的種植屋麵的綠化模式和技術指標,核算綠化成本和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具有重大指導意義(yi) ,對城市規劃與(yu) 環境評估也可提供必要的參考。
洪董建議,應當在國內(nei) 現有種植屋麵相關(guan) 政策引領和穩步推廣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地域分布特點,建立國內(nei) 各地區種植屋麵示範研究項目,以高密度城市如上海、深圳、廣州、成都、重慶等種植屋麵適宜的地區先試先行,進一步總結種植屋麵對碳中和的諸多貢獻和多維效益,不斷推出種植屋麵技術領域的科研創新成果,逐步推向全國,促進我國種植屋麵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東(dong) 南產(chan) 經
責任編輯:李謹之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