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南通市全力推進工業塗裝企業源頭替代工作

4月23日下午,南通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全市工業(ye) 塗裝和清潔原料源頭替代企業(ye) 座談會(hui) ,落實“源頭治理、減汙降碳”工作要求,實現PM2.5和臭氧濃度“雙控雙減”。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水性平台、水性塗料生產(chan) 廠家受邀參加,南通市全市32家工業(ye) 塗裝企業(ye) 代表參會(hui) ,現場幹貨滿滿。

標準製定講實際,建言獻策出實效

向大氣汙染亮劍,實現PM2.5和臭氧濃度“雙控雙減”,必須根治VOCs排放。VOCs是揮發性有機物的英文簡稱,它是產(chan) 生臭氧的重要原料之一。

目前,南通涉及VOCs排放企業(ye) 共224家,以船舶海工、機械製造、家具及鋼結構等行業(ye) 為(wei) 主。江蘇省2019年源清單數據顯示,塗裝企業(ye) VOCs排放占比18%,對臭氧生成的貢獻率約30%,須高度重視。目前,全國還未有統一的塗裝企業(ye) 排放標準,江蘇省《工業(ye) 塗裝工序大氣汙染排放標準》正在編製中。

“江蘇標準”製定依據是什麽(me) ?排放標準又如何界定……座談會(hui) 上,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對編製情況進行講解,現場聽取南通企業(ye) 代表的意見、建議。“由於(yu) 企業(ye) 工藝更改時間較長,建議放寬標準執行時間。”“標準濃度限值與(yu) 之前標準濃度相比,不能跨度較大,溶劑型企業(ye) 難以達到後續排放標準呀!”……企業(ye) 代表剖析麵臨(lin) 的現實問題,專(zhuan) 家現場答疑解惑,各方思維碰撞,為(wei) 標準的製定提供了更貼合實際的寶貴意見。

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表示,將認真記錄一線聲音,仔細研究,精準施策。

經驗分享立標杆,生產(chan) 廠家解憂慮

打贏這場“技術革命仗”,傳(chuan) 統老路怎麽(me) 擺脫,擺脫老路後新路怎麽(me) 走……清潔原料源頭替代,是涉VOCs企業(ye) 可持續發展必經的陣痛期。

目前,南通振華重型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蘇)有限公司、南通亞(ya) 振東(dong) 方家具有限公司等部分企業(ye) 已提前試水,逐步實施低揮發性有機物清潔原料替代項目。當天,亞(ya) 振家具等4家企業(ye) 登台分享,給尚在摸索前行的企業(ye) 以借鑒。

源頭企業(ye) 也帶來了好消息。座談會(hui) 上,南通市3家水性塗料生產(chan) 廠家毛遂自薦,分享自身產(chan) 品的應用案例、技術研究進展和技術儲(chu) 備。企業(ye) 代表就水性塗料試驗情況、技術難點及內(nei) 心顧慮進行提問,問題集中在水性塗料性能、操作條件、成本費用、技術支撐等。

“過去,企業(ye) 常常著眼於(yu) 末端治理,不斷投入治氣設備,但見效並不顯著。”當天,致力於(yu) 在國內(nei) 推動水性漆的市場發展和應用的非盈利性行業(ye) 組織——水性平台技術委員會(hui) 也加入到大討論中來。平台工作人員表示,水性漆中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很低,VOCs含量低於(yu) 10%,推動水性漆在塗裝行業(ye) 源頭替代,是目前治氣工作的重要抓手。

臭氧防治提要求,源頭治理成“潮流”

近年來,南通市全力以赴守護藍天白雲(yun) ,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成效明顯。2020年,全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為(wei) 87.7%,位居全省第一。但去年全年,南通市45天的汙染天氣中,有23天是臭氧超標。

隨著氣溫的日益升高,臭氧汙染呈現時間前移、程度加重的趨勢。日前,省攻堅辦印發了“春夏攻堅”專(zhuan) 項行動方案,南通市緊盯目標,突出臭氧汙染防治,確保二季度空氣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向好勢頭。

破題臭氧治理,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副處長葛亮梳理了三條路徑:一是要加快推進源頭替代試點,鼓勵企業(ye) 大膽探路,先行先試,提升技術成熟度;二是樹立標杆,實施正麵清單管理,激勵企業(ye) 自主實施綠色減排措施;三是注重聯動,加強日常執法監管,相關(guan) 部門依職查處生產(chan) 過程廢氣超標排放和產(chan) 品揮發性有機物含量不符合質量標準的違法行為(wei) 。

2021年是江蘇省生態環境係統的“源頭治理年”,南通市推動重點行業(ye) VOCs深化治理工作,將推動源頭替代項目65個(ge) ,目前已完成38個(ge) ,預計年減排VOCs94.4噸。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將以工業(ye) 塗裝行業(ye) 為(wei) 先領,持續推進,主動上門,實地指導,助力企業(ye) 轉型升級,實現綠色和發展共贏。

文章來源:南通日報

責任編輯:餘(yu) 凱旋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21-05-06 11:12
下一篇 2021-05-06 11:37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