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獎

巴斯夫®小小化學家北京站活動亮相中國科學技術館,趣味實驗揭開二氧化碳的奧秘

圍繞“氣候變化”和“健康防護”設計科學實驗,讓孩子們(men) 感受“‘化’解難題”的科學魅力

幫助孩子通過多感官體(ti) 驗認識二氧化碳的性質,並學習(xi)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從(cong) 點滴做起,減少個(ge) 人碳足跡

2021 年 7 月 23 日 ,一年一度的巴斯夫® 小小化學家北京站活動在中國科學技術館正式啟動。今年的活動圍繞“氣候變化”和“健康防護”的主題,為(wei) 孩子們(men) 帶來了全新的趣味實驗,以寓教於(yu) 樂(le) 的方式引導他們(men) 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奧秘。每年,巴斯夫®小小化學家活動都會(hui) 在上海、北京和重慶三地的科技館舉(ju) 辦,此次北京站的活動時間為(wei) 7月23日至8月1日。

巴斯夫®小小化學家北京站活動亮相中國科學技術館,趣味實驗揭開二氧化碳的奧秘

近年來,隨著二氧化碳(CO2)排放的增加,溫室效應加劇形成,氣候變化已經成為(wei) 人類所麵臨(lin) 的一項全球性挑戰。要解決(jue) 這一根本問題,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因此,巴斯夫推出全新的“CO2 實驗室”,正確引導兒(er) 童了解二氧化碳性質,深入淺出地闡釋“全球變暖”和“溫室氣體(ti) 排放”的概念,幫助他們(men) 認識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的重要性,進而思考如何從(cong) 自身出發,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減少個(ge) 人碳足跡。與(yu) 此同時,新冠疫情的陰霾仍未完全散去,個(ge) 人健康衛生的防護不可放鬆。巴斯夫推出一個(ge) 以“洗手”為(wei) 主題的新實驗,讓孩子們(men) 了解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潔衛生是最簡單且有效避免細菌與(yu) 病毒傳(chuan) 播的方法。

中國科學技術館展覽教育中心主任齊欣表示:“自2005年中國科學技術館引入巴斯夫®小小化學家活動以來,這一特色鮮明的暑假項目就一直備受家長和小朋友的喜愛。在這裏,無數孩子通過動手實驗的方式,培養(yang) 了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點燃了對化學的熱情。而今年的內(nei) 容更是走進生活,貼合社會(hui) 熱點,為(wei) 我們(men) 呈現了一場趣味十足、意義(yi) 長遠的實驗課。未來,我們(men) 希望繼續與(yu) 巴斯夫攜手,共同努力為(wei) 中國的青少年帶來更加豐(feng) 富精彩的科普教育活動。”

巴斯夫®小小化學家北京站活動亮相中國科學技術館,趣味實驗揭開二氧化碳的奧秘

巴斯夫全球高級副總裁劉雅蒨博士表示:“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從(cong) 疫情防護,到全球變暖,化學一直在幫助我們(men) 解決(jue) 很多現在和未來將要麵對的全球挑戰。我們(men) 希望通過巴斯夫® 小小化學家的趣味實驗,讓孩子們(men) 親(qin) 手發現和感受到身邊的化學現象,學會(hui) 獨立地探索和思考,讓科學的種子可以在他們(men) 的心中萌芽。”

中國科學技術館 2021 年巴斯夫® 小小化學家活動安排:

CO2 實驗室:揭開二氧化碳的神秘麵紗(45 分鍾,年齡:8-12 周歲)

人類正麵臨(lin) 一個(ge) 巨大挑戰:如何在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的同時,降低溫室氣體(ti) 的排放。作為(wei) 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ti) ,二氧化碳有助於(yu) 捕獲大氣中的熱量,在地球的碳循環中起著關(guan) 鍵作用。這個(ge) 實驗將幫助兒(er) 童了解二氧化碳的一些基本性質,引導兒(er) 童思考如何減少碳足跡以保護環境。

手部清潔實驗室:為(wei) 什麽(me) 要洗手?(45 分鍾,年齡:8-12 周歲)

我們(men) 都知道細菌能致病,但細菌在家裏、學校和公共場所是怎樣輕易傳(chuan) 播的呢?這一有趣的實驗能夠將細菌的傳(chuan) 播之路變得肉眼可見,從(cong) 而指導孩子們(men) 如何在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之下保持個(ge) 人衛生和健康。

巴斯夫®小小化學家北京站活動亮相中國科學技術館,趣味實驗揭開二氧化碳的奧秘

除了線下活動以外,巴斯夫還通過線上學習(xi) 活動讓全國各地的小朋友都有機會(hui) 探索化學的奧秘。2020 年,巴斯夫推出了巴斯夫® 小小化學家微信小程序,以短視頻、遊戲、播客和動畫等形式,提供一係列豐(feng) 富的數字學習(xi) 資源。今年8月初,巴斯夫將推出線上夏令營活動,孩子們(men) 在學習(xi) 網課的同時,還將有機會(hui) 收到一份實體(ti) 的實驗工具套盒配合使用,隨時隨地體(ti) 驗化學實驗的無窮樂(le) 趣。

文章來源:巴斯夫

責任編輯:雷達

特別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轉載僅(jin) 出於(yu) 傳(chuan) 播信息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平台觀點或證實其內(nei) 容的真實性;文中圖片僅(jin) 供個(ge) 人學習(xi) 之用,著作權歸圖片權利人所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從(cong) 本平台轉載使用或用於(yu) 任何商業(ye) 用途,須保留本平台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圖片被轉載,請與(yu) 我們(men) 接洽,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上一篇 2021-07-26 08:54
下一篇 2021-07-26 09:26

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