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濱江森林公園位於(yu) 浦東(dong) 新區最北端的高橋鎮三岔港。沿著公園北部2公裏長的臨(lin) 江岸線漫步,可以看到黃浦江、長江與(yu) 東(dong) 海三水匯聚的壯觀景象。然而,在潮汐作用下聚集在岸邊的垃圾,卻與(yu) 周邊優(you) 美的生態景觀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反差。
4月25日,巴斯夫在濱江森林公園舉(ju) 辦了一場“員工家庭日”活動,超過800名員工和家人在此歡聚,參加各類遊園、親(qin) 子、運動項目。
本次活動點讚率最高的,莫過於(yu) 巴斯夫與(yu) 公益機構“仁渡海洋”共同組織的一場名為(wei) “愛我生命之源”的淨灘誌願活動。
76名巴記淨灘衛士組成8支小分隊,沿著臨(lin) 江岸線一路撿拾。短短1小時裏,就撿拾了222.75公斤垃圾,其中包括1422塊塑料泡沫碎片,269根煙蒂和200多個(ge) 礦泉水瓶。
據悉,每年有800萬(wan) 噸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而全球僅(jin) 18%的塑料廢棄物被回收。麵對日益嚴(yan) 峻的環境挑戰,如何有效地回收利用塑料廢棄物,已經成為(wei) 一個(ge) 迫在眉睫的難題。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是“修複我們(men) 的地球”,影響和帶動更多人關(guan) 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減少白色汙染,正是我們(men) 可以開展的行動,也是此次淨灘任務的一大目標。
公園河灘上,目光可及之處有大量垃圾。這些垃圾順著江河入海,又被浪潮衝(chong) 上灘塗,堆積在防波堤中。其中數量最多,也最為(wei) 棘手的,是常見於(yu) 快遞包裝的泡沫塑料碎片。
據不完全統計,巴記淨灘衛士撿拾的泡沫塑料碎片數量,占當日垃圾總數量的61%。除此之外,誌願者們(men) 還“收獲”一個(ge) 儲(chu) 油桶、幾套廢棄的醫用輸液器具,以及各類漁業(ye) 殘留垃圾;其種類之龐雜,令人唏噓。
海灘邊撿拾的漁業(ye) 殘留垃圾
巴記淨灘衛士
淨灘隊伍中還有不少熱心的“小衛士”。他們(men) 頂著炎炎烈日,饒有興(xing) 致地蹲在路邊,小心翼翼地撿起腳邊的垃圾。活動當天,河灘上的大件垃圾並不多,但細碎的小垃圾卻隨處可見。一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垃圾不分大小,不要歧視小垃圾。” 相信對於(yu) 這些孩子們(men) ,參加淨灘行動不僅(jin) 是一次意義(yi) 深刻的環保教育,也是一次趣味十足的親(qin) 子活動。
在烈日下淨灘行動雖然辛苦,誌願者們(men) 卻都倍感收獲。最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河灘旁的一堆垃圾中竟然藏著一個(ge) 漂流瓶,裏麵一封寫(xie) 著詩人海子的《麵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手寫(xie) 信。“聆聽”著這份來自陌生人的美好祝願,在場每一位誌願者都深受感動。
漂流瓶 · 信件
在此,我們(men) 也擬了一封回信:
親(qin) 愛的陌生人:
不知你身在何處,
但願你一切安好!
請記得在海岸的這一邊,
有一群熱愛環境,
熱愛生活的巴斯夫人,
為(wei) 創造更可持續的未來而努力著。
請和我們(men) 一起加油吧!
莫立森 博士
巴斯夫大中華區營運與(yu) 基地管理全球高級副總裁
作為(wei) 一名負責任的企業(ye) 公民,巴斯夫正在開發創新技術,推動塑料的循環經濟。我們(men) 也支持員工積極參與(yu) 淨灘等公益環保行動。今天,我非常高興(xing) 能夠加入巴斯夫淨灘隊伍,和大家一起,為(wei) 減少自然環境中的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貢獻一份力量。”
社會(hui) 活動是巴斯夫企業(ye) 戰略的重要基石,員工是巴斯夫社會(hui) 活動的最佳大使。作為(wei) 非營利組織“終結塑料垃圾全球聯盟(AEPW)”的聯合發起方,巴斯夫致力於(yu) 避免和減少環境中的塑料垃圾,推動塑料循環經濟。2021年,巴斯夫支持AEPW發起的All Together Global Cleanup全球清潔運動,與(yu) 公益機構合作舉(ju) 辦垃圾撿拾活動,也鼓勵員工個(ge) 人隨手撿拾,貢獻一己之力。
關(guan) 於(yu) 巴斯夫
在巴斯夫,我們(men) 創造化學新作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我們(men) 將經濟上的成功、社會(hui) 責任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巴斯夫在全球擁有超過110,000名員工,為(wei) 幾乎所有國家、所有行業(ye) 的客戶成功作出貢獻。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分屬六大業(ye) 務領域:化學品、材料、工業(ye) 解決(jue) 方案、表麵處理技術、營養(yang) 與(yu) 護理、農(nong) 業(ye) 解決(jue) 方案。2020年巴斯夫全球銷售額約590億(yi) 歐元。巴斯夫的股票在法蘭(lan) 克福(BAS)證券交易所上市,並以美國存托憑證(BASFY)的形式在美國證券市場交易。
文章來源:巴斯夫進行時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