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新華網發布長篇報道——《萬(wan) 華化學:心無旁騖幹主業(ye) 服務社會(hui) 向一流》,點讚萬(wan) 華化學創新突破,關(guan) 注萬(wan) 華化學服務社會(hui) 和可持續性發展。
近年來,作為(wei) 國有企業(ye) 的萬(wan) 華,聚焦主業(ye) 持續創新,深化改革增強活力,著力打造全球領先的化工新材料研發中心,產(chan) 品序列不斷豐(feng) 富,多次打破國外壟斷,向著國際一流化工新材料公司不斷邁進。
“聚焦主業(ye) ,隻因眼中的方向堅定不移”
“我們(men) 聚氨酯硬泡組合聚醚產(chan) 品的脫模時間,已經從(cong) 320秒壓縮到80秒,今年的目標是60秒。”提起曾經的短板,萬(wan) 華化學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廖增太很是振奮。
聚氨酯硬泡組合聚醚產(chan) 品的脫模時間,決(jue) 定著下遊冰箱企業(ye) 的生產(chan) 效率和成本。麵對國外競品120秒脫模的領先優(you) 勢,萬(wan) 華曾經打不進下遊主流市場。但經過持續自主研發,2019年,萬(wan) 華成功將脫模時間壓縮到100秒,去年又壓縮到80秒。如今,萬(wan) 華的產(chan) 品已經成為(wei) 絕大多數冰箱企業(ye) 的首選。
打破壟斷甚至實現“超車”,最近幾年在萬(wan) 華已成為(wei) 常態。
盡管主打產(chan) 品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已在全球擁有領先地位,但萬(wan) 華並不安於(yu) 現狀。麵對國外企業(ye) 的壟斷和“卡脖子”,萬(wan) 華一次次迎接挑戰。
性能穩定、用途廣泛的尼龍12產(chan) 品,中國沒有企業(ye) 能夠生產(chan) 。其技術鏈條上的多個(ge) 環節都是世界性難題,全球隻有一家企業(ye) 全麵突破。不服輸的萬(wan) 華對這一係列“山頭”發起了衝(chong) 鋒,最終全係統貫通,成為(wei) 全球第二家。預計明年上半年,萬(wan) 華尼龍12項目就將投產(chan) 。
香精香料和維生素領域最重要的基礎產(chan) 品檸檬醛,萬(wan) 華已經取得突破;用於(yu) 可降解塑料的PLA(聚乳酸)等產(chan) 品,在萬(wan) 華已經進入中試階段……
萬(wan) 華磁山全球研發中心
萬(wan) 華的這些新突破,全部集中在化工領域。“聚焦主業(ye) ,隻因眼中的方向堅定不移。”廖增太告訴記者,萬(wan) 華不搞短平快、不走捷徑,持續走“上下遊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多元化”的發展路子。
“目不轉睛”讓萬(wan) 華的路子越走越寬、步子越邁越快。公司產(chan) 品已從(cong) 單一的MDI,擴展至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三大產(chan) 業(ye) 領域。目前,萬(wan) 華還有幾十個(ge) 產(chan) 品正在研發中。
在萬(wan) 華,對研發持續的高投入已經成為(wei) 共識,而高投入帶來的創新成果,也成為(wei) 萬(wan) 華新的增長極。
廖增太介紹,以尼龍12為(wei) 代表的多個(ge) 正在產(chan) 業(ye) 化的項目,投產(chan) 後將形成可觀的產(chan) 業(ye) 規模。曾經貢獻萬(wan) 華95%利潤的MDI,未來的利潤占比將不到一半。目前,萬(wan) 華有10多個(ge) 產(chan) 品躋身世界化工新材料“第一方陣”,多款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全球領先。
“服務社會(hui) 的企業(ye) ,社會(hui) 不會(hui) 虧(kui) 待”
化學,讓生活更美好——這句話,在萬(wan) 華總部隨處可見。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萬(wan) 華圍繞汙染治理、節能減排,不斷加大環保產(chan) 業(ye) 的新材料研發力度。
“我們(men) 的PLA項目,就是受到白色汙染刺激才上馬的。”萬(wan) 華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黎源博士介紹,2018年秋季,廖增太在回鄉(xiang) 途中見到洪水過後樹上掛滿的塑料袋,堅定了突破可降解塑料的念頭。
PLA是可降解塑料產(chan) 業(ye) 方向中很“靠譜”的產(chan) 品,但其中間原料丙交酯至今仍全部依賴進口。麵對世界級技術難題,萬(wan) 華迎難而上。2018年,黎源牽頭組成100多人的研發團隊,經過兩(liang) 年多時間的艱苦研發,將項目推進到中試階段。
“環境保護關(guan) 乎人類未來的生存環境,全世界都在關(guan) 注。環保產(chan) 業(ye) 所需的新材料、新技術將有很大市場。”廖增太說,最近三年裏,萬(wan) 華將更多資源投向了這些領域。
萬(wan) 華化學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廖增太
在水處理方麵,萬(wan) 華已經攜旗下反滲透膜、納濾膜、超濾膜、中空纖維超濾膜、吸附樹脂等係列產(chan) 品亮相2020年上海國際水展;
在風電領域,萬(wan) 華已經成為(wei) 風電塗料固化劑產(chan) 品全球品類最全、競爭(zheng) 力最強的供應商;
在光伏領域,萬(wan) 華圍繞產(chan) 業(ye) 所需的黏合劑、麵板等所有化學品進行了研發,其黏合劑產(chan) 品已經完成中試;
在電池正極材料領域,萬(wan) 華也展開了積極的布局……
盡管這些領域的研發大多投入高、見效慢,但是廖增太說:“作為(wei) 國有企業(ye) 和行業(ye) 龍頭,萬(wan) 華有義(yi) 務為(wei) 國分憂、為(wei) 民造福。服務社會(hui) 的企業(ye) ,社會(hui) 自然不會(hui) 虧(kui) 待。”
“不願做主管,隻願當工程師”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萬(wan) 華緊緊踏著國企改革的鼓點,掀翻“大鍋飯”,強化市場薪酬“正激勵”,打通職業(ye) 上升通道,打造中長期激勵平台,激發出企業(ye) 發展的蓬勃活力。
在上升通道上,萬(wan) 華針對研發人員、一線生產(chan) 操作人員、生產(chan) 工程師等不同崗位,設立與(yu) 管理序列並行的專(zhuan) 業(ye) 序列,並可在兩(liang) 個(ge) 序列間進行身份轉換,打破晉升天花板。近年來,多名研發科學家享受高管待遇。
黎源說:“很多研發人員不願意做主管,隻願當工程師。”
在創新環境上,“鼓勵創新、寬容失敗、重獎成功”是萬(wan) 華的準則。研發人員被允許有20%的時間和研發經費,用於(yu) 自由選擇研發方向;新產(chan) 品從(cong) 盈利開始,5年內(nei) 純利潤的15%獎勵給研發團隊。
如今,在萬(wan) 華的研發隊伍中,剛畢業(ye) 的碩士年收入超過24萬(wan) 元,博士超過40萬(wan) 元;研發人員每年比其他崗位的人員多幾萬(wan) 元研發津貼。企業(ye) 還為(wei) 每位新員工提供20萬(wan) 元的十年期免息貸款,幫助他們(men) 在當地購房安家。
廖增太告訴記者,最近三年,萬(wan) 華的研發團隊增加了1000餘(yu) 人,在全球現有研發人員約2800人,與(yu) 國外頭部化工新材料企業(ye) 已相差無幾。
朝氣蓬勃的創新團隊、不斷推陳出新的研發成果,讓萬(wan) 華對未來的發展信心十足。廖增太介紹,萬(wan) 華力爭(zheng) 到2025年進入全球化工前10強,到2030年成為(wei) 全球一流的世界500強企業(ye) 。
文章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毛新寰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