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裝建設孫公司——廣東(dong) 順德寬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寬原科技”)與(yu) 華為(wei) 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稱“華為(wei) ”)合作協議簽署儀(yi) 式在華為(wei) 阪田總部舉(ju) 行。根據協議,雙方將在IDC智能數據中心行業(ye) 建設、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方麵展開合作。此外,雙方將發揮各自優(you) 勢資源,積極探討數據中心節能技術,打造綠色數據中心,探索“碳中和”目標下的技術發展新路徑。
寬原科技一行首先在數字化轉型展廳詳細了解了華為(wei) 在智慧城市、城市管理、金融、能源、ICT產(chan) 品、華為(wei) 生態等方麵的建設應用成果和解決(jue) 方案。
其中,華為(wei) 雲(yun) 作為(wei) 智能世界雲(yun) 產(chan) 業(ye) 的“黑土地”,也承載了全球多個(ge) 國家的IT業(ye) 務,華為(wei) 自身大部分業(ye) 務已上華為(wei) 雲(yun) 。華為(wei) 在ICT領域30多年積累的ICT技術能力,通過端、邊、管、雲(yun) 的深度協同,把華為(wei) 雲(yun) 打造成開放的“黑土地”,提供雲(yun) 服務給政企客戶,走差異化創新之路。因疫情影響加速了企業(ye) 數字化進程,企業(ye) 上雲(yun) 的積極性上漲。去年華為(wei) 雲(yun) 在國內(nei) 的增速很快,已經位列國內(nei) 公有雲(yun) 市場第二。
雙方以IDC智能數據中心行業(ye) 建設、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方麵業(ye) 務合作前景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寬原科技董事長趙海峰、總經理溫朋誌、執行副總經理劉博文,華為(wei) 數字能源中國區總裁周建軍(jun) 、華為(wei) 中國區IDC業(ye) 務部部長鄧銘、華為(wei) 廣東(dong) 政企佛山總經理劉高等出席簽約儀(yi) 式。溫朋誌,劉高分別代表雙方簽約。
簽約會(hui) 上,趙海峰表示:
寬原科技積極響應國家“十三五”規劃節能減排要求,致力打造華南地區綠色數據中心。華為(wei) 作為(wei) 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ye) ,在雲(yun) 計算與(yu) 數據中心方麵有行業(ye) 領先的解決(jue) 方案。寬原科技與(yu) 華為(wei) 達成合作協議,加強在數據中心領域的產(chan) 品和技術合作,是雙方互利雙贏的開始。寬原科技期望,通過牽手華為(wei) ,在能源與(yu) 數字轉型大潮來臨(lin) 之際,為(wei) “碳中和,碳達峰”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周建軍(jun) 表示:
華為(wei) 聚焦電力電子技術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創新。在數據中心領域,麵臨(lin) 建設周期長、能耗高、運維複雜等挑戰,華為(wei) 新一代極簡、綠色、智能、安全數據中心能源解決(jue) 方案將大幅度提升數據中心的建設速度,降低能耗,打造綠色的“零碳數據中心”。華為(wei) 也希望,通過與(yu) 寬原科技的全麵合作,將這些解決(jue) 方案應用到數字化產(chan) 業(ye) 發展,同時加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減少能耗,為(wei) “碳中和”目標達成做出貢獻。
麵對5G、雲(yun) 計算、大數據帶來新數字浪潮,寬原科技與(yu) 華為(wei) 合作的達成,將進一步拓展雙方的合作空間,為(wei) 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及服務、科技發展、產(chan) 品創新、市場拓展創造無限的可能。未來,雙方將在IDC智能數據中心行業(ye) 建設、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數字基礎領域實現資源及信息共享,共謀發展,互相成就。讓科技創新的成果惠及到人們(men) 生活當中,成為(wei) 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寬原(五沙)數據中心園區,位於(yu) 佛山市順德區五沙熱電廠區,項目一期計劃投資7.5億(yi) ,用總地麵積56.9畝(mu) 。規劃10000個(ge) 彈性機櫃能滿足4.4KW~12KW客戶需求,項目擁有能評指標的市電總報裝量可達2×60000KVA。園區備用電源可為(wei) 項目提供每回路2×63000KVA容量的備用電力,並提供溴化鋰機組冷源。
寬原(五沙)大數據項目積極響應國家“十三五”規劃節能減排要求,致力打造華南地區綠色數據中心。項目針對五沙電廠擁有大量餘(yu) 熱、通過溴化鋰熱轉換製冷的設備,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成後將是華南區最大的餘(yu) 熱利用製冷站,這也是華南區最大的熱電聯供的數據中心。
立足佛山,服務廣東(dong) ,輻射華南,滿足全國性、全球性的數據中心業(ye) 務需求,擬引進龍頭企業(ye) ,構建科技順德生態園,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中裝建設
責任編輯:毛新寰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