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麵向全球企業(ye) 首席執行官、公司總裁、高中層主管等管理人士的大型財經刊物,《CEO Magazine》創刊於(yu) 2007年,在全球共有6個(ge) 版本於(yu) 40個(ge) 國家和地區發行。《CEO Magazine》一直被譽為(wei) 思想智庫,匯集了知名高管們(men) 的管理經驗、理論和實踐。立時集團大中國區CEO鍾中林先生受邀接受專(zhuan) 訪,並榮登2021年國際中文版首刊。
立時集團大中國區CEO鍾中林
最強策略 華麗(li) 轉型
深悉消費者需求,獨具慧眼看準商機,15年來鍾中林先生帶領立邦從(cong) 售賣產(chan) 品到售賣服務,為(wei) 消費者構建夢想空間、刷新生活。2019年,不僅(jin) 三度當選中國財經峰會(hui) 的“行業(ye) 影響力神秘彩金天天送”,更攜於(yu) 同年的中國財經峰會(hui) 上四度蟬聯“傑出品牌形象獎”。
早在加入立邦中國前,立邦塗料全球業(ye) 務管理公司–立時集團的吳學人先生,便看好擁有豐(feng) 富品牌經營經驗,以及了解中國通路的鍾中林。他在立邦中國供職的這15年間,恰逢中國快速變革時期,他數次領導企業(ye) 改革,企業(ye) 也連續10年在銷售與(yu) 利潤的複合成長上,均取得超過兩(liang) 位數增長的成績。
“立邦是一個(ge) 以塗料銷售為(wei) 主的集團,原本立邦中國也隻負責銷售塗料,但中國在市場、渠道和消費者的變化都太快了,所以我們(men) 進行了多次改變。”在鍾中林上任後的頭幾年,他帶領團隊梳理立邦在中國的渠道,並重新塑造品牌形象。
“立邦當年雖然是市場第一,但跟第二與(yu) 第三的品牌之間差距不大,要怎麽(me) 去拉開差距、讓消費者更喜歡立邦這個(ge) 品牌,是我們(men) 第一階段尋找的答案。結果發現,年輕人對立邦的喜好度不高,認為(wei) 品牌專(zhuan) 業(ye) 但缺乏親(qin) 近感。”
團隊於(yu) 是著手研究品牌的發展方向、設計包裝、品牌理念等。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不管是裝修新房還是賣場開業(ye) ,塗裝這件事總以一些事件的發生為(wei) 背景,都以消費者人生中的重要節點為(wei) 契機。
“我們(men) 一直在思考,難道立邦隻能為(wei) 消費者提供塗料嗎?消費者需要的不僅(jin) 僅(jin) 是塗料;它隻是一個(ge) 半成品,隻有塗牆後才能展現顏色和質感。我們(men) 能否多為(wei) 消費者做點什麽(me) ?”
從(cong) 2011年到2014年,團隊研究了3年的時間,還在材料等很多方麵做了各種準備。2011年,提出“立邦,為(wei) 你刷新生活”品牌主張,不再隻是銷售單一的塗料,而是為(wei) 消費者打造美麗(li) 的家,提供一個(ge) 新生活的開始。並率先推出了“立邦刷新服務”,為(wei) 消費者打造“不用你動手”的專(zhuan) 業(ye) 牆麵塗刷服務。2014年更提出了“More Than Paint”這個(ge) 於(yu) 立邦中國而言最重要的策略。
鍾總解釋:“‘More Than Paint’類比星巴克的‘More Than Coffee’,意指立邦中國不再隻是單純的塗料銷售,而是為(wei) 消費者提供塗裝服務,讓產(chan) 品和工藝成為(wei) 完整配套。在立邦的全球戰略中,立邦中國是第一個(ge) 提出這一主張的市場。
我們(men) 對塗裝進行研究,了解到塗裝包括7道工序。為(wei) 了確保塗裝體(ti) 係從(cong) 底到麵的品質,我們(men) 在技術、產(chan) 品、工廠的投資上做了大改變,至今在全中國已有26家塗料廠和30家粉料廠,也更傾(qing) 力投入環保與(yu) 健康塗料的生產(chan) 、製造和研發。”人說“三分塗料七分工”,立邦中國在“工”的部分同樣落足心思,在全中國設立了16所培訓塗裝技能人才的立邦大學,為(wei) 消費者帶來料與(yu) 工相結合的服務。
應對市場的日新月異
隨著中國房地產(chan) 政策的變化,塗料市場的重心近年從(cong) C端向B端轉移。
“中國過去的房子大部分是毛坯房,需要自己裝修。但約3年前開始,中國政府要求房地產(chan) 公司提供精裝房,這將帶來渠道和客戶的變化。我們(men) 在過去20年裏大部分是B2C的通路,渠道來自專(zhuan) 賣店、分銷店、電商或是家裝公司。未來則有很大的機會(hui) 轉向B2B,也就是房地產(chan) 開發商如萬(wan) 科、萬(wan) 達、碧桂園等。中國前10大開發商的銷售額可能就占據整個(ge) 中國的29%至30%,所以與(yu) 這些B端客戶的戰略合作,提供更貼合他們(men) 的產(chan) 品、服務以及技術,在立邦中國的未來發展上至關(guan) 重要。
同時,在C端這一部分,我們(men) 靠的是我們(men) 的‘立邦刷新服務’,因為(wei) 消費者對房子有了改造的需求。消費者隻要打個(ge) 電話,立邦就能提供服務,讓他們(men) 覺得重塗變得很簡單,不用等10年、20年,5年就可以重塗一次。我們(men) 未來C端的重要發展方向,就是去擴大重塗重裝的市場份額。”
立時集團大中國區CEO鍾中林
立邦也陸續進入與(yu) 裝修相關(guan) 的市場。
“除了‘More Than Paint’,我們(men) 也希望能自產(chan) 或代理銷售一些對‘刷新生活’重要的材料。比如中國近10年已在用瓷磚膠來粘接瓷磚,此外還有防水產(chan) 品、矽膠、美縫劑等的市場。我們(men) 將以不同的戰略涉足新領域。”
從(cong) 刷新生活到在線刷新
2018年,立邦中國在內(nei) 部向員工提出了“在線刷新,無限可能”的想法。
“所謂‘在線’就是縮短立邦跟供應鏈以及客戶之間的距離,加快溝通的速度。不論是銷售行為(wei) 的‘在線’,或是內(nei) 部溝通、會(hui) 議和訓練的‘在線’,我們(men) 都會(hui) 逐步打通這些端到端的環節。而‘刷新’的意思是不斷改變。在中國的大環境下,隻有不斷改變,才可能永續經營、保持第一。”
他解釋塗料產(chan) 業(ye) 與(yu) 其他產(chan) 業(ye) 不同,無法獨自開發產(chan) 品,必須和供應鏈“在線”合作發展、共同成長。
“我們(men) 就像一個(ge) 廚房。如果不和我們(men) 的上遊如乳液供應商、樹脂供應商、助劑供應商一起研究市場,就沒辦法開發產(chan) 品。比如我們(men) 1年多前就跟美國康寧公司合作,結合他們(men) 的銅離子技術開發抗病毒塗料,並在疫情期間捐給湖北省4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
除了和上遊供應鏈的結合,立邦也將B端客戶如萬(wan) 科、碧桂園等聯係起來,從(cong) 而提早進行產(chan) 品開發,實現加速垂直整合。
“供應鏈必須跟客戶端密切合作,以了解真正的市場需求,所以我們(men) 從(cong) 2008年開始便通過IBM實現跟供應鏈與(yu) 客戶間的對接,共同創造更大的價(jia) 值。”
秉持時時“刷新”的理念,立邦中國早從(cong) 兩(liang) 年前就開始導入工業(ye) 4.0,目標是把所有工廠智能化。未來更著重於(yu) 有效地應用大數據,將供應鏈數字化。不僅(jin) 是立邦自身,其供應鏈也必須“刷新”,才能在中國市場持續發展。
“我們(men) 同供應商在互相競合的關(guan) 係中共同成長。10年前,我們(men) 90%的供應商來自於(yu) 國際供應鏈,但現在僅(jin) 維持在30%。
中國的通路發展很快、市場變化很大,產(chan) 品需求跟其他國家不一樣。比如新加坡的外牆大部分是彩色的,中國的外牆則大多采用仿石漆,這個(ge) 趨勢在8年內(nei) 席卷全中國。
但我們(men) 一些外資供應鏈無法認同這個(ge) 現象,他們(men) 以全球眼光和思維來看待中國,因此看不到中國真正的需求。所以即使到了今天,我們(men) 外牆漆的供應鏈基本都是本土化的品牌,而國內(nei) 原料廠商的進步也非常快。
很多國際大廠來到中國後總是遭遇失敗,我們(men) 不能期待依靠國際品牌的標簽來搶占中國市場,這是不現實的。”
中國的發展瞬息萬(wan) 變。鍾中林表示如果過去是十倍速的時代,如今在5G的加持下,可能是一個(ge) 萬(wan) 倍速的時代。該如何保持“在線刷新”,持續走在市場前端?
他表示:“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時時‘Online在線’。第一個(ge) 是‘在線’看外部,看不同領域發展最快的企業(ye) 或行業(ye) 在做什麽(me) ?是如何做到的?第二是‘在線’看內(nei) 部,無論是企業(ye) 文化的建設,還是消費者滿意度的反饋,如何讓‘在線’打通企業(ye) 從(cong) 生產(chan) 、銷售與(yu) 服務的聯結。5G的到來,可以讓‘在線’變得更容易。”
他也希望員工們(men) 秉持“刷新”精神:“希望員工們(men) 的心態越來越年輕,永遠秉持刷新自己的理念,把改變自己變成一種習(xi) 慣。”
放下的智慧
過往的職業(ye) 經曆,塑造了鍾中林今日的領導風格。
“過去的從(cong) 業(ye) 實踐中,在被信任的環境下,才有了迭代試錯的勇氣去改變、去思考創新,也更願意承擔。因此,我希望為(wei) 企業(ye) 建立創新的管理文化,透過信任、賦能和分享,讓大家參與(yu) 決(jue) 策,目標一致地看到公司未來的發展。由上而下地釋放權力,尤其是員工們(men) 自主工作的權力,去驅動企業(ye) 組織扁平化,從(cong) 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個(ge) 人智慧和潛能。同時,公司也需要給予員工們(men) 學習(xi) 的機會(hui) ,員工之間也可以主動分享、互相學習(xi) 。”
要達到目標,必須先付出同等的努力。鍾中林的人生座右銘,是胡適的一句名言:“要怎麽(me) 收獲,先那麽(me) 栽”。他也把日本鬆下電器創始人鬆下幸之助,視為(wei) 他人生與(yu) 管理學習(xi) 中最重要的典範,特別是鬆下提及的“利他文化”。
“首先是心態上的調整,就是‘放下的速度’,放下自己主觀的想法。每個(ge) 人都說‘從(cong) 消費者出發’,可是要真正做到這點,必須先把自己放下,你才有辦法看到消費者的需求,甚至是創造客戶的需求。”
工作日理萬(wan) 機,他如何自我充電保持動力?
“更多地陪伴家人,尤其是在晚餐後陪內(nei) 人散散步、看看電影,會(hui) 讓我覺得很放鬆。還有,要不斷地閱讀,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文章來源:立邦
責任編輯:毛新寰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